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13日上午,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協辦的第三十四期區域國別論壇“隋唐以來中國與中亞的關系”成功召開。南京大學歷史系榮休教授劉迎勝圍繞會議主題進行深入講解。烏茲別克斯坦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法浩特·馬克蘇多夫(Farhod Maksuduov)、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張延成、北京大學歷史學系長聘副教授付馬、中國人民大學歐亞研究院研究助理茍煜恒等參與研討。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歐亞研究院執行院長、國際關系學院教授許勤華主持會議并作總結發言。
![]()
中國自古以來便是亞洲獨一無二的大國。中亞作為歐亞文明交匯的十字路口,早在張騫通西域之前便與中國存在技術與文化往來。劉迎勝教授系統梳理了隋唐以來中國與中亞關系的歷史脈絡,中原王朝強盛時期通過設置羈縻州府等制度與中亞建立政治聯系,而元清等王朝則通過整合農耕與游牧力量,將中亞納入更廣闊的政治文化體系。這種“多元一體”的治理智慧,體現了中國作為歷史國家的包容特性,應從“多民族國家”與“文明互鑒”的視角理解中國與中亞地區的關系史,構建更具包容性與解釋力的國家安全觀。與會專家學者圍繞中亞的語言變遷、文化認同、宗教傳播與地緣政治展開深入討論。專家們探討了如何在國際話語體系中構建中國的中亞敘事,并強調當前中亞研究需具備“藍軍意識”,應加強對中亞地區歷史與現實的系統性、在地化研究,推動學術成果向政策實踐轉化,服務于國家周邊外交與區域安全戰略。本期論壇不僅深化了對中國—中亞歷史關系的理解,也為當前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構建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重要的歷史鏡鑒與學術支持。
![]()
![]()
主講人簡介:劉迎勝,南京大學歷史系榮休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曾任中國元史研究會會長(2003-2022年)、南京大學元史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蒙元史、內陸亞洲史、中外關系史。代表著作包括《察合臺汗國史研究》《絲路文化·海上卷》《海路與陸路:中古時代東西交流研究》。
撰稿:茍煜恒 吳睿琪
審核:許勤華
微信編輯:張菁菁
![]()
人大國發院是中國人民大學集全校之力重點打造的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現任理事長為學校黨委書記張東剛,現任院長為校長林尚立。2015年入選全國首批“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單位,并入選全球智庫百強,2018年初在“中國大學智庫機構百強排行榜”中名列第一。2019年在國家高端智庫綜合評估中入選第一檔次梯隊,是唯一入選第一檔次梯隊的高校智庫。
人大國發院積極打造“新平臺、大網絡,跨學科、重交叉,促創新、高產出”的高端智庫平臺。圍繞經濟治理與經濟發展、政治治理與法治建設、社會治理與社會創新、公共外交與國際關系四大研究領域,匯聚全校一流學科優質資源,在基礎建設、決策咨詢、公共外交、理論創新、輿論引導和內部治理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人大國發院以“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的引領者”為目標,扎根中國大地,堅守國家戰略,秉承時代使命,致力于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一流大學智庫。
微信二維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