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鋼軍"的板垣師團,在中國戰場先后與70余個師交鋒。
旅團長戰死,軍官傷亡85%,甚至被雜牌軍打得丟盔棄甲。
打敗精銳的,為何偏偏都是裝備較差的隊伍?
![]()
從昆侖關到臨沂的潰敗路線圖
廣西昆侖,第五師團第21旅團躺在山溝里,再也站不起來。
旅團長中村正雄的尸體擺在九塘村外,班長以上軍官死亡率達到85%。
![]()
這支曾經橫行華北的"陸軍之花",在昆侖關的山地間被碾成了碎片。
國民革命軍第五軍付出14,000人傷亡的代價,擊斃日軍4,000余人。
數字背后藏著一個更殘酷的事實——板垣師團的神話,早在一年多前就開始破裂。
倒回去看1938年3月的臨沂。
同樣是第五師團,同樣是坂本支隊主力,面對龐炳勛和張自忠的雜牌軍,日軍丟下數千具尸體,狼狽撤退。
![]()
運尸車排了120輛的長隊,從臨沂一路拉到莒縣。
當地百姓說,血水把沂河都染紅了半截。
再往前推到1937年9月的平型關。
第21旅團的輜重隊被八路軍115師伏擊,汽車、大車堆滿十里長溝。
日軍作戰參謀橋本順正和自動車隊長新莊淳雙雙戰死。
![]()
這個橋本原本前途無量,陸軍大學校畢業,1945年前鐵定能升中將,一顆子彈,把所有可能都終結在山西的土路上。
三場敗仗,三個時間點,構成了板垣師團在中國戰場由盛轉衰的完整軌跡。
奇怪的地方在于——打敗這支精銳的,從來都不是國軍的德械師,也不是中央軍嫡系。
平型關是八路軍,臨沂是西北軍殘部,昆侖關雖然投入了機械化的第五軍,可真正守住陣地的,依然是廣西地方武裝和學生軍支前隊伍。
![]()
裝備最差的部隊,反而能把"鋼軍"打得滿地找牙。
問題出在哪里?1888年,第五師團由廣島鎮臺改編而成。
士兵來自廣島、山口、島根等地,都是本州西部的子弟兵。
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八國聯軍,這支部隊從明治維新一路打到昭和年間。
參加過的戰役太多,積累的榮譽太多,驕氣也就跟著漲上來了。
到1937年全面侵華時,第五師團已經是日軍17個常備師團之一,還被改編成四個機械化師團之一。
師團長板垣征四郎,陸軍士官學校16期畢業,策劃九一八事變的核心人物。
![]()
板垣征四郎
這個人熟讀《孫子兵法》,精通現代兵學,偏偏在中國戰場栽了跟頭。
至1938年7月,第五師團在華作戰累計傷亡16,671人。
這個數字意味著一個甲種師團的戰斗骨干,已經被消耗掉了一半多。
鋼鐵再硬,架不住反復錘打。
![]()
裝備差距下的戰術反制
1938年3月初,臨沂城外,龐炳勛站在城墻上,看著遠處日軍的炮火。
手里只有一個軍的番號,實際兵力13,000人,五個團。
全團拿的是老式漢陽造,一個排配一挺機槍,步槍不夠,每個士兵背上還綁了一把大刀。
![]()
日軍坂本支隊呢?兩萬兵力,配上偽軍劉桂堂部,坦克、飛機、重炮一應俱全。
裝備差距擺在那里,硬碰硬就是送死。
龐炳勛不傻,他把部隊分散到各個重要據點,不跟日軍拼火力,專門在日軍炮火間隙發起反沖鋒。
敵人炮轟時,躲進防御工事。
炮聲一停,立刻跳出戰壕,沖到二百米距離內,用手榴彈和大刀招呼。
日軍的機槍火力優勢,在近戰中根本發揮不出來。
近身肉搏,西北軍從來不怵。
可光守不行。臨沂一旦失守,臺兒莊防線就得崩盤。李宗仁急得團團轉,想來想去,只有張自忠的第59軍能救場。
![]()
李宗仁
張自忠接到命令時,心里五味雜陳。背著"漢奸"的罵名,剛被批準暫代軍長職務。
去臨沂?那里守將是龐炳勛,1930年中原大戰時,就是龐炳勛帶兵偷襲張自忠師部,差點要了張自忠的命。
仇人見面,還得并肩作戰。
