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想到,一場看似鐵板一塊的芯片封鎖,居然從內部開始松動。表面遵守禁令,背地卻頻頻動作,ASML和它的供應鏈正在用腳投票。中國市場太大了,400億美元的蛋糕擺在那兒,哪有企業真能無動于衷。
![]()
2024年4月,ASML交出了一份讓所有人瞠目結舌的財報——中國市場占其總銷售額的46%。這個數字背后,是庫存積壓緩解、需求反彈,更是中國客戶在管制重壓下瘋狂掃貨不受限的深紫外機型。前一年還能砍掉10%到15%的銷售預期,到了2025年,ASML卻不得不承認,中國仍會貢獻20%到30%的營收,哪怕許可證越來越難批。
![]()
可這局面是怎么來的?倒回看,其實早有伏筆。2023年初,荷蘭政府終于跟風美國,對浸沒式光刻機出口實施許可制。ASML嘴上說“合規操作”,實際上呢?繼續向中國賣TWINSCAN NXT:1980這類老舊型號,還悄悄加碼亞洲投資。同一時間,它的核心供應商KMWE也坐不住了。3月簽協議,5月就在蘇州工業園落地廠房,只用了兩個月。你說巧不巧?新廠規模不大,500平方米,招了20個本地工程師,產品線卻和馬來西亞工廠幾乎一模一樣——專供光刻機關鍵模塊和3D打印金屬部件。
![]()
外媒當時就嗅到了味兒不對。Bits&Chips直接點名:這就是為了繞開出口限制。零部件在國內生產,裝機、維護都不用跨國運輸,卡脖子風險小多了。更妙的是,這些組件還能用來維修已部署的設備。結果不到一年,第一批國產化配件就進了中芯國際這些大廠的車間。
![]()
你猜怎么著?這一波倒逼出了上海微電子的28納米光刻機,2024年實現批量出貨。雖說離極紫外還差得遠,但至少成熟制程穩住了。而ASML自己呢?2023年第三季度,極紫外機型對華出口依舊掛零。荷蘭政府9月新規一出,所有出口申請都得報批,可審批速度慢得像蝸牛爬。到了2024年9月6日,又追加兩款深紫外設備進管制名單,連已安裝機器的維護服務都給斷了,影響1400臺在華設備。
![]()
諷刺的是,ASML一邊被美國國會質疑“站錯隊”,股價一度跌去7.1%,另一邊還得靠中國市場撐業績。KMWE更現實,2024年營收漲到1.9億歐元,利潤跟著走高,中國工廠貢獻不小。但他們也不敢高調擴產,畢竟全球經濟撲朔迷離,東南亞建廠潮正猛,新加坡、馬來西亞到處都是ASML的配套落戶。
有意思的是,2023年成立的KMWE中國(樂山)子公司,在4月公司70周年慶上被輕描淡寫提了一嘴,航空部門還搬進了Brainport產業園。低調歸低調,動作可一點沒停。他們知道,現在不是選邊站的時候,是能在夾縫里活下來才叫本事。
中國稀土管制一提,全球供應鏈抖三抖。Livemint說得好,特朗普時代的關稅戰陰影未散,新一輪科技絞殺又來了。AI軍備競賽推高設備需求,可ASML對中國市場的展望卻越來越謹慎。對吧?生意終歸是生意,但有時候,連掙多少錢,都由不得自己說了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