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俄羅斯前總統德米特里·梅德韋杰夫,這位曾致力于對西方示好的人物,站在平壤的夜空下,告誡“朝鮮的敵人需慎重考慮”時,冷戰后的東亞地緣政治格局已發生了意味深長的變化。
![]()
2025年10月10日晚,朝鮮勞動黨建黨八十周年閱兵式成為戰略力量的展示舞臺。在金日成廣場上,新型洲際彈道導彈“火星炮-20”緩緩駛過,其龐大體積讓現場觀眾的鏡頭難以完整捕捉。朝中社稱其為朝鮮“最具威力的核戰略系統”,當該導彈出現在廣場時,觀眾歡呼聲達到高潮。這款采用固體燃料的導彈,理論上僅需約十五分鐘準備即可發射,差不多是西方政客喝一杯咖啡的時間,而其超過一萬三千公里的射程,足以覆蓋美國全境。
![]()
與“火星炮-20”一同亮相的,還有被評估能夠突破導彈防御體系的高超音速武器。朝鮮在高超音速武器領域的進展令軍事觀察者矚目,新型的“火星-11Ma”彈道導彈采用高超音速滑翔戰斗部,據稱幾乎無法被美國的“愛國者”防空系統有效攔截。這些武器的展示,與金正恩在閱兵講話中強調的“以壓倒敵人的軍事技術優勢”相呼應。他表示,“只有依靠武力和勝利,才能捍衛朝鮮主權和永久偉業”,并宣稱將憑借強有力的革命武力堅決反對“非正義和霸權”。
![]()
梅德韋杰夫在觀禮臺上的身影,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越共中央總書記蘇林一同,構成了一幅引人深思的地緣政治圖景。這位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的出席,不僅顯示了俄朝關系的緊密,他的警告性發言更像是向西方傳達的一個明確信號:東亞的力量平衡正在重新洗牌。在閱兵方陣中,海外作戰部隊高舉朝俄國旗通過主席臺,這很可能指的是此前被派往俄羅斯庫爾斯克地區執行任務的部隊,朝鮮不僅在展示武器裝備,也在展示其軍事力量的實戰經驗和海外部署能力。
![]()
朝鮮的導彈發展速度令人難以置信。從2017年的“火星炮-14”“火星炮-15”,到2020年的“火星炮-17”,2023年的“火星炮-18”,再到如今的“火星炮-19”“火星炮-20”,朝鮮在八年內密集推出六款洲際彈道導彈,這種迭代速度在任何國家都很罕見。更值得關注的是,朝鮮于2025年9月初成功測試了用于“火星-20”的新型大推力固體發動機,最大推力達到1960千牛,才過了一個多月,導彈就公開亮相。
美國情報機構雖質疑“火星炮-20”是否已完成實彈試射,但專家預計這一系統可能會在2025年底前進行測試。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研究員潘達指出,“火星-20目前代表朝鮮遠程核運投能力雄心的巔峰”,他還提到,該導彈很可能是為搭載多彈頭而設計,這將增加美國現有導彈防御系統的壓力。
![]()
在平壤的夜空下,這場閱兵向世界傳遞的信息再清晰不過。當金正恩與中、俄、越三國政要并肩站立時,東亞地緣政治的棋盤正在重新布局。梅德韋杰夫的言論與朝鮮的導彈展示形成了一種戰略合聲,提醒著各方:游戲規則已經改變。朝鮮的敵人確實需要慎重考量與這個擁核國家關系緊張可能付出的代價,不僅僅是因為其日益精進的導彈技術,更是因為其背后若隱若現的戰略伙伴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