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市場概況
2025年10月14日,三大指數集體收跌,其中滬指下跌0.62%,收報3865.23點;深證成指下跌2.54%,收報12895.11點;創業板指下跌3.99%,收報2955.98點。今日兩市成交額25759億元,與上個交易日相比增加約2215億元。
02
盤面觀察
市場全天震蕩調整。核心寬基指數悉數下跌,紅利指數、中證紅利領漲,創成長、科創創業50領跌。
![]()
盤面上,市場熱點較為雜亂,超硬材料概念股全天領漲,港口航運板塊逆勢上漲,銀行板塊持續拉升,半導體板塊集體下跌,有色金屬板塊沖高回落,半導體、CPO等板塊跌幅居前。個股漲少跌多,全市場約1700只股票上漲。
行業上看,銀行、煤炭、食品飲料等板塊上漲,通信、電子、有色金屬板塊下跌。
![]()
概念主題上看,培育鉆石、白酒概念、中韓自貿區等板塊上漲,國家大基金持股、光刻機、先進封裝板塊下跌。
![]()
03
熱點行業-銀行
今日,銀行業上漲2.5%。平安證券:資金結構深刻變化,順勢而為重配置輕交易。資金流向的變化是推動板塊估值修復中不可忽視的力量,一方面被動指數的持續擴容帶來了穩定的資金流入,板塊高權重的特征仍將持續推動資金的流入,一方面銀行板塊低波高紅利的特征更易獲得險資等中長期資金的青睞,目前板塊平均股息率達到4.47%,結合監管一系列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措施,預計板塊的股息配置價值吸引力仍將持續。個股維度,我們結合股息和潛在增量中長期資金流入空間,看好A股股份行板塊以及部分優質區域行,同時關注更具股息優勢的港股大行配置機會。
(以上不構成個股推薦)
04
熱點資訊
◆【央行:10月15日將開展6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財聯社10月14日電,央行發布公開市場買斷式逆回購招標公告,2025年10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將以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方式開展6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期限為6個月(182天)。(財聯社)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美對華造船等行業301調查限制措施落地答記者問】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稱,美方措施是典型單邊主義、保護主義行為,嚴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違背《中美海運協定》平等互惠原則,賦予相關國家航運和造船企業不公平競爭優勢,構成對中國航運、造船等產業的歧視性做法,嚴重損害中國相關產業利益。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已于10月10日宣布將對涉及美國旗、美國造、美國公司擁有、參股或經營等美國元素的船舶收取特別港務費。(華爾街見聞)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近期美方宣布對華加征關稅等限制措施答記者問】
財聯社10月14日電,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近期美方宣布對華加征關稅等限制措施答記者問。答:中方注意到有關情況。近日,中方已就美威脅對華加征100%關稅等限制措施闡明了有關立場。我愿重申,關于稀土等相關物項的出口管制措施,是中國政府依據法律法規,完善自身出口管制體系的正當做法。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始終堅定維護自身國家安全和國際共同安全,中國的出口管制不是禁止出口,對符合規定的申請將一如既往地予以許可,共同維護全球產供鏈安全穩定。措施出臺前,中方已通過雙邊出口管制對話機制向美方進行了通報。反觀美方,長期泛化國家安全,濫用出口管制,對華采取歧視性做法。特別是中美馬德里經貿會談以來美方持續新增出臺一系列對華限制措施,嚴重損害中方利益,嚴重破壞雙方經貿會談氛圍,中方對此堅決反對。(財聯社)
◆【美方揚言再加關稅報復中方稀土管制,外交部:這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確方式】法新社記者提問,美國總統特朗普10日表示,美國將從11月1日起對中國商品加征100%關稅。他表示,此舉是為了報復中國最近宣布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如果美方關稅最終實施,中國是否計劃對來自美國的商品征收高額關稅?“中國商務部的發言人已經就此闡明了中方的立場。”林劍強調,近一段時間來,美方持續出臺一系列對華限制和制裁措施,嚴重損害中方利益。中方對此堅決反對,美方不僅沒有反躬自省,反而以高關稅相威脅,這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確方式。(華爾街見聞)
◆【交通運輸部:啟動航運業、造船業及相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和發展利益受影響情況調查】為保障我國航運業、造船業及相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和發展利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及實施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海運條例》等法律法規,我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對我國航運業、造船業和相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和發展利益受美301調查影響或可能影響情況,相關企業、組織或個人是否存在實施、協助、支持美國在航運業、造船業及相關產業鏈供應鏈對我國采取歧視性限制措施的行為,及其他相關事項開展調查。后續根據調查情況適時出臺相應措施。(華爾街見聞)
◆【商務部:對韓華海洋株式會社5家美國相關子公司采取反制措施】美國對中國海事、物流和造船業開展301調查并采取措施,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嚴重損害中國企業合法權益。韓華海洋株式會社在美相關子公司協助、支持美國政府相關調查活動,危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華爾街見聞)
