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月 12 日,受子牙新河分洪影響,我鎮太平村河套區域即將成熟的水稻被洪水快速淹沒。危急關頭,太平村村兩委與合作社迅速行動,緊急組織 10 余臺收割機、運輸車奔赴田間,一場與洪峰賽跑的 “虎口搶糧” 大戰就此展開,用機械化力量為農戶最大限度挽回損失。
![]()
此次分洪預警傳來前,太平村400余畝水稻已進入完熟期——金黃的稻穗沉甸甸垂落,飽滿的谷粒透著豐收的盼頭,原本計劃在10月底集中收割。然而,10月12日上午,上游分洪水量驟增,湍急的水流順著河道漫過田埂,短短幾小時內便沒過水稻桿下半段。“再不搶收,稻谷泡在水里不出兩天就會霉變發芽!” 村兩委負責人急在心里:人工收割效率遠趕不上洪水上漲速度,唯有動用農機才能爭分奪秒。
時間不等人。村兩委與合作社領導第一時間多方聯絡,從寧河緊急調來8臺收割機,加上合作社自有設備,10余臺收割機、8 輛運輸車迅速集結,冒雨直奔受淹稻田。彼時空中小雨淅瀝,渾濁的洪水在田間泛起漣漪,收割機的轟鳴聲卻劃破了緊張的氛圍——農機手們緊盯操作桿,小心翼翼操控設備讓機身盡量貼近水面,確保鋒利的割刀精準切斷稻穗,避免谷粒長時間被洪水浸泡;田間積水較深,部分收割機車輪不慎陷入淤泥,村民們便自發圍攏過來,或合力推扶、或墊上木板拓寬受力面,爭分奪秒幫農機 “脫困”;另一邊,運輸車在田埂與臨時倉儲點之間不停往返穿梭,剛收割的濕稻谷被快速運走后,立刻攤開通風晾曬,最大程度減少霉變風險。
![]()
從清晨到傍晚,農機從未停歇。為了搶時間,農機手們連午飯都只是在田邊匆匆吃了幾口,褲腿始終泡在冰冷的泥水里,夜晚仍堅持加班作業。
截至10月13日晚,10余臺農機已搶收水稻300余畝,有效降低了農戶的經濟損失。目前,搶收隊伍仍在密切關注水位情況,動態調整作業方案,全力推進剩余稻田的收割工作,守護好農戶的 “糧袋子”。
來源:太平鎮太平村
編輯制作校對:季建爽
審核:王秀平
![]()
![]()
![]()
![]()
![]()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