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千億巨頭,要聯手布局具身智能了。
一家是互聯網巨無霸字節跳動,一家是中國市值第二車企賽力斯,而具身智能又是AI(人工智能)技術與現實世界深度結合的最佳實踐場景。
簡單來說,就是機器人的高級形態。
![]()
AI的強大和重要性,相信大家多少都有所耳聞了。
事實上,具身智能這個承載了全球最尖端的新材料、AI等關鍵技術的賽道,隱藏了千倍增長空間,各大巨頭趨之若鶩。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未來誰能夠把握最先進的具身智能技術,誰無疑將會是未來產業經濟的“弄潮者”!
字節的火山引擎一直在數字智能算法方面有著不小的優勢,其實賽力斯也并非“新手”,早在兩年前,賽力斯就在為打造機器人做準備了。
這次,兩大巨頭的強強聯合,又會給AI賽道帶來怎樣的改變呢?
01
賽力斯牽手字節布局具身智能,要打造A股“特斯拉”?
前不久,賽力斯發布公告稱,旗下的子公司重慶鳳凰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鳳凰”)與北京火山引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火山引擎”)在北京正式簽署具身智能合作協議,雙方各自發揮長板優勢,開展具身智能聯合設計等端到端全業務,共創人工智能應用新生態。
![]()
火山引擎是誰?
大家可能不熟悉這家公司,但提起它的母公司字節跳動,那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互聯網霸主般的存在,旗下有很多爆款,如抖音、頭條、豆包、剪映、懂車帝、紅果短劇、番茄小說、汽水音樂等等各領域知名APP,深受大眾所喜愛。
火山引擎就是字節旗下專注做AI、云計算和數據服務的科技巨頭,估值上千億。
至于賽力斯,以前是東風面包車,連虧四年,因為和華為合作的“問界”再次爆火,不僅扭虧為盈業績創新高,股價暴漲成了A股市值僅次于比亞迪的新能源車企巨頭。
一家在百年大變局下“煥發第二春”的新能源車巨頭,突然進軍具身智能賽道,是否太過于“不務正業”了呢?
其實不然,雖說看起來這像是賽力斯首次明確對外官宣具身智能進展,但大家不清楚的是,賽力斯在具身智能賽道潛心布局已久。
重慶鳳凰就是賽力斯在具身智能賽道的“排頭兵”,業務包含智能機器人的研發、制造、銷售等等。
這次合作,雙方將圍繞“面向多模態云邊協同的智能機器人決策、控制與人機增強技術”項目協同攻關,構建“技術研發--場景驗證”閉環機制,聚焦汽車產業生態數智化升級。
火山引擎擁有著強大的豆包大模型能力、多模態AI技術、豐富的云服務與算力資源??,提供智能算法、大模型支持和算力支撐;而賽力斯擁有著深厚的制造業經驗、完整的汽車產業鏈、具體的生產應用場景(如總裝車間),發揮其產業優勢推動人工智能的產業化應用落地,共同實現 AI+具身智能有情感、更智慧、更安全、可信賴的移動智能體和生活伙伴。
賽力斯重慶鳳凰與字節火山引擎的合作,是汽車制造業與人工智能科技公司的一次重要聯手,具身智能這一前沿領域再起風云。
02
OpenAI、DeepSeek的爆火,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AI浪潮!
如今大模型技術在各大應用的普及下愈發成熟,賽道也逐漸趨于平靜,那么大模型之后的下一波浪潮是什么?