◆【公安部:國產小客車新車上牌不用再跑車管所 11月1日全面推行】財聯社10月14日電,公安部10月14日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11月1日起在全國全面推行國產小客車新車上牌“一件事”服務,推動車輛銷售發票、購置稅、保險等信息共享核查,實現國產小客車新車上牌全業務數字化辦理,群眾免予提交紙質材料。同時,在“交管12123”App開發應用新車上牌模塊,網上集成選車、購險鏈接和選號、上牌等服務,實現新車信息聯網共享,群眾購置新車后不需要再到車管所驗車,足不出戶網辦登記上牌。(財聯社)
◆【中汽協:9月汽車銷售322.6萬輛 同比增長14.9%】財聯社10月14日電,中汽協發布數據,9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27.6萬輛和322.6萬輛,環比分別增長16.4%和12.9%,同比分別增長17.1%和14.9%。汽車產銷歷史同期首次超過300萬輛,月度同比增速已連續5個月保持10%以上。(財聯社)
◆【中汽協:1—9月份汽車銷售2436.3萬輛 同比增長12.9%】財聯社10月14日電,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獲悉,今年前9個月,我國汽車工業多項經濟指標實現兩位數增長。最新數據顯示,1—9月份,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2433.3萬輛和2436.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3.3%和12.9%。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均超過1100萬輛,同比增長均超過30%,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46.1%。在出口方面,1—9月,汽車出口495萬輛,同比增長14.8%。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表現搶眼,出口175.8萬輛,同比增長89.4%。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從消費終端來看,今年前9個月,新能源車零售保持了24.4%的高速增長,9月份的零售滲透率已經達到了57.8%。(財聯社)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反對濫用“國家安全”概念、對中國企業海外分支機構實施選擇性和歧視性限制的做法】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發布聲明,近日,我會會員企業聞泰科技在荷蘭的分支機構安世半導體(Nexperia)受到當地政府的干預,引發產業界高度關注。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對此表示嚴重關切,并鄭重表明以下立場:我們堅定支持會員單位捍衛自身的合法權益,維護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營商環境和全球產業鏈的穩定。我們反對濫用“國家安全”概念、對中國企業海外分支機構實施選擇性和歧視性限制的做法。針對特定企業的歧視性措施,將破壞開放、包容、協同的全球半導體生態,我們對此堅決反對。(華爾街見聞)
◆【聚變能量導出關鍵技術領域獲重大突破】近日,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在磁約束核聚變能量導出關鍵技術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研究團隊自主設計并建成了用于聚變能量導出研究的工程性液態金屬和氦氣工質熱工研究臺架,并已全面投入運行。這標志著我國構建起覆蓋聚變堆全工況、具備國際領先水平的液態金屬與氦冷技術研究體系,為未來聚變堆的工程化應用奠定了關鍵實驗基礎。能量導出熱工實驗臺架的全面建成,是我國在核聚變關鍵設備與技術自主化能力上的重要體現。該成果顯著提升了我國在液態包層和氦冷系統領域的工程驗證能力與技術儲備,表明我國已系統掌握包括主風機、高效換熱器等在內的氦冷系統設計、制造與集成核心技術。這一進展將有力支撐我國聚變實驗堆的后續建設,推動ITER計劃順利實施,為人類最終實現聚變能源夢想奠定堅實的工程與技術基礎。(證券時報)
◆【Swift已與30多家全球金融機構展開合作 建設基于區塊鏈的共享賬本】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近日宣布,將在其技術基礎設施中新增基于區塊鏈的共享賬本。這一舉措被視為全球金融領域的關鍵一步,有望大規模實現即時、全天候的跨境交易。記者最新獲悉,目前,Swift已與30多家全球金融機構展開合作,共同設計和建設這一共享賬本。該計劃的首個用例將聚焦實時、7×24小時的跨境支付。Swift將穩步推進并完成第一階段的原型搭建,并在此基礎上逐步明確后續的工作方向。(上證報)
◆【美聯儲鮑爾森支持2025年再降息兩次 每次25個基點】財聯社10月14日電,美聯儲安娜·鮑爾森表示,她支持今年再降息兩次,每次25個基點。鮑爾森稱,貨幣政策應忽略關稅對消費者價格上漲的影響,因為她認為不存在能使關稅引發的價格上漲演變為持續通脹的條件。鮑爾森預計,第三季度經濟將繼續保持高于趨勢水平的增長,但她也指出,支撐經濟增長的基礎較為狹窄,一些企業聯系人也對未來需求將源自何處表示疑惑。(財聯社)
風險提示
本資料僅為服務信息,不作為個股推薦,不構成對投資人的任何實質性建議或承諾,也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市場或相關產品歷史表現不代表未來。投資者在投資基金之前,請仔細閱讀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和《產品資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認識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和產品特性,并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因素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在了解產品情況及銷售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理性判斷并謹慎做出投資決策,獨立承擔投資風險。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數據來源:Wind、iFind、上交所、深交所、各新聞媒體,2025年10月14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