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揚帆出海 作者丨以南
“貓咪”早已是休閑游戲里最常見的題材之一。無論是治愈向養成、物理解謎,還是合并經營,幾乎每年都能看到以“貓”為主角的熱門作品。就在這一題材被反復開發的背景下,韓國廠商ACTIONFIT卻憑借一款新作再次沖進榜單。
10月16日,其推出的《Drop the Cat》登上美國App Store休閑游戲免費榜第10名,同時位列游戲(免費)總榜第24。這款于今年8月上線的休閑小游戲,通過“滑動讓貓安全落地”的簡單機制,在短期內實現了出色的增長表現。
![]()
《Drop the Cat》App Store美區爬榜情況,來自點點數據
回溯ACTIONFIT的產品線,自2024年以來,僅在App Store端,該公司就已推出7款圍繞貓題材設計的休閑游戲,涵蓋三消、涂色、排序、擰螺絲、經營等多種輕度玩法。這種以“貓”為核心、不斷延展的推新體系,構成了ACTIONFIT獨特的產品打法。
韓國網站GAMEJOB的招聘信息顯示,ACTIONFIT成立于2020年,團隊規模約30人。結合旗下產品的下載分布來看,公司近年來的主要用戶增長集中在以日韓為代表的東亞地區。而《Drop the Cat》的破圈表現,則意味著ACTIONFIT在美國地區的產品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
來自韓國網站GAMEJOB,ACTIONFIT的公開招聘信息
從題材迭代到區域拓展,ACTIONFIT正在用輕量而高效的產品節奏,不斷觸達更廣泛的玩家群體。它是如何做到的?本文將結合其代表作與產品邏輯,拆解這家韓國小團隊的爆款配方。
從“貓咪題材”看融合玩法:輕度游戲的靈巧解法
貓咪題材的休閑游戲屢見不鮮,但《Drop the Cat》顯然不僅是靠“可愛”取勝。它用極簡的規則和輕巧的反饋,把玩家熟悉的貓咪元素重新組合成了一個有節奏、有層次的解謎體驗。
玩家的主要任務,是通過滑動不同顏色的滑塊,讓對應顏色的貓咪安全落入其中。每個滑塊右下角的數字代表能“接走”的貓咪數量,規則一目了然,上手幾乎不需要教學。
《Drop the Cat》滑塊的造型與《俄羅斯方塊》類似,當滑塊開始在有限空間中錯位、堆疊、卡角時,那些“差一點就能接到”的設計,其實是精心安排的障礙,迫使玩家在有限空間內反復試探,形成輕度但持續的策略思考。
![]()
游戲整體畫面風格則延續了ACTIONFIT作品主打的視覺基調:干凈的色塊、柔和的背景,加上貓咪搖頭擺尾、前爪“踩奶”的動態細節,以及“喵~”的音效反饋,讓整個游戲氛圍富有趣味。視覺與動作的微妙配合,讓玩家在“救貓”過程中充滿參與感和情緒滿足。
隨著關卡推進,設計復雜度逐步提升,關卡引入了貓咪顏色隱藏、滑塊定向移動等機制。此時,限時機制成為主要壓力來源,增加了玩家的緊迫感與挑戰性。特別是第10關以后,難度曲線明顯抬升,從“放松解謎”轉向“策略博弈”,這一節奏變化讓游戲保持了持續的挑戰感。
![]()
在商業化方面,《Drop the Cat》延續了休閑游戲常見的“廣告+內購”模式。每通關一次即可領取金幣獎勵,選擇觀看激勵廣告則可獲得雙倍收益;同時,玩家也可購買禮包獲得金幣、道具、體力以提升通關效率。
總體來看,《Drop the Cat》在一個常見題材里,通過節奏、細節與反饋設計,讓玩家在兩分鐘內體驗到從思考到滿足的完整閉環。這種融合式的輕度玩法,在ACTIONFIT的整個產品路徑上同樣有跡可循。
體系化復制:輕量游戲的“流水線邏輯”
