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00后女生追星頻繁染發患腎病”的話題引發關注。“染發”是很多人不定期會進行的美發項目,不少人關心,染發劑里到底有什么?頻繁染發存在哪些健康風險?

染發劑里的重金屬會被人體吸收
醫生表示,大多數染發劑中都含有一種名為苯二胺的化學物質,可以 使頭發持久著色 。苯二胺及其代謝產物需要通過腎臟排出體外,同時也增加了腎臟的負擔。
南昌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張穎鵬表示,染發劑的染料分子會滲透到頭發鱗片層,以此改變發色。在這期間,染發劑含有的鉛、鐵、銅、汞等重金屬會通過頭發、頭皮被人體吸收。其中,鉛被吸收后需經腎臟排泄,會對腎臟造成損傷。
染發劑還含有苯胺、苯酚及過氧化氫等成分,目前雖然沒有染發劑明確致癌的結論,但醫生普遍認為,長期頻繁接觸可能增加癌癥風險。
每年染發最好不超過2次
醫生提醒,建議每年染發最好不超過2次,禁用放置半年以上的過期產品。染發間隔要盡可能拉大,以3個月以上為宜。
注意 少用永久性染發劑,不要同時用不同品牌的染發劑,避免成分發生反應生成有毒物質、增加過敏幾率。
醫生建議,染發前不洗頭,以利用油脂保護頭皮。染發前,頭皮敏感的人可以在額前、耳后發際及頭皮涂一層凡士林或面霜,減少染發劑直接接觸。
另外,孕期、哺乳期女性最好不染發;頭面部有溢脂性皮炎或皮膚損傷等情況,以及免疫力低下、處于疾病恢復期的人,建議不染發。
植物染發不一定安全
近日,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發布的《染發化妝品研究技術指導原則(試行)(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
染發產品不得使用“植物染發”等容易引人誤解的詞語,并建議慎用“溫和”“安全”等宣傳用語,以進一步規范染發化妝品市場的宣傳以及評價工作。
目前,市場上不少打著“植物染發”旗號的產品,仍是以化學染發成分為核心。
醫生指出,盡管不少產品在包裝和廣告中突出“真植物、真健康”“天然溫和無刺激”等賣點,其核心染發成分仍依賴于對苯二胺、間苯二酚等化學物質,這些成分實則為公認的強過敏原。
這類染發劑確實具備刺激性小、致敏風險較低等優勢,但也普遍存在顏色選擇有限、上色難度大、顏色較淺及持色時間短等問題。
醫生建議,不要頻繁染發,注意甄別市場上各種染發劑產品,一旦出現過敏現象,及時就醫。
來源 |人民日報客戶端,原標題:《一年染發盡量別超過這個次數!很多人不知道→》
編輯 | 李雪
責編 | 姜玉函
出品 | 民生周刊新媒體部
關注民生周刊視頻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