3月12日下午,第59軍主力趕到臨沂西郊,張自忠直奔龐炳勛的指揮部。
兩個人的手握在一起,龐炳勛說:"老弟來得正好。我的部隊都在前線傷亡殆盡。"張自忠答:"大哥放心,我盡力幫你打贏這一戰。"
![]()
龐炳勛
沒有多余的話。地圖鋪開,戰術推演,直奔主題。
3月14日凌晨,第59軍暗渡沂水,向日軍右側背發起突然攻擊。亭子頭、大太平、沙嶺子,一夜之間連克數個據點。日軍根本沒料到會有援軍從側翼殺出來,陣腳大亂。
西北軍的夜戰能力,在這場戰斗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日軍白天有飛機大炮,晚上呢?視野受限,通訊不暢,空中火力支援完全失效。
張自忠抓住這個時間窗口,命令所有火炮一齊開火。
![]()
炮聲停歇后,步兵端著刺刀沖進日軍陣地,展開白刃肉搏。
刀光血影,喊殺聲震天。
到3月17日凌晨,第59軍拿下了日軍全部主陣地。
龐炳勛也率部從城內殺出,東南西三面夾擊,把渡河的日軍第11聯隊第3大隊打得潰不成軍。
第59軍傷亡6,000余人。日軍丟下2,000多具尸體,向莒縣方向逃竄。
臨沂保住了,臺兒莊的側翼也穩住了。
坂本支隊原本計劃和磯谷師團在臺兒莊會師,形成對徐州的合圍。
![]()
臨沂一戰,把日軍的雙線合圍計劃徹底打碎。
磯谷師團孤軍深入,最終在臺兒莊被李宗仁包了餃子。
裝備差距確實存在,可戰術運用得當,地形利用充分,再加上敢拼命的決心,照樣能把"鋼軍"掀翻在地。
![]()
個人恩怨與民族大義的天平
1930年,中原大戰,龐炳勛接受了蔣介石的收買,叛離馮玉祥,帶兵偷襲張自忠的師部。
那一夜,張自忠差點死在自己人手里。從此兩人恩斷義絕,見面都不說話。
![]()
張自忠說過一句話:"在任何戰場皆可拼死一戰,唯獨不愿與龐炳勛在同一戰場作戰。"
李宗仁知道這段恩怨。派張自忠去臨沂增援時,他心里也打鼓。
萬一張自忠不去呢?萬一兩個人在戰場上內訌呢?
李宗仁找到張自忠,開門見山:
"你和龐炳勛有宿怨,我甚為了解。不過以前的內戰,不論誰是誰非,皆為不名譽的私怨私仇。我希望你以國家為重,受點委屈,捐棄個人前嫌。"
張自忠當即表態: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
話說得簡單,心里的坎能不能過得去,誰都不知道。
![]()
3月12日傍晚,臨沂城外槍炮聲不斷。
張自忠走進龐炳勛的指揮部,院子角落還冒著炮彈炸出的硝煙。
兩個人對視一眼,龐炳勛先開口:"想不到老弟能來。"
張自忠擺擺手:"今日之事,不必多言。自忠也不講大道理,你我也沒時間說這道理。鬼子就在面前,拿地圖來。"
恩怨沒有化解,只是暫時擱置。
戰場不是講人情的地方。龐炳勛的第40軍傷亡慘重,警衛連都調到一線去了。
![]()
張自忠的第59軍剛從嶧縣急行軍90公里趕來,士兵連口熱水都沒喝上。
兩支部隊,一個在城內堅守,一個在城外迂回,配合得嚴絲合縫。
3月16日黃昏,日軍增援部隊4,000人渡過沂河,向張自忠部發起猛攻。
崖頭、苗家莊、茶葉山,反復爭奪,陣地多次易手。
張自忠命令所有山炮、野炮、迫擊炮一齊開火,然后親自帶隊沖鋒。
龐炳勛在城內聽到槍聲,立刻率部殺出。兩軍夾擊,日軍抵擋不住,丟下上千具尸體敗退。
![]()
3月23日,日軍卷土重來。
張自忠的第59軍本已奉命轉移,聽到臨沂告急,連夜回撤,星夜馳援。
這一次,龐炳勛的部隊幾乎打光了,張自忠頂在最前面。
兩個人站在同一條戰壕里,肩并肩扛住了日軍的十五次進攻。
戰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國家利益面前,個人恩怨算什么?