ACTIONFIT的游戲矩陣大多圍繞“固定題材+輕玩法”的模型展開。從2024年2月推出的卡通貓咪+三消產品《Box Cat Jam》起,團隊便確立了清晰的產品思路:以統一的視覺風格和特定題材為基礎,圍繞不同玩法和機制不斷延展。玩法從三消拓展到涂色、排序、擰螺絲、經營等多個方向,持續測試不同地區用戶的偏好。
![]()
在此基礎上,ACTIONFIT進一步擴展了內容組合。例如,“卡通便利店+三消”的《Supermarket Sort》在2024年上線后,于2025年5月以3D版本再度推出,美術更精致、節奏更流暢,近期最高進入韓國App Store休閑游戲免費榜第15名。
![]()
這一升級不僅體現了美術層面的打磨,更反映出ACTIONFIT在產品延展上的“模塊化思維”——通過對成功原型的持續復用與快速變體,形成了高效的產品生產節奏。
從創作邏輯來看,ACTIONFIT的“流水線”特征十分明顯。團隊并非每次從零起步,而是圍繞已有的成功機制進行微調:更換玩法、優化物理反饋、重塑節奏曲線,再篩選出留存表現最優的版本。
根據insightrackr數據,《Drop the Cat》上線以來,其廣告投放主要分布在日本(5.71%)、美國(4.46%)、韓國(4.35%)等地區,覆蓋范圍較廣,投放力度也比較均衡。
![]()
《Drop the Cat》上線至今投放地區分布,來自insightrackr
拆開時間線來看,產品上線初期,團隊優先在文化接受度高、用戶基礎穩定的日本地區進行投放,中后期再逐步向歐美等更多地區延伸。
![]()
《Drop the Cat》2025.8.1-2025.8.15投放地區分布,來自insightrackr
![]()
《Drop the Cat》2025.8.15-2025.8.31投放地區分布,來自insightrackr
![]()
《Drop the Cat》2025.9.1-至今投放地區分布,來自insightrackr
從創意形式來看,上線至今,《Drop the Cat》所投廣告中,視頻素材占比約63.9%,試玩廣告占比34.02%。ACTIONFIT不單注重玩法的展示,同樣重視用“即點即玩”的形式,讓用戶直接體驗滑動、接貓的核心機制,用真實互動去驗證興趣與轉化。
![]()
《Drop the Cat》上線至今所投廣告創意形式占比,來自insightrackr
整體來看,ACTIONFIT的投放思路與其產品邏輯保持一致,通過輕量測試與高頻復盤的策略,讓投放數據反哺題材迭代,在用戶觸達與產品優化之間形成可持續循環。
在休閑賽道,爆款不一定來自一次驚世駭俗的創新,更多時候來自一個可反復檢驗的體系:確定一個低門檻但高反饋的玩法原型→以題材/美術做變量→用小規模投放快速驗證素材→篩出最優版本并放量。這條鏈路看起來很“流水線化”,但真正的難點在于:如何在復用中保留體驗的溫度、在放量中保證留存與變現的平衡。
對于其他中小團隊而言,ACTIONFIT的可借鑒之處在于掌握產品節奏與邊界:把資源用在“快速驗證”和“高頻迭代”上,同時通過細小的視覺和反饋差異去避免純粹的“換皮”。
當然,這套打法并非沒有盲點——當大量作品都走模板化復制時,創意疲勞與用戶審美轉向將成為必須正視的挑戰。未來真正能走得更遠的廠商,既要能復制爆款,也要能在復制之上持續制造微創新,讓熟悉感轉化為長期粘性,而不是短期流量。
把“輕、快、穩”的邏輯變成自己的爆款配方,不只要學會復制成功,更重要的是學會用數據去判斷何時放大、何時止損,以及在何處投入真正能形成差異化的設計和敘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