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臺灣光復80周年。
![]()
△紀錄片《臺灣·1945》
1945年,對臺灣來說,意味著什么?
10月10日-10月15日,每晚20:02,紀錄片《臺灣·1945》,帶你揭曉答案!
△紀錄片《臺灣·1945》
寶島之殤,山河同泣。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經過頑強奮戰,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從《開羅宣言》到《波茨坦公告》,一系列具有國際法效力的文件,明確了中國對臺灣的主權。與此同時,接收臺灣的工作也早已鋪開。
![]()
![]()
△紀錄片《臺灣·1945》
1945年9月,從東京灣的投降簽字儀式,到南京中國戰區受降典禮,日本投降的歷史性場景一幕接一幕地上演。臺灣省行政長官兼臺灣警備司令部總司令陳儀受命赴臺,主持受降與接收。此時的臺灣,已悄然發生著變化。1945年10月25日,臺灣光復。
![]()
![]()
△紀錄片《臺灣·1945》
臺灣光復,行政、軍事與警務體系陸續完成接收,日本殖民統治退出歷史舞臺。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又投入另一場硬仗——遣送日俘日僑。南京受降后,中國戰區待遣返的日俘日僑逾三百萬,臺灣占近五十萬,一系列的棘手問題亟待解決……
![]()
![]()
△紀錄片《臺灣·1945》
1895年后的半個世紀,日本在臺灣推行掠奪式殖民,使得臺灣經濟嚴重畸形。戰爭末期的轟炸,更使島內產業瀕于崩潰。孫運璿點亮殘破電網,沈鎮南接掌糖業,嚴家淦主持修通竹東鐵路、改組臺灣銀行并發行地方貨幣——戰爭廢墟之上,他們各展長才,興廢繼絕。
![]()
![]()
![]()
△紀錄片《臺灣·1945》
日本殖民統治臺灣期間,對臺灣實行殖民教育并普及日語。臺灣光復后,當務之急是要恢復中文、漢語的官方語文、語言地位。臺灣全島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國語運動”。魏建功、許壽裳、林良、龔書綿等人接踵渡海,投身這場文化重建。
![]()
![]()
△紀錄片《臺灣·1945》
斷裂的文脈在接續,祖先的信仰要傳承。即使在“皇民化”運動強制推行的年代,臺灣人也從未放棄對中國傳統文化、信仰與姓氏的堅持。1946年9月,臺灣光復致敬團一行來到陜西,在耀縣遙祭黃帝陵,焚香告慰先祖,臺灣已脫離日寇統治,重歸祖國版圖。2006年,當年團員中唯一健在的林憲,再赴黃帝陵,完成六十載未了心愿!
![]()
![]()
△紀錄片《臺灣·1945》
來源:CCTV紀錄微信公眾號
![]()
近期視頻推薦
更多精彩請關注川越海峽視頻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