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中國宣布將對鋰電池出口進行管制。
不僅管制鋰電池,還管制鋰電池的技術出口、關鍵制造設備以及原材料等,總之就是把整個產業鏈上下游都給管制了。
![]()
看到這個新聞后我的第一想法是,管制能量密度大于等于300Wh/kg的鋰電池出口?
這樣的電池不都呆在實驗室里么,市面上哪有這樣的電池賣,一個市面上壓根就買不到的電池有什么管制的意義?
以市面上主流的在售鋰電池為例,比亞迪刀片電池走磷酸鐵鋰路線,能量密度180Wh/kg,寧德時代神行電池走磷酸鐵鋰路線,能量密度205Wh/kg,寧德時代麒麟電池走三元鋰路線,能量密度255Wh/kg。
更高的電池都在實驗室里,目前馬路上跑的電動車所裝載的鋰電池,哪怕以犧牲其他條件換取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鋰電池,其最擅長的能量密度也沒超過300Wh/kg這個數據,而走穩健風的磷酸鐵鋰電池,其能量密度更是只達到了200Wh/kg左右這個水平。
既然中國根本沒有超過300Wh/kg的鋰電池可以賣,那中國管制300Wh/kg的鋰電池出口干什么,看不懂啊。
所以這個新聞,需要結合10月8日的新聞來一起看。
10月8日,新華社發布消息,稱中科院在全固態金屬鋰電池領域取得了重大技術突破,為其走向實用化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
![]()
就這一句話,沒多說其他的,在8號的時候也看不太懂,雖然看完這個新聞很明確的知道固態電池應該快了,但具體有多快那是不好說的,而且這些年說固態電池取得重大突破的新聞太多了,多這一個,也只能泛泛的說一下又快了點而已。
但結合9號的限制出口公告一看,這哪是又快了點啊,兩個信息結合在一起看,說明中國的固態電池距離量產已經開始倒計時了。
固態電池的能量密度,可以暴增到400~500Wh/kg,且安全性極高,對電動車和無人機來說都是一個質變。
10月9日,大疆無人機突然開啟大促銷活動,毫無征兆的大降價,導致大量消費者剛買到手的無人機就降價700~1400元之多,引發諸多投訴,這不是一個成熟企業該定出的銷售策略,核心原因我認為就是固態電池的問題,舊庫存需要盡快出手。
所以現在搶貨并不代表你賺到,但之前買入的可以確定是純虧,當然中國技術大突破了你也應該高興,總比技術停滯強的多。
![]()
能量密度超過300Wh/kg的鋰電池,其實已經不單單的只是電池了,而是軍用物資,因為可以用于無人機和特種車輛等軍事裝備。
美國公布的《2025 年國防授權法案》里,明確的將高能量密度鋰電池列為 “關鍵軍事物資”。
所以根據美國的法律,高能量密度鋰電池就是軍用物資,中國依據美國的法律,對軍用物資實施出口管制,防止美國拿到,這天經地義。
中國不僅僅管制出口能量密度超過300Wh/kg的鋰電池,還管制全產業鏈的技術出口、關鍵設備以及原材料等。
美國想追,那就要全產業鏈進行研發,缺一個關鍵設備或者原料生產單位都不行。
本來固態電池進度就遠遠落后于我們,這下子更不知道要追到什么時候了,屆時帶著固態電池的中國產品將對國外形成降維打擊。
美國想對某個國家形成技術制裁,是需要拉著一大堆國家組個聯盟才可以的,因為美國自己沒有任何一個產業鏈是完整的,拉著盟友一起才能形成制裁,連芯片這個美國優勢最大的產業都是這樣。
而在鋰電池領域,中國以一國之工業,只要愿意就可以對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形成技術制裁,因為中國有全產業鏈及最新技術,而除中國之外的整個世界合起來都沒有。
想把人民幣推廣到全世界,那就必須要有這種“人無我有”的高精尖產品,越多越好。
除鋰電池之外,稀土方面中國則連發兩個公告,大幅強化了出口管制。
![]()
怎么來理解這個“大幅管制”?