臨沂戰役結束后,蔣介石下令撤銷對張自忠的處分。
發文:"此次臨沂之役,該員奮勇殲敵,樹立奇功,擬請撤銷前令,以資鼓勵。"
![]()
"漢奸"的帽子摘掉了,張自忠用鮮血洗刷了恥辱。
龐炳勛呢?他的評價更直接:"老弟真是條漢子。"
兩個曾經不共戴天的仇人,在臨沂城外握手言和。這場戰役打出的不僅是軍事勝利,更是中國軍人的血性和擔當。
1940年,張自忠戰死湖北襄陽。噩耗傳來,龐炳勛在指揮部失聲痛哭。
![]()
地形利用與時機把握的教科書
1937年9月,山西平型關,八路軍115師要打抗日第一仗。
師長帶著參謀人員沿著公路走了一遍,從平型關東北一直走到東河南鎮。
這條路長約13公里,溝深道窄,兩側山地陡峭,最窄處只能容一輛汽車通過。
![]()
師長心里有了底:就在這里伏擊。
9月24日夜里,暴雨傾盆,戰士們冒著大雨急行軍,在拂曉前到達預定位置。
全師主力擺成一字長蛇陣,分布在公路南側山地邊緣。
686團卡在白崖臺附近,685團在左側,687團在右側,688團作為預備隊。
口袋布好了,就等日軍鉆進來。
日軍第21旅團的輜重隊出現在公路上。汽車、大車排成長龍,滿載著給養和彈藥。輜重隊大部分是徒手士兵,只有少數人配步槍。
![]()
師長看得清楚,這是個軟柿子,避強擊弱,專打這支隊伍。
等日軍全部進入伏擊圈,師長一聲令下,全線開火。
山坡上的機槍、步槍一齊射擊,手榴彈像雨點般砸向公路。
日軍最前面的幾輛汽車被擊毀,堵死了狹窄的出路,后面的車輛自相碰撞,人仰馬翻,隊形徹底亂了。
日軍拼命想搶占公路西北側的老爺廟高地,想占據制高點組織反擊。
115師早有準備,一部分兵力已經越過公路,占領東側高地,兩面夾擊,把日軍壓制在狹谷之中。
![]()
作戰參謀橋本順正試圖組織突圍,被擊斃在公路邊。
自動車隊長新莊淳帶著車隊從西面沖過來增援,聽到槍聲,還沒看清敵人在哪里,就被115師的火力打得七零八落。
近戰,白刃戰,血肉橫飛。
戰士們端著刺刀沖進日軍隊伍,展開肉搏。長征過來的老兵,個個都是拼命的好手。
日軍的射擊訓練再精準,近距離搏殺時,拼的就是膽量和體力。
激戰持續一整天。到傍晚時分,日軍輜重隊基本被殲滅。
![]()
115師繳獲汽車100余輛、大車200余輛,還有大量槍支彈藥和軍用物資。
這一仗,八路軍殲滅日軍1,000余人,自身傷亡600多。
平型關大捷的消息傳出,全國沸騰。
蔣介石發來賀電:
"二十五日一戰,殲寇如麻,足證官兵用命,深堪嘉慰。"
國內各大報刊、歐美媒體都報道了這場勝利。
![]()
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在平型關的山溝里被打碎。
平型關的伏擊戰術,后來成了教科書級別的經典案例。地形選擇、兵力部署、火力配置、時機把握,每一個環節都精準到位。
板垣師團輸在哪里?輸在驕橫自大,輸在疏于戒備。
行軍時前方不設尖兵,兩翼沒有搜索部隊,大搖大擺走進伏擊圈。
機械化部隊的優勢,在狹窄山路上完全發揮不出來。
坦克、裝甲車堵在路上動彈不得,反而成了活靶子。
![]()
從平型關到臨沂,從臨沂到昆侖關,板垣師團的潰敗路線圖,本質上是一部戰術失誤的編年史。
裝備再精良,訓練再嚴格,戰術運用不當,照樣會被打得找不著北。
中國軍隊靠的從來不是裝備優勢,靠的是血性、智慧和不怕死的決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