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9 日這天,以色列沒打招呼,直接對卡塔爾多哈的哈馬斯相關目標發動空襲。
當時哈馬斯的談判代表還在和各方溝通停火事宜,這波操作直接把談判節奏打亂。
空襲造成 1 名卡塔爾安全官員、5 名哈馬斯低級別成員死亡,卻沒傷到哈馬斯核心領導人。
對特朗普來說,這事兒簡直是 “公開拆臺”。
他和卡塔爾關系一直不錯,今年 5 月還作為現任美國總統首次訪問卡塔爾,收下了對方贈送的、正改裝成 “空軍一號” 的豪華波音 747 客機。
![]()
更讓他火大的是,以色列沒提前預警,直到美國特使維特科夫打電話提醒卡塔爾時,空襲都已經開始了。
特朗普后來在和顧問聊天時忍不住吐槽,覺得內塔尼亞胡是故意搞破壞,想阻撓他推動的和平計劃。
空襲風波后,特朗普沒顧著一直生氣,反而想把“危機變機遇”。
他讓女婿庫什納、特使維特科夫牽頭,結合歐洲、阿拉伯國家的提議,還有前英國首相布萊爾的方案,花了幾周時間搞出個“中東與加沙和平20點方案”。
9 月 23 日聯合國大會期間,特朗普拿著方案找阿拉伯國家領導人談。
雖然方案不是十全十美,但卡塔爾、土耳其這些關鍵國家都松了口,愿意支持,畢竟大家都想盡快結束持續兩年的沖突。
![]()
維特科夫當時還樂觀表示,過幾天就能宣布 “突破性進展”。
可問題卡在了內塔尼亞胡這兒。
特朗普一開始拍胸脯跟阿拉伯領導人保證,能讓以色列簽字,結果內塔尼亞胡一看到方案就挑刺。
撤軍條款上斤斤計較,堅決反對提 “巴勒斯坦建國”,還不接受巴勒斯坦權力機構治理加沙的提議。
沒辦法,庫什納和維特科夫只能跟內塔尼亞胡團隊逐字逐句磨,特朗普也時不時打電話施壓。
最后以色列提了不少修改要求,比如刪掉撤軍具體細節,把 “巴勒斯坦建國” 模糊成 “通往自決與建國的可信途徑”,內塔尼亞胡才松口。
甚至在 9 月 29 日去白宮時,特朗普還逼著他給卡塔爾領導人道歉,內塔尼亞胡打電話時,特朗普都把聽筒架在自己大腿上盯著。
9 月底方案修改完,特朗普急著邀功,在白宮國宴廳跟內塔尼亞胡一起亮相,說這是 “文明史上最偉大的日子之一”,還放話要是哈馬斯拒絕,就支持以色列徹底消滅對方。
阿拉伯國家雖然覺得修改后的方案變味了,但也沒公開反對,私下里也明白,這樣才能把內塔尼亞胡綁在協議框架里。
接下來就是等哈馬斯回應,特朗普這期間天天催,后來干脆給了個 “周日午夜最后通牒”。
沒過多久,哈馬斯回復了,同意釋放 2023 年 10 月 7 日以來扣押的所有人質,但沒提方案里的其他關鍵條款。
![]()
特朗普一看人質問題能解決,立馬高興起來,在橢圓辦公室錄視頻說 “這是重要的一天”,還讓白宮把哈馬斯的回復全文發了社交媒體。
可內塔尼亞胡一點都不興奮,覺得哈馬斯這是拒絕了方案核心內容,更沒想到特朗普直接下令讓以色列停止轟炸加沙。
兩人后來通電話時,特朗普忍不住說內塔尼亞胡 “態度太消極”,雖然他之后又否認了這話,說內塔尼亞胡 “一直積極”,但明眼人都能看出兩人分歧不小。
10 月 8 日,特朗普正式宣布,以色列和哈馬斯達成停火協議。
協議里說,以軍 24 小時內撤軍停火,72 小時內釋放被扣押人員。
消息一出來,以色列民眾、加沙的巴勒斯坦人都松了口氣,畢竟兩年戰爭下來,大家早就盼著和平了。
![]()
不過這只是“第一步”,哈馬斯解除武裝、未來在加沙的角色這些關鍵問題,還沒解決,得留到后續談判。
國際上對這事兒評價也不一樣,不少中東國家官員覺得特朗普這次確實出力了,還有人提議給他人權諾貝爾和平獎,可惜10月10日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公布結果,特朗普沒選上。
不管怎么說,停火協議生效是個好開頭,至少讓巴以雙方民眾暫時遠離了戰火。
希望接下來的談判能順順利利,別再出岔子,畢竟和平才是大家最想看到的結果。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