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昆侖山下的前途大好,一邊是天府大道(參數丨圖片)(參數丨圖片)上的慘絕人寰。
這兩天,有媒體報道疑似小米第三款車型在新疆測試的諜照曝光,雷軍及多位高管現身昆侖山腳下參與高原測試,從外形來看這是一款大尺寸增程式SUV,暫稱為小米YU9。
![]()
同行的小米汽車高級顧問胡崢楠、副總裁張劍慧等高管IP屬地全是新疆,足見大家對它的造勢有多“燃”。
“燃起來”的,不僅僅是小米汽車的架勢,還有一起燃車慘劇。
10月13日凌晨3時左右,四川成都天府大道仁壽視高段發生一起涉及小米SU7的嚴重交通事故。
![]()
據多名目擊者的行車記錄儀,一輛小米SU7在行駛中先是搖擺不定,有網友稱一起等紅綠燈時還聽到該車駕駛員在大聲吼叫,隨后車輛超速失控,先與綠化帶發生碰撞,隨后翻滾至對面車道并起火。
車輛燃燒后,有熱心的成都市民上前救援,但均無法打開車門也無法破窗。
最后,人沒救出來,門是消防員用電鋸切開的。
有網友不禁問道:小米汽車,到底是技術先鋒,還是“火葬場VIP專供”?
因為這已經是小米汽車短短一年內多次事故中的一起,小米汽車多次登上熱搜,不是因為性能,而是因為“起火”“打不開門”“剎不住車”。
·2025年3月,一輛小米SU7在G0321德上高速池祁段(祁門往樅陽方向)撞擊護欄后發生自燃。由于火勢迅猛,三位相約一起參加第二天上午的招考考試的大四女生,均未能被救出,不幸遇難。
·2025年10月9日,在福建福州平潭縣發生一起車輛墜海事故,事故造成1人死亡。
·2025年10月13日,成都這起事故,再次暴露“隱藏式門把手+無外部機械解鎖”的致命缺陷,車主當場燒死。
其中兩次慘劇發生的一大原因,就是門打不開,導致人被活活燒死!
![]()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小米SU7的隱藏式門把手曾被稱為“未來感設計”,雷軍在微博中指出,這與早期的“上翻式半隱藏門把手”完全不同。
小米SU7確實采用了半隱藏式門把手,開門時要把手伸進凹陷的區域,用手指前端按壓內部微動開關后才可解鎖。但它采用的是電動開關,接觸不良、電機卡住、模塊損壞等情況,都有可能導致門打不開。
![]()
更令人費解的是機械應急拉手的設計。小米SU7將機械應急拉手隱藏在儲物格內的設計,被業內指出存在明顯缺陷——乘員在碰撞后的慌亂中難以快速操作,客觀上降低了逃生可能性。根據小米SU7用戶手冊,應急拉手位于“車門儲物格內側上方”,但實際操作需完成“彎腰-拉開儲物格蓋板-找到紅色拉繩-連續拉動兩次”三個步驟。被網友吐槽“像在玩密室逃脫”。
![]()
梳理小米SU7的安全履歷,實驗室里的優異的安全成績,在真實道路場景中卻頻頻“失靈”。官方反復強調其斬獲C-NCAP五星認證,鋼鋁混合籠式車身(90.1%高強度材料)通過C-NCAP 2024版綜合得分率93.5%,小偏置碰撞零缺陷;麒麟電池支持80km/h追尾測試后車門機械開啟。
上個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一則召回消息。小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要求,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決定自即日起,召回2024年2月6日至2025年8月30日生產的部分SU7標準版電動汽車,共計116887輛。
本次召回范圍內部分車輛在L2高速領航輔助駕駛功能開啟的某些情況下,對極端特殊場景的識別、預警或處置可能不足,若駕駛員不及時干預可能會增加碰撞風險,存在安全隱患。說白了就是可能會“看不清”某些特殊情況。
接二連三的事故,也直接沖擊了資本市場對小米汽車的信心。
10月13日港股開盤后,小米集團股價直線下探,盤中一度跌近7%,這一跌幅遠超今年3月安徽銅陵SU7事故時的5%盤中最大跌幅,反映出投資者對安全爭議的敏感度持續升級。
![]()
截至目前,小米汽車未做出官方回應,當事人家屬也未發聲。
而無論是投資者還是消費者,我們只想要這些答案:
當一輛車高速撞上綠化帶時:
為何車門始終無法順利拉開?
電斷了還能不能解鎖?
電池是否存在瞬間爆燃的風險?
