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日前,我國針對稀土管制出臺了新政策,首次把14nm以下的邏輯芯片與256層以上的存儲芯片相關材料及技術納入了“逐案審批”范圍,這不僅僅是全球供應鏈的重大轉折點,更是暴露了美西方工業體系的結構性缺陷。
當然了,這一次的稀土管制新政出臺后,最擔憂的我估計是臺灣。
因為每次臺灣都仗著我們不會對他們下狠手,所以他們總是干出一些吃里扒外的事情。
但如今我們直接把稀土管制收緊,那臺積電等一些臺企極度依賴中國稀土,必定會受到“重創”。
![]()
在10月9日出臺的兩條“新政”,第一是含有集成或者混有原產于中國中重稀土的價值比例達到了0.1%以上的。第二條,最終用途用于研發、生產14nm以及以下的邏輯芯片或者是256層及以上的存儲芯片,以及只咋上述制造半導體的生產設備、測試設備和材料,或者研發具有潛在軍事用途的人工智能的出口的。
說白了就是,只要符合以上這兩條“新政”,必須要經過層層審批!
![]()
而目前中國以全球36%的稀土存量,掌控著92.3%的冶煉分離產能和90%的釹鐵硼磁體制造能力,構建了“資源+技術+產業”的優勢。
更重要的是,中國掌握了99.9999%的純度分離技術的離心萃取專利,在全球市場份額超過了90%。
這也是為何美國加州的稀土礦石要漂洋過海運到中國來加工的原因。
簡單來說就是,如今中國憑借著稀土資源的優勢,再加上稀土提煉萃取提純的優勢,形成了一個強大的產業集群,這可是全球唯一一個擁有的完整產業鏈的國家。
或許有人會說,難道其他國家就不能像中國這樣,構建出完善的產業鏈嗎?
事實上,日本還真干過這事。
當年日本豐田就想要復制中國,在越南打造出稀土產業鏈,但由于缺乏中國的萃取技術以及環保處理技術,最終投入了大量的財力物力,依舊無法造出純度99.9%的氧化鏑。
![]()
這也是為何我們出臺這“新政”后,西方媒體感慨:這殺傷力不亞于一顆原子彈,在半導體行業引起了大地震,更是讓美國夜不能寐!
事實上,從上世紀80年代,美國就打著“環保”以及所謂的“成本”問題,直接解散了技術團隊,甚至認為這些臟活累活應該外包給中國,美國只需要躺著就能賺錢。
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卻是骨感的。
![]()
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的美國顯然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盡管近年來美國不斷努力想要“制造業回流”,甚至要在本土建造稀土產業鏈,但依舊是無力回天。
因為美國勞動力昂貴,工業空心化,人才斷層等,注定了美國無法在稀土領域實現“自給自足”。
此外,這“新政”出臺后,對于臺灣的影響,更是巨大的。
2024年,臺灣從大陸進口稀土超過6000噸以上,占據大陸出口稀土總量的11%。
其中,臺積電使用量達到了一半。
也就是說,臺積電每年從大陸進口的稀土數量最低也有3000噸以上。
![]()
這不難發現,臺灣每年從大陸進口的大批量稀土中,一部分滿足臺積電,剩下的似乎通過“二販子”的手段,賣給西方的國家,從而獲得他們的“支持”。
此外,臺灣作為全球芯片的“代工重鎮”,如今必定會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沖擊。
臺積電在南京的工廠有30%的7nm制程消耗材料依賴大陸的供應,其中用于晶圓蝕刻的稀土靶材更是100%進口大陸的。
那如今新政出來后,必須要經過嚴格的審批,那將會導致臺積電的交貨周期大大延長。
在存儲芯片領域的沖擊更為顯著。
美光科技臺灣廠的3D NAND產生已經突破256層技術節點,而且存儲單位的磁阻材料,極度依賴大陸生產的鋱元素。
更重要的是,臺灣半導體設備商如何面臨這一新政。因為一旦他們的稀土永磁部件,使用了大陸的稀土,那未來出口第三方的時候,也需要我們嚴格審批。
![]()
顯然,這種"技術管轄延伸"的作用,必定會倒逼臺企重新評估“立場”問題!
都知道臺灣的經濟命脈離不開芯片加工產業,如今我們直接在原材料上對其進行了扼殺,那對于臺灣相關企業必定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不得不說,當我們打出這一招后,全球半導體產業必定會迎來巨變。
可能很多人不明覺厲,我們之前不是被美西方在芯片賽道上卡脖子嗎?為何今天突然掌握了主動權?
原本我們確實被美西方在半導體領域卡脖子,但也是因為我們在過去一直相信“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謬論,再加上我們參與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發展。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在半導體領域的發展越來越猛,甚至在某些領域走在了西方的前列。
既然美西方頻繁對我們使絆子,那我們就直接出臺“新政”,直擊他們的命脈!
![]()
通俗易懂的話就是:你們不帶我玩是吧,我直接把桌子掀翻了,大家都別玩了!
以往美國拉著ASML、英偉達、高通對我們進行封鎖,讓臺積電不給我們代工芯片。那如今我們直接進行反擊,而且瞄準了他們的七寸。
這場芯片博弈的深層啟示在于:當美國用芯片禁令圍堵中國高科技企業時,中國用"工業維生素"的供應控制權反制,揭示了全球化分工體系的脆弱性。
如果臺灣半導體產業繼續政治化供應鏈選擇,繼續甘愿成為美國的“馬前卒”,那終將會淪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
還是那句話,在稀土與芯片的交叉戰中,沒有贏家,只有適應規則的生存者。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今的芯片規則制定權,正隨著離心機的高速旋轉,悄然向東方轉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