答案或許是,具身智能。
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領域的一個前沿方向,它指的是擁有物理實體(即“身體”)的智能系統,能夠像人類一樣,通過感知環境、做出決策并執行動作,實現“感知-行動”的閉環。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個智能體擁有了“眼睛”、“大腦”和“手腳”,在現實中獲取信息、理解問題、作出決策,從而執行各種任務。
而具身智能最重要的一個特性就是,它能在與真實世界的互動中學習和進化。
取藥、掛衣服、開瓶蓋,在日復一日大數據加持的交互學習中,具身大模型機器人訓練出決策的“大腦”和執行的“小腦”,指揮日漸靈巧的“手”,能夠獨立完成越來越多的工作。
所以,具身智能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智能制造:在工廠中,具身智能機器人可以承擔精密裝配、質量檢測、物流搬運等復雜任務,適應動態的生產線。
智能交通:自動駕駛汽車是具身智能的典型代表,它需要實時感知路況、規劃路徑并控制車輛行駛。
智能家居與養老:未來,家庭服務機器人可能協助完成打掃、安防等工作,甚至在養老領域提供陪伴和基礎護理服務。
特殊環境作業:在救災、太空探索、深海探測等高危或人類難以抵達的場景下,具身智能機器人可以替代人執行任務。
毫無疑問,AI是未來,而具身智能就是AI與現實接觸的最佳“觸手”。
這個“觸手”承載了全球最尖端的新材料、AI等關鍵技術,其中蘊含了成千上萬倍的增長空間,特別是在如今全球人口增長緩慢的背景之下,誰把握最先進的機器人技術,誰無疑就是未來的“鋼鐵俠”。
具身智能有望成為下一個顛覆性產品,給世界以仰望的震撼,也難怪各大巨頭蜂擁而至了。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馬斯克還是黃仁勛都認為人工智能的下一波浪潮是物理AI,也就是以人形機器人為代表的具身智能。
事實上,當前特斯拉、英偉達等巨頭也在紛紛入局,打造具身智能機器人。
而在國內,具身智能機器人已經吸引了華為、比亞迪、寧德時代、小鵬等大資本的關注,同時,優必選、傅里葉、智元等也在不斷推進商業化進程,全球共振下人形機器人的商業奇點已然來臨。
8月在北京舉辦的世界機器人大會上,200余家國內外企業參展,展出1500余件機器人產品,規模為歷屆之最;其中50家人形機器人整機企業同臺亮相,數量居全球同類展會首位。
毫無疑問,當下人形機器人的熱度,已然不亞于當年的新能源。
數據顯示,中國機器人產業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27.8%,連續12年穩居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
Deepseek預測顯示,2035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劍指3000億,全球或破萬億。而高盛則更大膽一些,預測2035年市場規模將達1540億美元(約1.1萬億元人民幣),2025-2035年銷量復合年均增長率(CAGR)94%。
新能源之后,中國再一次沖在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科技浪潮之尖!
03
未來已來,在我們屢屢感慨不可思議時,機器人領域正步入一個嶄新的紀元。
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指出,行業正處于“ChatGPT誕生前1-3年”的技術爆發期,未來將聚焦端到端具身智能大模型、低成本硬件量產及分布式算力三大方向。
對于賽力斯而言,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布局具身智能是其打造第二增長曲線的關鍵戰略。通過與華為合作強化智能汽車業務的同時,聯手字節跳動切入機器人領域,有助于賽力斯完成從傳統制造商向技術科技型企業的轉型,并享受國家對具身智能產業的政策支持。
要說去年國產新能源車最大的“黑馬”,莫過于賽力斯的“業績大爆發”,創歷史新高同時,問界系列在華為助力下,實現銷量迸發,問界新M7系列2024全年交付量近20萬輛,問界M9累計交付超15萬輛,持續刷新著中國豪華車市場銷量紀錄。
2025年,賽力斯的銷量表現依舊亮眼,前三季度累計銷量達30.46萬輛,其中問界品牌貢獻27.6萬輛。
截至2025年9月30日,問界問界M8以累計交付量突破10萬輛,連續5個月坐穩40萬級銷冠;
問界M9已累計交付量24萬輛,連續18個月坐穩50萬級銷冠。
隨著問界產能爬坡和新品矩陣落地,預計問界系列全年銷量有望突破40萬輛目標。?
時代變了!
種種跡象表明,中國新能源汽車已經打破BBA和保時捷等外資制造商對中國高端車市數十年的壟斷。國人現在有了更多的選擇,豪車不只“BBA”,國產豪車更合適!
值得一提的是,技術、市場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外觀時尚、性能卓越、配置豐富……這些令人眼花繚亂的宣傳詞,在安全面前變得不值一提。
特別是小米汽車再出事故后,技術安全就成了橫在所有新能源車企面前的一座大山,只有徹底征服它,才有可能屹立車企之巔。
正如大家說的那樣:“安全才是最大的豪華,才是對車主最大的誠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