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發布警情通報:
![]()
通報全文如下:
2025年10月13日凌晨3時18分許,我市天府大道(參數丨圖片)南段發生一起道路交通事故。接警后,公安、消防、醫療救援等部門迅速到場處置。
經初步調查,當事人鄧某某(男,31歲)駕駛川AC****9號小型轎車,沿天府大道由北向南行駛。車輛在通過天府五街路口進入天府大道南段后,與前方同向由李某駕駛的川AA****3號小型轎車發生碰撞,隨后越過道路中央綠化帶,起火燃燒。事故造成駕駛人鄧某某死亡,涉事兩車不同程度受損。
經檢測,鄧某某涉嫌酒后駕駛機動車。目前,事故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
此前網傳視頻顯示:事故車起火后,多人嘗試救援,但是打不開車門,駕駛員無法逃生,最終在車內不幸遇難。
資料顯示,該事故車配備了半隱藏式門把手,同時車內也配備了機械式門把手。
![]()
現場事故車顯示,車體側面沒有嚴重變形,正面前備艙也沒有嚴重變形。但是車門依然打不開。
理論上來說,電動汽車的小電瓶負責給車門鎖供電,只要小電瓶和電路沒斷電,車門是可以打開的。但是事故車依然從外面打不開車門,有可能是電路斷了,有可能是車體變形,有可能是其他原因。
總之,碰撞起火是新能源汽車的最大敵人。碰撞起火后,車體可能會變形,或者小電瓶斷電,導致車門打不開。如果車內人員撞暈了,也無法從車內用機械門把手打開車門,就會導致無法逃生,發生死亡的悲劇。從設計出發,解決碰撞起火打不開車門的難題,是業內面臨的共同課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