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希臘媒體報道,圣托里尼火山被發現與水下的哥倫布火山相連,根據數據,該島的多次地震實際上由火山活動引起,而非構造活動。巖漿形成了一條13公里長的新巖脈,并在距離海底僅4公里處停止。
發表在著名期刊《自然》上的研究結果表明,圣托里尼火山與位于其東北方向6.5公里處的水下科倫坡火山之間存在連通,地質學家長期以來一直懷疑這種聯系,但至今仍未得到證實。這項研究的結果補充了對于圣托里尼島更廣闊火山系統的認識,并可用于民防規劃。
“盡可能精確地了解這一地質活躍地區的動態對于民眾的安全與保護至關重要,”雅典大學地質海洋學教授、研究團隊成員帕拉斯凱維·諾米科(Paraskevi Nomiko)在一份新聞稿中評論道。該研究團隊成員還包括來自雅典國立技術大學的研究人員。
圣托里尼島位于希臘火山脊,由于地處非洲板塊俯沖希臘板塊的交匯處,地震活動尤為活躍。非洲板塊與希臘板塊之間的摩擦使巖石融化,形成地下巖漿庫。
導致今年地震群的一系列事件始于去年7月,當時大量巖漿涌入圣托里尼島下方的一個淺洞,導致整個島嶼抬升了幾厘米。地震發生前,島上平靜了幾個月。從1月17日地震開始到3月3日警報解除,圣托里尼島共記錄到約28000次地震,其中一些地震的震級超過里氏5.0級。
此次地震始于科倫坡火山附近,1956年,該地區曾發生過兩次7.2級和7.4級的地震,并引發了海嘯。
最初,地震的震源深度為18公里,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震源深度逐漸變淺,并向東北方向移動,靠近阿莫爾戈斯島。“這次地震活動是巖漿上升到地殼的典型跡象,”領導這項研究的德國海洋學組織GEOMAR的馬呂斯·伊克森(Marius Ixen)說道。
“巖漿在遷移過程中會破壞巖石,形成新的通道,從而引發強烈的地震活動。”研究人員說道:“我們的分析使我們能夠非常精確地追蹤巖漿上升的路徑和動態。”
他的團隊實時監測這一現象,但并未預測巖漿是否會到達海床并引發噴發。“巖漿有可能上升到圣托里尼島以外的海面”。
GEOMAR于1月份在海床上放置的傳感器記錄了位移和振動,結果顯示科倫坡火山周圍的海床下沉了30厘米,這表明為火山供水的巖漿房正在枯竭。與此同時,整個圣托里尼島也下沉了幾厘米。
研究結果表明,科倫坡火山和圣托里尼火山與一個共同的巖漿房相連通,該巖漿房由于部分物質泄漏而塌陷,形成了新礦脈。過去,夏威夷和冰島的火山群中曾發現共享的巖漿房,但這項新研究表明,許多其他火山也存在同樣的情況,盡管這些火山通常難以直接研究。
隨著巖漿運動的停止,圣托里尼地區暫時恢復了平靜。六個水下傳感器平臺仍在持續監測地震活動,并定期測量圣托里尼島的氣體和溫度。
GEOMAR的海德林·科普 (Heidrin Kopp) 表示,“這些聯合研究結果會傳達給希臘當局,以便在發生新地震時能夠以最快、最準確的方式評估情況。”(宋飛諾)
圖源:in.gr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