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疾病來臨時,會有明顯不適,如發熱、疼痛、乏力等,這些信號會提醒我們及時就醫。但醫生提醒,有5種常見疾病沒有癥狀,會無聲息發展,如果沒有早發現早干預,往往會導致嚴重并發癥。
1.無癥狀高血脂
高血脂本身無癥狀,卻是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推手”。血液中脂質物質沉積在血管壁,形成斑塊使血管腔變窄。不穩定的斑塊可能突然破裂,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導致急性心肌梗死或腦梗死。
因此體檢發現血脂異常,必須高度重視,通過飲食、運動或藥物積極控制。
2.無癥狀糖尿病
糖尿病早期往往沒有癥狀。許多人是在體檢或出現了一些較嚴重癥狀時,才意外發現自己血糖偏高。高血糖持續侵蝕全身血管,可能已悄然引發眼底病變、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腎病及心腦血管疾病。
高危人群應定期檢測空腹血糖與糖化血紅蛋白,及時發現并通過降糖藥、運動和控制飲食來控制血糖達標。
3.無癥狀高血壓
高血壓早期通常無明顯癥狀,頂多偶爾頭暈或頭痛。如果血壓不控制,持續的高血壓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進程,增加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心臟長期承受高壓負荷,可能引發左心室肥厚,最終導致心力衰竭。腦血管在高壓沖擊下,可能出現微小動脈瘤,增加腦出血風險。腎臟是高血壓損害的重要靶器官,腎小球內高壓狀態會逐漸破壞過濾功能,早期表現為微量蛋白尿,后期可能進展為腎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癥。此外,高血壓還會影響眼底血管,導致視力下降、視網膜病變,嚴重時可致失明。
因此,即使沒有明顯癥狀,也應定期監測血壓,通過低鹽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等生活方式干預,以及必要時藥物治療,將血壓控制在安全范圍內,以預防并發癥的發生。
![]()
4.無癥狀高尿酸
高尿酸常被視為痛風的元兇,但人們往往不重視,認為無關緊要。
實際上,從查出高尿酸到首次痛風發作,可能相隔多年。在此期間,超標尿酸形成結晶沉積在腎臟,可能引發腎病,嚴重的甚至會導致腎功能衰竭(尿毒癥);同時高尿酸也會損害血管內皮,增加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風險。
因此體檢報告上尿酸升高,不能大意,應及時咨詢專科醫生,進行干預。
5.無癥狀骨質疏松
無癥狀骨質疏松癥在早期和中期,患者通常毫無察覺。但骨骼密度與質量在無聲中流失,變得脆弱。一次輕微滑倒、彎腰或用力咳嗽,都可能引發骨折。特別是老年人,一旦髖部骨折后,長期臥床及并發癥會嚴重威脅生命!高危人群(如絕經后女性、老年男性)應通過骨密度檢查及早發現并治療,加固骨骼。
特別提醒,兒童、老人、久坐不動室內工作人員、長期劇烈運動出汗者、孕婦等,尤其需要通過適當多吃牛奶、雞蛋、新鮮蔬菜水果補鈣,從而預防骨質疏松的發生。
結語
總之,上述五種“無癥狀”疾病警示我們:沒有癥狀,并不意味著安然無恙。主動定期體檢,了解自身指標,特別是對于有家族史、肥胖等高風險因素的人群而言,是實現早期發現、早期干預,防患于未然的關鍵。別等到身體有了明顯不適癥狀,才悔之晚矣!
作者簡介:藥師方健,三甲醫院主任藥師,臨床藥師;2006年獲中山大學藥理學碩士研究生學位;任廣東省藥理學會合理用藥委員會委員、廣東省藥學會科普委員會常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