留給救援的 “黃金三分鐘”,究竟是否存在?一邊是昆侖山下的前途大好,一邊是天府大道上的慘絕人寰。
這兩天,有媒體報道疑似小米第三款車型在新疆測試的諜照曝光,雷軍及多位高管現身昆侖山腳下參與高原測試,從外形來看這是一款大尺寸增程式SUV,暫稱為小米YU9。
![]()
同行的小米汽車高級顧問胡崢楠、副總裁張劍慧等高管IP屬地全是新疆,足見大家對它的造勢有多“燃”。
“燃起來”的,不僅僅是小米汽車的架勢,還有一起燃車慘劇。
10月13日凌晨3時左右,四川成都天府大道仁壽視高段發生一起涉及小米SU7的嚴重交通事故。
![]()
據多名目擊者的行車記錄儀,一輛小米SU7在行駛中先是搖擺不定,有網友稱一起等紅綠燈時還聽到該車駕駛員在大聲吼叫,隨后車輛超速失控,先與綠化帶發生碰撞,隨后翻滾至對面車道并起火。
車輛燃燒后,有熱心的成都市民上前救援,但均無法打開車門也無法破窗。
最后,人沒救出來,門是消防員用電鋸切開的。
有網友不禁問道:小米汽車,到底是技術先鋒,還是“火葬場VIP專供”?
因為這已經是小米汽車短短一年內多次事故中的一起,小米汽車多次登上熱搜,不是因為性能,而是因為“起火”“打不開門”“剎不住車”。
·2025年3月,一輛小米SU7在G0321德上高速池祁段(祁門往樅陽方向)撞擊護欄后發生自燃。由于火勢迅猛,三位相約一起參加第二天上午的招考考試的大四女生,均未能被救出,不幸遇難。
·2025年10月9日,在福建福州平潭縣發生一起車輛墜海事故,事故造成1人死亡。
·2025年10月13日,成都這起事故,再次暴露“隱藏式門把手+無外部機械解鎖”的致命缺陷,車主當場燒死。
其中兩次慘劇發生的一大原因,就是門打不開,導致人被活活燒死!
![]()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小米SU7的隱藏式門把手曾被稱為“未來感設計”,雷軍在微博中指出,這與早期的“上翻式半隱藏門把手”完全不同。
小米SU7確實采用了半隱藏式門把手,開門時要把手伸進凹陷的區域,用手指前端按壓內部微動開關后才可解鎖。但它采用的是電動開關,接觸不良、電機卡住、模塊損壞等情況,都有可能導致門打不開。
![]()
更令人費解的是機械應急拉手的設計。小米SU7將機械應急拉手隱藏在儲物格內的設計,被業內指出存在明顯缺陷——乘員在碰撞后的慌亂中難以快速操作,客觀上降低了逃生可能性。根據小米SU7用戶手冊,應急拉手位于“車門儲物格內側上方”,但實際操作需完成“彎腰-拉開儲物格蓋板-找到紅色拉繩-連續拉動兩次”三個步驟。被網友吐槽“像在玩密室逃脫”。
![]()
梳理小米SU7的安全履歷,實驗室里的優異的安全成績,在真實道路場景中卻頻頻“失靈”。官方反復強調其斬獲C-NCAP五星認證,鋼鋁混合籠式車身(90.1%高強度材料)通過C-NCAP 2024版綜合得分率93.5%,小偏置碰撞零缺陷;麒麟電池支持80km/h追尾測試后車門機械開啟。
上個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一則召回消息。小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要求,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決定自即日起,召回2024年2月6日至2025年8月30日生產的部分SU7標準版電動汽車,共計116887輛。
本次召回范圍內部分車輛在L2高速領航輔助駕駛功能開啟的某些情況下,對極端特殊場景的識別、預警或處置可能不足,若駕駛員不及時干預可能會增加碰撞風險,存在安全隱患。說白了就是可能會“看不清”某些特殊情況。
接二連三的事故,也直接沖擊了資本市場對小米汽車的信心。
10月13日港股開盤后,小米集團股價直線下探,盤中一度跌近7%,這一跌幅遠超今年3月安徽銅陵SU7事故時的5%盤中最大跌幅,反映出投資者對安全爭議的敏感度持續升級。
![]()
截至目前,小米汽車未做出官方回應,當事人家屬也未發聲。
而無論是投資者還是消費者,我們只想要這些答案:
當一輛車高速撞上綠化帶時:
為何車門始終無法順利拉開?
電斷了還能不能解鎖?
電池是否存在瞬間爆燃的風險?
留給救援的 “黃金三分鐘”,究竟是否存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