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下午,莆田海事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十四五”時期全市海上應急搜救和沿海水上交通安全情況,明確下一階段我市海上搜救能力建設工作方向。
![]()
“十四五”時期,市海上搜救中心、莆田海事局圍繞“安全”“搜救”兩條主線,扎實開展水上安全各項工作。其間,共處置海上突發險情58起,救助遇險人員544人,救助遇險船舶42艘,實現“人命少傷亡,財產少損失”的目標。
![]()
在海上安全守護上,莆田海事局構建了全域覆蓋的預警網絡,借助智慧海事監管系統,發布寒潮大風、臺風等海上安全信息預警160余次,開展安全警示教育120余場,形成事前預防、事中應對、事后總結的閉環管理;同時,積極開展搜救應急知識科普,通過“安全生產月”“五進宣傳”等活動,覆蓋超2萬名船員、漁民,從源頭降低險情概率。
在執法協作方面,莆田海事局聯合海防、海警、海漁等部門簽訂合作框架協議,深化“五聯五共”機制,打造共享共治網格,形成海上搜救聯動格局。其間,相關部門開展聯合執法130余次,清理侵占航道漁業設施160余處,推動“商漁共治”示范區建設,劃定高風險警示區2處,成立首個商漁共治聯管中心,提升海上綜合治理能力。
![]()
在應急能力建設上,莆田海事局推動修訂應急預案,實現轄區海上搜救分中心全覆蓋掛牌,健全市、縣兩級搜救中心運行機制。在海上風電安全監管領域,我市成立海上風電安全聯合體,構建“五共”安全保障格局。為檢驗和提升應急響應能力,該局組織多場實戰化演練,增強應急隊伍實戰經驗。同時,該局協調專業力量加入搜救體系,在極端天氣下協調大型救助船舶、直升機待命,提升深遠海救助能力。
![]()
下一步,莆田海事局將完善搜救應急共管共治機制,鞏固信息共享共治成果,深化涉海執法協作,構建多維執法合力;強化海上搜救應急力量建設,摸排景區應急站點布局,配齊智能裝備,推動建立“半小時救援圈”;打造搜救示范區,培育志愿者隊伍,提升搜救分中心水平;加大海上搜救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無人機在海上巡航、搜救中的應用;加快救助碼頭、溢油應急設備庫建設,整合救援資源,提升整體應急能力,為莆田市加快推進“億噸大港”建設和港產城融合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來源:全媒體記者 陳震
責編:許伯英
編審:蔡雪杰
審核:許秋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