里面內容非常多,逐條分析會出現理解困難的情況,我就說里面的一條,中國的稀土新規提出了“0.1%微量比例規則”。
也就是說如果你購買了中國的稀土或使用中國技術,然后用中國的稀土或技術制成了某種產品,如果自己的國家使用那就算了,如果出口,那么只要中國稀土或技術的含量超過了0.1%,就必須經過中國許可。
這一規則實際上就是美國對中國芯片限售的翻版,銷售給中國的芯片產品,只要使用美國的技術或零部件超過0.1%,就必須經過美國批準。
這是美國善用且常用的長臂管轄手段,但僅限于美國搞別人,讓其他國家的產品含有本國0.1%的元素很簡單,但除了美國沒人敢說同樣的話,更不敢用這個來制裁美國。
如今中國創新性地的把同款標準用到了稀土上,用美國搞別人的方式來搞美國。
除此之外,中國這次的公告里還限制了稀土技術、生產設備以及耗材的出口,連萃取劑都給限制出口了。
人類稀土的90%產量在中國,全產業鏈更是都在中國,歐美確實有極少量產能,但僅限于幾個好提取的稀土品種,而且設備和生產耗材也都是從中國買的。
想打破中國的出口管制,從萃取劑工廠開始慢慢研發并擴產吧。
你們研發并建好哪個,我們就傾銷哪個,完全照搬美國芯片的手法即可。
除此之外,中國在同一天還宣布對超硬材料進行出口管制。
![]()
這個的原理和稀土類似,都是中國占有極大優勢,看起來不起眼,但卡斷之后能對整個工業的生產造成極大干擾的存在。
這東西美國只要花錢研發就能鉆研出相關技術,只要花錢建廠就能獲得相關產能。
但沒關系,那美國你就花錢研發技術并建廠唄。
因為不花這個錢,你就沒辦法擁有相關技術和產能,你的整個工業生產就會出現嚴重干擾。
到底是和中國談劃算,還是自己砸錢砸出整個產業鏈劃算,就輪到美國自己回家掂量了。
另外還有個贈品,中國宣布對美國高通公司立案調查。
![]()
這四大公告以及贈品合在一起,到底有多大的威懾力?
店家自己說了不算,顧客說好才是真的好。
特朗普破防了,從字里行間就能看出特朗普明顯破防了,氣急敗壞那種。
![]()
能讓特朗普破防成這樣,說明我們這次做對了,而且很有效果那種。
而特朗普的應對措施就更好玩了,充分說明了特朗普毫無后手,屬于已經不知道該咋辦了。
中美貿易戰已經打了足足7年,美國發動了多次進攻都被中國防住了,而且美國的每次進攻都在中國預料之內,并迅速拿出了合理的應對方案。
2025年10月10日的這一波,是中國在7年貿易戰期間的首次主動進攻,而美國的反應居然是根本沒有預料到中國會這么做,也沒有準備任何合理的應對方案。
什么叫自2025年11月1日起,美利堅合眾國將在現行關稅基礎上對中國加征100%的附加關稅?
這新聞不是4月份的么,不是4月份已經把關稅加到145%了么,怎么變成11月1日的新聞了?
怎么,4月份已經被驗證過無效的手段,11月1日還要再玩一次,再把稅率拉到145%,然后把這個當威脅?
4月份的時候,美國單挑中國,全世界其他國家都站邊上看戲,背地里對美國賣好,然后美國145%的關稅訛詐失敗了。
如今已經是10月份了,特朗普已經把全世界都給得罪了,高關稅收了一圈,差點連企鵝都沒放過。
4月份都沒能用145%的關稅搞定中國,11月份很明顯就注定是失敗的,草臺班子都能想出來這個政策根本威脅不了中國。
但特朗普居然能堂而皇之的把這玩意拿出來,當成應對中國首次大規模進攻的防御措施。
真的是除了喊關稅啥都不會了,頗有一種黔驢技窮的美。
至于那個宣布將于11月1日起,對一切關鍵軟件實施出口管制的聲明,更是荒唐至極。
我給大家翻譯翻譯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特朗普禁止中國付費使用美國的正版軟件了。
我想問問,美國哪個軟件是俄羅斯資源站還沒破解掉的,把名字報出來給大家開開眼唄。
而且要不是中國官方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這活哪里輪得到俄羅斯資源站去做,中國人能玩破解競速,當年中國網友的破解速度是在正版發布后以小時計算,基本第二天就出破解版了。
中國人還在購買美國的正版軟件,是因為中國的法律和警察,不是因為美國的軟件破解不掉。
現在特朗普站出來了,說禁止中國人付費購買美國的正版軟件,那你覺得中國還會出動法律和警察,寧可讓本國企業工廠停工,也不得使用美國軟件的破解版,誰敢用那中國警察就會罰誰的款去交給美國企業?
而美國任何軟件更新的第二天,中國這邊就能把破解版弄出來。
美國企業不告,中國就不理。
美國企業告了,中國也不理。
這樣的腦殘政策能拿出來當成對抗中國首次進攻的防御措施,真的有一種弱智的美。
而特朗普在推文里還憤怒的指責我們這次的政策是“策劃多年”,這不廢話么,普通人做事都要有個計劃,大國做事謀定而后動,大規模出擊肯定要策劃多年啊。
沒有反復開會討論,沒有三審五核,沒有多年準備,怎么可能輕啟國戰。
特朗普居然能拿這個來指責我們,該不會他們的每一個政策都是拍腦袋想出來的,根本沒有“策劃多年”吧。
也對,1月份剛上臺的,根本沒時間策劃多年,而且上臺后一堆破事要處理,搞不好策劃幾天的政策都算“深思熟慮”的。
如果特朗普“技止此耳”,那中國這次戰略大反攻的戰斗結果已經毫無懸念了。
主頁右上角設置加星標,可增大收到文章推送的概率
作者:遠方青木(公號ID:YFqingmu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