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持續提升廣東省基層醫院危重新生兒救治能力,促進區域新生兒診療與保健事業協同發展,由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新生兒分會主任委員張華巖教授牽頭組織的廣東省基層醫院危重新生兒救治能力提升系列培訓(第七期)—“新生兒循環管理之二”學術交流會,于2025年9月23日在廣州舉行。
![]()
此次會議受超強臺風“樺加沙”影響,原定線下研討會臨時調整為線上形式。盡管相聚云端,與會者的熱情絲毫不減,“屏對屏”的交流同樣熱烈。會議緊扣“新生兒循環管理”主題,通過專題講座及病例研討等多種形式,展開了深入學術互動。來自全省20家醫療機構的新生兒科負責人及骨干醫師共計77人齊聚線上,共同探討前沿診療理念。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新生兒科張華巖主任在致辭時深入闡述了本系列培訓的宗旨與整體規劃。她著重強調,項目的長遠目標在于切實提升基層醫院的臨床診療與服務能力。
![]()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新生兒分會主任委員張華巖教授致開幕詞
專題講座環節內容詳實、干貨滿滿。黎帆主治醫師系統介紹了血流動力學機制,重點圍繞標準化POCUS評估流程及臨床常用的新生兒循環狀況監測手段展開講解,涵蓋無創超聲心排量監測(USCOM)、阻抗心排量監測(ICON)等技術,并分享了核心參數的解讀策略。秦欣醫師則詳細講解了床旁心臟超聲評估技巧,包括探頭位置、圖像識別與質量控制以及臨床應用評估,并結合多個案例圖像進行解讀分析。
![]()
![]()
黎帆主治醫師進行專題講座
![]()
秦欣醫師進行專題講座
病例討論環節互動踴躍。東莞婦幼保健院梁燕勇副主任醫師、廣州市番禺區婦幼保健院胡志堅主治醫師、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華僑醫院)許偉鵬博士,分別就早產兒肺動脈高壓救治、新生兒嚴重出生窒息后的循環管理以及早產兒休克案例進行經驗分享。張華巖教授與線上專家圍繞病例內容展開深入交流,進一步鞏固了新生兒循環管理的科學理念。
![]()
梁燕勇醫師進行病例分享
![]()
胡志堅醫師進行病例分享
![]()
許偉鵬醫師進行病例分享
會議尾聲,張華巖教授作總結發言,為本次培訓畫上圓滿句點。她強調,臨床醫師必須精準精準把握疾病病理生理機制,熟練掌握血流動力學監測技術,最終實現個體化精準診療。臺風雖阻隔了線下相聚,卻未阻斷思想火花的碰撞,線上同樣取得了扎實成效。
最后,會議預告了后續一系列的培訓安排,旨在持續賦能基層臨床醫師成長,希望通過持續且深入的學術交流,更好地踐行推動基層醫院新生兒醫學高質量發展的堅定承諾。
![]()
審核:趙小朋
撰稿:高天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