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全球心腦血管疾病
最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
在中國
其負擔更是持續攀升
醫生建議18歲及以上成年人
至少每年測量1次血壓
一起來看
一項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王增武團隊發表在《細胞》(Cell)子刊上的論文顯示:中國成年人高血壓患病率持續上升,2021-2022年患病率為31.6%,與2012-2015年相比,增加了8.4%。
![]()
降血壓多吃這些食物
防治高血壓的飲食,主要由水果、蔬菜、全麥谷物以及雞肉、魚肉和豆類等組成。
足量蔬菜、水果
綠色葉菜中含有鉀、鎂等微量元素,推薦小白菜、油菜、菠菜、蘑菇等。
建議選擇富含鉀,但同時熱量較低的水果,如香蕉、橙子和哈密瓜,每天攝入200~350克。
全谷物
適當減少精白米面的量,逐漸用全谷物來替代,如蕎麥、燕麥、小米、糙米及玉米等。
薯類可作為高血壓人群的主食,其鉀含量遠超過其他主食,每天蒸制食用50~100克,山藥、芋頭、馬鈴薯等可替換食用。
脫脂或低脂奶制品
奶制品是降壓佳品,但脂肪會增加高血壓患者的血管負擔,建議選擇脫脂、低脂奶制品、原味酸奶等,每天攝入300毫升即可。
禽肉、魚肉
相對于白肉來說,紅肉飽和脂肪較高,不建議多吃,每天食用50~150克即可。
雞胸肉脂肪含量相對較少,深海魚肉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對于預防血脂異常和心腦血管疾病有一定幫助,建議兩種肉輪換食用。
豆類及堅果
豆類不含膽固醇,能提供優質蛋白和膳食纖維。堅果脂肪較高,但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和礦物質,有助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心內科醫生的生活降壓法
正常血壓應為收縮壓<120毫米汞柱,舒張壓<80毫米汞柱。若靜息情況下,連續3次不同時間測得的血壓值,高于140/90毫米汞柱,就可診斷為高血壓。
醫生推薦4個生活習慣,幫你“穩”住血壓。
定期監測血壓
血壓緩慢升高時大部分人并沒有明顯感覺,因此,定期監測血壓非常有必要。
18歲及以上成年人至少每年測量1次血壓;超重或肥胖、高鹽飲食、吸煙、長期飲酒、精神緊張、體力活動不足等高血壓高危人群,要經常測量血壓。
已確診高血壓的患者家中要備有血壓儀,養成在家測血壓的習慣,并做好監測。
每天運動30分鐘
運動可幫助控制體重,通過改善循環系統,增強血管內皮功能,降低交感神經活性,緩解緊張情緒,從而降低血壓。
有研究發現,運動干預后,高血壓患者平均收縮壓降低10.71毫米汞柱,舒張壓降低5.77毫米汞柱。如果能堅持每天30分鐘有氧運動,比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對心臟和血壓都有積極影響。
全天吃鹽不超5克
食鹽中的鈉會引起血壓升高,當攝入的鹽量超過腎臟排泄功能時,就會產生鈉鹽潴留,從而升高血壓。
在我國,超過九成居民每天鹽攝入量超過世界衛生組織的推薦量(5克)。建議準備一個限鹽勺,并使用低鈉鹽代替普通食鹽。
每晚睡夠7小時
研究發現,調整了相關生活方式后,與每天睡眠7~8小時的人相比,睡眠少于6小時的人更容易發生高血壓。
睡眠呼吸暫停也是血壓升高的原因之一,有睡眠問題的人建議找醫生調理治療,提高睡眠質量。
轉發提醒家人朋友
來源:成都發布
編輯:梁藝懷
轉發周知,讓更多人知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