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第十四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廣東·廣州賽區)暨2025年廣州科技創新創業大賽行業賽——醫療器械賽道初賽,在廣州越秀區黃花崗科技園成功舉辦。
賽事聚焦醫療器械前沿領域,共吸引全市近百個優質創新項目參與角逐,集中展現了廣州在生命健康產業與高端醫械領域的創新活力與發展潛力。本屆賽事由廣東省新興腦血管疾病治療器械研究院(簡稱“研究院”)成功主辦,廣州市南山自然科學學術交流基金會、廣東科技創新培訓中心、廣東省衛生信息網絡協會、廣州國際科學技術交流協會、廣州市穗港澳高層次人才成果轉化促進會、安拓國際出版集團、廣州尚駿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聯合主辦。
![]()
優化創新政策環境 強化產業鏈資源對接
醫療器械是廣州重點布局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領域。
廣州市科學技術局生命科學技術處處長麥家星在致辭中指出,廣州市科技局將通過優化創新政策環境、強化產業鏈資源對接等舉措,持續支持醫療器械領域的原始創新與成果轉化,期待本次大賽能涌現出更多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創新項目和團隊。
![]()
廣東工業大學原副校長、高性能工具全國重點實驗室(廣東工業大學)主任、研究院副院長王成勇教授代表大賽主辦方在致辭中強調,"醫工交叉融合"是推動醫療器械產業創新發展的核心驅動力,闡述了產學研協同創新在突破醫療器械"卡脖子"技術難題中的關鍵作用。
越秀區科技工業信息局長黃韶嵐在講話中介紹了越秀區在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方面的政策體系與區位優勢。越秀區將持續優化創新生態,強化企業服務與要素保障,全力支持各類科創平臺、企業和人才在越秀落地成長、發展壯大,共同助推大灣區生命健康產業能級提升。
在政策宣講環節中,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及越秀區生物醫藥產業專班相關人員分別解讀了相關政策。招商銀行廣州分行則就“金融+科技”賦能醫療器械創新的服務模式予以介紹。
隨后,“粵港澳大灣區生命健康產業創新區(越秀)人才聯盟”正式揭牌,并為首批來自醫療器械研發、臨床醫學、產業投資等領域的專家顧問頒發了證書。該平臺將深度整合穗港澳三地高層次人才資源,構建"項目+人才+資本"的協同創新機制。
廣州醫療器械雙創大賽初賽揭幕
在全體與會嘉賓與參賽代表的共同見證下,廣州創新創業大賽行業賽醫療器械賽道初賽啟動。
賽事分為初創組和成長組,涵蓋創新型體外診斷試劑、便攜式醫療設備、智能康復器械等多個領域。由醫療器械行業專家、三甲醫院臨床醫生、高校科研帶頭人及知名投資機構負責人等組成的評審團,從技術創新性、臨床價值、市場潛力、團隊能力等多個維度對項目進行綜合評價。
15家初創組企業的比賽在黃花崗科技園主會場集中進行。路演現場,創業者們不僅展示了項目的技術創新性,更著重闡述了產品的臨床價值與市場前景。
84家成長組企業的角逐在四個分賽室同步展開,賽事組織方通過嚴格的抽簽程序確保比賽公平公正。該組別項目普遍展現出較高的技術成熟度,多數企業已完成產品原型開發,部分項目已進入臨床試驗或注冊申報階段。路演過程中,參賽企業代表與評審專家就產品性能、質量控制、市場策略等實際問題展開深入探討。
本屆大賽優勝企業將獲得包括直接資金獎勵、投融資對接、政策扶持等在內的多項支持。大賽組委會還將組織系列后續服務活動,推動創新項目與產業資源深度對接。
此外,在合作簽約環節中,優逸人工智能科技(廣州)有限公司與廣東省新興腦血管疾病治療器械研究院現場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AI輔助診斷、智能手術規劃等前沿領域開展深度合作,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器械領域的創新應用。
廣東省新興腦血管疾病治療器械研究院秘書長謝曉娟介紹,研究院作為醫療器械領域省級創新成果轉化服務平臺的功能定位和服務舉措,并特別提及將于今年12月7-9日舉辦的2025大灣區科學論壇“百島聚新”高端醫療器械行業創新發展大會。
未來,廣州將繼續深化醫療器械領域創新布局,通過政策引導、平臺搭建、資源整合等多措并舉,加速推進醫工交叉融合與科技成果轉化,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生命健康產業創新高地。
采寫:南都N視頻記者 伍月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