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價版特斯拉,還會是特斯拉的新型流量密碼嗎?
且不論“丐版”特斯拉是否進入中國市場,鍵盤俠們已帶起節奏——失望。
話說回來,從不受市場秩序影響的特斯拉,會如鍵盤俠們預計的那么差嗎?
比如第三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超49.7萬輛,再創新高,單中國市場,銷量近17萬輛,環比增長31%,又合理嗎?
![]()
以價換量,馬斯克一舉兩得的救贖
商人,自古要名要利,馬斯克亦不例外。
早在去年四月,馬斯克宣布今年會推出最便宜的特斯拉,一度傳聞為Model 2,價格也從2萬美元,提升到2.5萬美元,即便如此,遲遲不見新車蹤影。
與此同時,特斯拉負面信息纏身,包括“從政”的馬斯克,并未給特斯拉帶來積極消息。
反而7月,大家“摸”到了平價版Model Y(參數丨圖片)的蛛絲馬跡,并于10月7日公布價格,3.999萬美元起售。
![]()
消費者對價格最敏感,消息一出,熱度自然來。
于名,符合特斯拉“電動車平民化”的既定方針,暫時緩解了低價特斯拉遲到的尷尬,還保住了馬斯克承諾兌現的人設。
于利,拓寬了消費者購買選擇性,讓國內消費者也看到了一絲希望,有望提升銷量提升毛利,一箭雙雕。
與其說利好消費者,不如說馬斯克需要破局銷量危機,保持特斯拉在全球市場發展的持續性,因而默默踏入了以價換量的“價格戰”旋渦。
回顧一下數據。
中國市場,Model Y月入3-5萬臺,依舊是同價位最暢銷的SUV,沒有之一。而Model 3,月入1-1.5萬臺,已經不是同價位最暢銷的轎車了,小米SU7正在稀釋它的份額。
因此,國內市場單靠Model Y走路,會越發艱難,推出平價車型再“割”一波,勢在必行。
![]()
國際市場上,特斯拉銷量增速放緩,比亞迪出口車型對特斯拉并不具有極強針對性,但出口總銷量,已連續四個季度領先特斯拉,并在難啃的歐洲市場,拉開差距。以最近的Q3來看,比亞迪純電車型銷量為582522輛,特斯拉交付量為497099輛,單季度比亞迪已領先85423輛。
![]()
此外,吉利、奇瑞、長安、長城等中國頭部企業也在滲透海外新能源市場,擴大出海面積。所以,以更低的價格搶占市場,拿回全球純電銷冠頭銜,贏回資本市場信心,是馬斯克必為之舉。
會來中國嗎?會“送人頭”嗎?
“不裝了”,“攤牌了”。如果把廉價版特斯拉當作馬斯克的一次掀桌子,那就輸了,并非馬斯克人善心美,這或許是他出其不意的另一盤棋。
很多人為什么“失望”,因為平價版特斯拉減配了,價格還不便宜。Model 3還好,Model Y把車主“缺錢”這事兒直接貼腦門上,在中國市場,人要面子,理論上的確有違常理。就像當年iPhone SE一樣,因此唱衰居多。
![]()
海外網友看法不同,他們更看重價值,減配無可厚非,但“瘦”得狠,價格卻沒達到理想值,無法忍受。當然,與各地補貼政策縮水有一定關聯,但不被看好的基調,大致相同。
包括資本市場,10月8日美股收盤,特斯拉下跌4.46%,市值蒸發650億美元,也能看出些許端倪。
誠然,特斯拉不按套路出牌,最后反轉收獲的案例,不在少數。這一次,我們認為依舊勝負未分。
廉價版特斯拉還未進入中國市場,價格如何,關系重大,變數未知。
海外先上,國內吊胃口,常規操作,但對瘋狂內卷價格和科技的中國車企,存在一定震懾。畢竟馬斯克還有牌可出,至于什么時候出,能獲得多大效應,是特斯拉的節奏和秘密。
舉個例子,你正觀望一眾中國品牌Model 3平替車型,現在Model 3自己要出平替了,價格18萬或更低,就缺那幾萬塊的你,蹲不蹲?龐大的中國消費市場,馬斯克會放手嗎?不會。
![]()
另一層面,信仰是現階段一種不可想象,且說不清的“鈔”能力,你很難手動去掉粉絲“外面月亮更圓”的濾鏡。往往高喊“失望”的人,多是看客,并不會真的考慮特斯拉,要買特斯拉的人,會有一種自我PUA的修養。
用“粉絲經濟”來解釋特斯拉的追捧謎題,我們認為更貼切,抓住“飯圈”,則拿捏紅利。論性價比、科技創新,中國品牌車型并不輸陣,反觀市場,即便花粉、米粉帶貨實力已然強勢,跟特斯拉的信仰力相比,目前仍有差距,看看各大評論區,再看看Model Y的銷量,便知一二。
如果Model Y廉價版來到中國市場,只要價格合理,保證核心素質,必有人追,可參考過去買合資低配車的心理。而面子過不去的朋友,可能咬咬牙,沖一下非減配版,也是馬斯克喜聞樂見的,這是高招。
至于Model 3廉價版,或許比Model Y廉價版熱度高,通過“小商品批發市場”小修小改便難分“雌雄”,面子里子皆有,還省了預算,仿佛深水炸彈,隨時準備攪渾同級別轎車市場。
只能說,別看大家吐槽熱鬧,結果如何,不可盲目樂觀。
新能源市場的博弈早已從國內市場蔓延至海外,從多生孩子好打架的車型組合拳,再到打通運輸通道,建設可靠的終端渠道,甚至歐洲、巴西等地建廠,比亞迪等中國品牌越來越突出的海外“戰績”,可喜可賀,令馬斯克不得不認真審視特斯拉的未來。
不可承認,“丐版”特斯拉會為特斯拉爭取到階段性流量,能否轉化為提振銷量的有力支柱,有待市場驗證。值得肯定的是,Q4全球銷量反超比亞迪希望很小,但“丐版”特斯拉出現,很可能攪渾市場,好在優先海外市場,中國品牌以何高招應對,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