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看到一組蠻有意思的數據。
2024年,廣州個稅收入為493億元,人均個稅為2597.7元/人,排在全國第六。
前五位里,上海、北京、深圳、香港穩穩占了前四,連杭州都排在前面。
![]()
一般來說,個稅收入是重要的經濟指標,可以反映一座城市高收入人群的多少,以及經濟活躍度的高低。
那么,問題來了:
堂堂一線城市,廣州為啥只能當老六?高收入人群就這么少嗎?
![]()
廣州個稅收入
為啥只排全國第六?
朋友們,先別急著給廣州貼標簽。
其實個稅收入高低,從來不是高收入人群多少的唯一答案,得結合城市的特點來看。
在我看來,廣州個稅收入之所以排在全國第六,主要有三個關鍵原因:
其一,是產業結構的分散性。
和上海、深圳這些城市相比,廣州的產業特點太不一樣了 。
上海有60%的外資中國區總部,這些總部里的高管收入高、納稅規范,深圳靠互聯網、科技巨頭撐著,頭部企業的員工薪酬高,所以它們的個稅都很集中。
但廣州是民營經濟重鎮,2024年,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42.3%,超過四成。
這些民營企業里,很多是做商貿、專業服務、傳統制造的中小企業,比如服裝城的商戶、汽車零部件廠老板、會展行業創業者。
他們的收入不是“死工資”,更多是經營所得,而經營所得的個稅計算方式和工資薪金不同,不會全部體現在城市個稅總量里。
簡單來說,不是他們收入低,是收入形式不一樣,沒完全算進個稅收入統計里。
![]()
圖源攝圖網
其二,是人口基數的拉低效應。
大家發現沒有,榜單里的人均個稅=稅總量÷常住人口。
而2024年,廣州常住人口1897.8 萬,比深圳多了近100萬,比杭州多了600多萬。
打個通俗的比方,兩個班都有100塊獎金,A班20人,人均5塊,B班40人,人均2.5塊。
你能說B班同學都窮嗎?顯然不能,只是人多了,人均數字自然被分攤下來。
這也說明,廣州龐大的人口基數讓人均個稅看起來不突出,但總量其實已經超過了全國絕大多數城市。
![]()
其三,是產業收入的均衡性。
大家都知道,如今廣州的產業不是靠某幾個行業挑大梁,而是多點開花。
汽車、化工、商貿、會展、生物醫藥、新能源等,每個行業都有不錯的規模,但不像互聯網行業那樣,頭部高管能拿幾千萬年薪,個稅貢獻一騎絕塵。
2024年,廣州先進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近60%,產業鏈上有工程師、技術工人、供應鏈管理者,收入都不低,但分布比較均衡,沒有極端高薪的情況。
而這種均衡,讓廣州的收入結構更穩健,卻也讓個稅總量少了些爆發力。
![]()
廣州的有錢人
其實一點也不少
當然,判斷廣州高收入人群多少,個稅收入只是一個方面。
如果咱們把其他數據攤開看,就能發現廣州的富人家底其實很厚實。
先看最直接的高凈值家庭數量。
2024年,胡潤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高凈值人群家族教育報告》就提到:
廣州擁有千萬人民幣凈資產的“高凈值家庭”約7.3萬戶,全國排第五,比成都、武漢、南京這些新一線城市都多。
就算超高凈值家庭,2024年廣州擁有億元人民幣凈資產的家庭也有4600戶,這些站在財富金字塔頂端的群體,數量放在全國也是第一梯隊水平。
![]()
再看整體收入水平。
2024年,廣州人均GDP達到16.42萬元,折算成美元差不多2.3萬美元。
什么概念?
已經超過了不少中等發達國家的人均GDP水平,比全國平均水平(9.57萬元)高了一大截。
而且廣州的高收入群體不是只靠老產業,新興產業里也藏著不少隱形富豪。
比如2024年胡潤百富榜里,就有融捷集團的呂向陽、張長虹夫婦和希音的許仰天,都是新能源科技產業、跨境電商行業的大佬。
![]()
還有一個跟收入掛鉤的側面證據——消費力。
2024年,廣州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達到3070億元,增長了3.9%,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7.8%。
來過廣州的人都知道,廣州人向來不愛炫富,穿人字拖的可能是批發市場老板,吃路邊攤的可能是企業高管。
這種低調有錢的特點,只是讓高收入人群沒那么顯眼,但不代表他們不存在。
![]()
廣州的實力
從來不靠一個數據定義
在我看來,廣州的個稅收入排第六,不是因為高收入人群少,而是因為它的經濟結構更多元、財富分布更均衡、城市氣質更務實。
比起集中在少數人手里的高薪,廣州更像是把財富撒在更多人身上:既有大企業的高管,也有開小店的老板;既有技術骨干,也有勤勞的個體戶。
這種“藏富于民”的特點,讓廣州少了些頭部集中的失衡,多了些煙火氣的活力。
畢竟,衡量一個城市的富裕程度,不是看最有錢的人有多有錢,而是看有多少人能穩定地過上好日子。
所以,大家也不必糾結于一個排名,廣州的實力從來不是靠某一個數據定義的。
如果你還有其他看法,也歡迎在評論區告訴我,咱們接著聊~
如果大家想第一時間收到廣州樓市的最新訊息,想了解更多樓市動向,不妨添加我們客服,備注【買房】,入群詳談。
免責聲明:
本文對項目或產品的介紹,對項目周圍環境、交通、教育資源、商業配套及其它公共設施的介紹,均旨在提供相關信息,不作為任何購買要約,不意味著本公司對此作出承諾。本文涉及面積均為建筑面積。買賣雙方的權利義務以雙方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及附件等協議為準。本文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