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機場落地開始,義烏便以最直白的方式詮釋著它的商貿基因——出口處的廣告牌上,沒有國際大牌的精致海報,取而代之的是義烏國際商貿城某小商品商鋪的“硬核招商帖”:微信聊天對話框樣式的設計里,主營品類、聯系人“老樊”的手機號與微信號、攤位定位、海外招商意向一目了然。
這份不加修飾的直接,恰是義烏幾十年繁榮的底色。去中心化的商貿網絡、極具競爭力的價格帶、商戶們“敢闖敢拼”的韌勁,支撐著這座城市從“雞毛換糖”的小市集,成長為“買全球、賣全球”的小商品之都。
如今,在這份不變的底色之上,一場由數字化掀起的變革正悄然重塑著義烏的商貿邏輯。2024年底,《浙江省義烏市深化國際貿易綜合改革總體方案》獲批,方案將“數字市場”“數字金融”“數字物流”的“三數融合”理念深度嵌入義烏貿易全鏈條。而以“全球數貿中心”為標志的第六代義烏小商品市場,更是成為這場改革的核心載體。
隨著全球數貿中心在10月份的正式開業,這場變革開始更深入地改變義烏120萬商戶的日常。他們將從“守著攤位等客來”的傳統模式中走出,一點點適應數貿時代的生存新法則,在AI、數據、數字工具的加持下,書寫屬于自己的“新義烏故事”。
![]()
數貿不僅重構了貿易場景,更讓小企業做跨國大生意有了充足底氣
法則一:數字市場里的“獲客新玩法”——從“守攤等單”到“全球觸達”
“以前是坐在攤位上盼著熟客上門,現在是拿著手機‘追’著全球客戶跑。”這是義烏多數商戶對當下經營模式的最大感受。在數貿時代,“客戶在哪,生意就在哪”成了新的經營信條,而借助數字市場工具打破地理壁壘、精準觸達海外客群,也成了義烏商戶的“生存基本功”。
![]()
AI當“多語導購”,小商戶也有“國際營銷團隊”
上午10點,傅江燕架起支架,打開鎂光燈,開始錄制每日份的產品介紹視頻。片段錄好后,上傳至“小商AI視創”小程序,接著輸入商品相關的關鍵詞,很快,系統自動生成適配的商品文案,傅江燕在語種選項里勾選了英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不到10分鐘,三個不同語言版本、以她本人形象為原型的AI數字人帶貨視頻便生成完畢,一鍵同步到了Chinagoods平臺與海外社交賬號。
“真的是太方便了,說12345,AI就直接把你想要說的內容給說出來了,而且多種語言任你選。”傅江燕笑著說。因在臉書上發布多語種商品視頻走紅后,身著民族服飾介紹圣誕襪的內容吸引尼日利亞客商直接下單2000多雙,如今傅江燕每天制作10多條外語視頻分發至20多個海內外社交賬號,線上推廣已成拓展國際市場的核心渠道。
幫助傅江燕成為“外語高手”的是ChinagoodsAI智創服務平臺。該平臺采用AI技術,創新制作多種AI產品,幫助商家打造線上營銷工具、搭建海外站群、對接海外貿易。為了幫商戶們“快速上手”,Chinagoods平臺還會定期開展AI大模型使用培訓會,幫助入駐商家學習AI知識和相關操作。
![]()
把云展廳搬上手機
除了數字人導購,AI生圖更是商戶的“獲客利器”。“以前拍產品圖要不停換背景、買燈棚道具,成本高還費時間,現在只要一張白底圖,兩分鐘就能生成多種風格宣傳圖,小妹都能上手操作!”談及數字工具帶來的變化,義烏飾品商戶朱素芳拿起手機展示,屏幕上多條項鏈宣傳圖風格各異,從簡約白底到場景化布景一應俱全。
更讓朱素芳滿意的是,AI工具降低了操作門檻。“不用再依賴專業審美,我教小妹怎么生成后,她能給出多種方案讓我選,挑出合適的就能發朋友圈推廣。”她笑著展示前一晚生成的項鏈圖,“睡前花兩分鐘上傳白底圖,醒來就有一堆宣傳圖,又省錢又省心,圖片效果還比以前好”。
“AI讓我拓客變簡單了!”作為Chinagoods首批用戶,商戶陳美君深諳平臺對生意的幫助。除了產品宣傳,她還用AI能生成多種語言的名片,溝通更順暢;遇到客戶找不到店鋪,發個小商品導航鏈接,對方能步行精準定位;出去談生意或旅游,語言不通時用平臺翻譯功能,基本能滿足溝通需求。
法則二:數字金融里的“安全高效經”——手續費低、到賬快,跨境收款像“轉微信”
