
![]()
富養寵物,其實是治愈自己。
傳統的自制糧是雞胸肉拌蔬菜,好健康,好簡單~
而技能自制糧要加入:魚油、軟骨素、益生菌、輔酶,牛肉、三文魚、黑虎蝦、兔心、肝凍,無糖希臘酸奶、蔬菜凍干、鮮水果;家里常備切肉機、絞肉機、烘干機......好麻煩,好費錢!
![]()
![]()
![]()
滑動查看更多?
從吃剩飯到吃成品糧再到科學化、精致化自制狗糧,我國養寵人的理念似乎在幾年間完成了質的變化——從飼養到喂養到“富養”。
![]()
寵物在人類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它的健康和需求在人類的價值排序中也愈發靠前。
一個月前的廣東臺風天,很多打工人借此機會告別加班,與家人溫馨團聚。唯有一個群體苦苦哀求大雨快停——風雨無阻的遛狗人。臺風天能和領導請假,但不能和狗請假。
![]()
白天遛,夜里遛,別說下雨了,下了刀子也要打著鋼傘遛。狂風暴雨但全年無休,這就是養狗人鋼鐵般的意志。為人本剛,養寵更強。
看著都覺得麻煩辛苦?不,養寵人樂此不疲,甘之如飴。
《2025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2024年中國城鎮寵物數量已超1.2億只,養寵家庭數量達1.2億戶,占全國家庭總數的23%。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中國寵物行業市場規模突破3000億元。
寵物經濟蓬勃發展,當下,似乎是一個比過去任何時候都需要寵物的時代。
![]()
近幾年,寵物經濟已經來到了next level:從“養活”到“養精”。寵物的生活被方方面面地開發并提供服務。
首先,基本的“衣食住行”更加精致。
食品上,除了上述提到的自制糧,還出現了針對護心、護關節、美毛的功能糧;凍干、生骨肉等更接近寵物原始飲食習慣的高端食品。
![]()
自動喂食器、智能飲水機、攝像頭、GPS定位器等,為主人出門在外也保持精細喂養提供了保障。
恒溫貓窩狗窩、寵物沙發、自動玩具每家必備;寵物潮牌、千元沖鋒衣成為潮流;寵物高鐵托運服務也已開通。
![]()
其次,寵物的“精神生活”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開拓。
在精細化喂養的龐大需求中,寵物市場催生了許多新興行業與職業,例如:
提供專業訓練的狗學校、幫助寵物減肥的減肥師、特意為寵物拍寫真的攝影師、尋找走丟小動物的寵物偵探、策劃寵物聚會的策劃師、為寵物告別的喪葬師......
![]()
總之,從吃喝拉撒到精神需求,人類生活有的,它們一樣也沒落下。
人們的寵物消費理念從“喂養剛需”到“情感消費”。在對待寵物的態度上,人們不再把寵物當作看家護院的“工具”,甚至也不把它當作消遣的“小動物”,而是自己的“小家人”,以人格化的視角打造它的生活。
![]()
龐大的需求帶來龐大的市場,越來越多人投身于寵物行業,不僅帶動了就業,還帶動了寵物食品、保健品、服裝、智能設備、醫療等相關產業。寵物經濟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然而,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因行業規范尚未健全而面臨挑戰。
例如,在寵物食品領域,由于缺乏統一的國家標準,市場上“黑心糧”泛濫,其安全與營養均無法保障。而在活體交易環節,因為監管缺位,滋生了無序繁殖與非法銷售,寵物的品種、健康狀況乃至來源都難以追溯。
![]()
當生意與生命掛鉤,我們期待每一份托付,都能被專業與溫柔穩穩接住。
![]()
希望“孩子”過得舒適,本質上也體現了“家長”自我治愈的需求。
![]()
社媒中總有“為什么要養寵物”的討論,而回答中也總有一個高頻字:“愛”,感受到被愛、學會去愛、無條件的、純粹的愛。
![]()
常有人說,養了寵物就知道父母到底愛不愛自己,因為我們發現,原來真正的愛是“無所求”——沒有比較,沒有要求,健康快樂是最大的祈愿。
![]()
秉著“愛是常覺虧欠”的心理,家長“苦了自己也不能苦了孩子”的花銷常會直線上升,這是一種甜蜜的負擔,也是許多家長幸福感和成就感的來源——它幸福,我就幸福。
人類從小動物身上索取了更為珍貴的東西——幸福與安寧。
早晨醒來,看見一團毛茸茸的腦袋在枕頭邊;下班后一打開門,就是它嚶嚶地蹦著跳著送上歡迎儀式;深夜,聽著它淺淺的呼吸聲,看著它微微起伏的小肚子,柔軟與安寧在內心滿溢,疲憊全無……
養寵物最大的回報,就是讓愛滋生并流動回自己身上。
![]()
同時,與寵物互動會讓人感到“生命存在的力量”。
它們小小的或大大的一團,毛茸茸的,散發著淡淡的味道,愛吃好吃的,討厭洗澡,開心了就跑跑跳跳,難過了就耷拉耳朵。比起復雜的社會化了的人,寵物更給人“生命本真”的感受,這是一個生命體正在活著。
當它們躺在你的懷里翻著肚皮睡覺,一個生命就這樣毫無防備地依賴你。
![]()
在一切都不確定的世界里,在人逐漸被異化的環境中,寵物與人建立的是生命與生命之間的連接,它與你是確定的、純粹的、相互的愛。
焦慮癥患者典型的表征之一就是難以活在當下,而寵物的“確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這個問題。一位患者自述,當他要被焦慮淹沒時,轉頭看到自己的貓正在陽臺上曬太陽,他說:“那一刻,我覺得好像整個呼吸都變慢了。”他走到陽臺,撫摸了一會小貓,焦慮得到了緩解。
![]()
生物學研究也證實:撫摸寵物時,人體壓力荷爾蒙“皮質醇”會下降,而愉悅激素“催產素”與“多巴胺”則會上升。我們擼貓擼狗時所感受到的幸福,并非錯覺,而是身體誠實的回應。
![]()
所以,我們為什么養寵物?
或許不只因為它們需要家,而是我們更需要它們——需要它們教會我們如何去愛,也需要它們將我們拉回當下,感受生命最本真的寧靜與喜悅。
我們為寵物花錢、花時間、花心思,表面上是“富養孩子”,實際上,我們也在為自己的情緒價值買單——被需要、被信任、被治愈的感覺,千金不換。
編輯:Nagasaki
撰文:Miaomiao
排版:Cecilia
設計:Lidianer
圖源:新浪微博、小紅書、抖音、網絡
封面特別出鏡:新媒體部的家貓、狗、鸚鵡、蜥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