“做外貿,最怕的就是‘錢’出問題。”這是義烏商戶的共同心聲。傳統跨境貿易中,匯率波動導致利潤縮水、支付手續費高、資金到賬延遲、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讓不少商戶即便遇到大額訂單也不敢輕易接手。而以“義支付”為核心的義烏數字金融服務,能夠在交易全鏈路的各個環節進行實時監控,為義烏市場經營戶提供資金安全保障,并助力義烏外貿商家拓展海外市場,形成了“放心收款、靈活避險、便捷融資”的新金融法則。
![]()
作為跨境貿易鏈條的關鍵環節,跨境貿易發展離不開支付機構的助力
“以前用傳統銀行收款,10萬元的訂單要扣3000元手續費,到賬還要等5天。現在用‘義支付’,手續費只要500元,當天就能到賬,就像轉微信一樣方便!”做五金工具出口的劉剛,對“義支付”贊不絕口。
作為義烏自主研發的第三方支付平臺,“義支付”的核心優勢在于“合規、低成本、高效率”的三重保障。在合規性上,“義支付”與國家外匯管理局數據直連,每一筆交易都經過實時核驗,確保資金來源合法,避免“外匯管制”風險。在成本上,“義支付”的跨境支付手續費僅0.2%-0.4%,遠低于傳統銀行的2%-3%。在效率上,支持多幣種實時結算,人民幣到賬最快1小時,外幣到賬不超過24小時。
![]()
“義支付”的跨境支付手續費僅0.2%-0.4%,遠低于傳統銀行的2%-3%
截至8月31日,義支付2025年度跨境支付業務交易額累計達34億美元,年度同比增長40%,支持全球26個主流幣種的跨境收款,累計為2萬余家商戶開通跨境收款賬戶,入賬交易筆數超4萬筆,業務覆蓋160余個國家和地區,所有交易未發生一筆風險爭議資金。
法則三:數字物流里的“高效履約術”——從“等貨到”到“控全程”
“外貿生意,貨送得好,客戶才留得住。”這是義烏商戶的經營共識。傳統物流模式下,信息不透明、時效沒保障、成本高是常態——商戶不知道貨物在哪、客戶天天催單、遇到清關延誤只能干著急。但現在,義烏構建的“陸海空郵+兩倉一線”數字物流網絡,讓商戶從“被動等貨”變成了“主動控單”,形成了“提速度、控全程、降成本”的履約新法則。
在全球數貿中心的平臺上,商戶只需輸入貨物重量、體積和目的地,系統就會自動整合“義新歐”中歐班列、寧波舟山港海運、義烏機場空運等資源,推薦最優物流方案——包括時效、成本、路線等信息,商戶可根據訂單需求自主選擇。
商戶陳美君常常根據客戶需求提供不同的物流方案:“如果客戶急著要貨,我就選空運,雖然成本高,但7天就能到;如果客戶不著急,就選海運,成本能低很多,20天左右到。這樣把決定權交給客戶,他們特別滿意。”
![]()
海外倉“就近配送”,國內倉“拼箱省錢”
為解決“最后一公里”難題,義烏在全球布局了120個海外倉,覆蓋30多個共建“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
這些海外倉不僅是“貨物集散地”,更是“本地服務中心”——商戶提前將貨物運到海外倉,客戶下單后,從海外倉直接配送,時效可縮短至1-3天,還能提供退換貨服務。
做母嬰用品出口的鄭麗,在德國漢堡有一個海外倉:“以前貨物從義烏發到德國,要25天,客戶退換貨還要寄回國內,特別麻煩。現在貨物放在漢堡倉,客戶下單后2天就能收到,退換貨直接退到海外倉,效率高多了。”
同時,義烏落地全國首個數字化監管集拼倉,實現“先裝運后查驗”向“先查驗后裝運”轉變,通關效率提升26%。
![]()
物流信息“實時追”,客戶放心,商戶省心
![]()
讀懂這份“法則”,義烏的小商品江湖里總會有你的一席之地
短評:“三數”融合下的生態紅利,未來生存法則的無限可能
幾十年來,義烏始終是一座“造夢之城”——它讓“雞毛換糖”的小販變成跨境商人,讓家庭作坊成長為“出口企業”,讓個人的努力與時代的機遇在這里碰撞出最耀眼的火花。120萬商戶在這里找到生存的法則,實現了自己的“義烏夢”。而今天,隨著數貿時代的到來,義烏商戶的生存法則也升級到了2.0版本。
這個版本的核心,早已不是“會不會用數字工具”,而是“如何借助數字生態,持續提升競爭力”。
從數字市場的“獲客”,到數字金融的“收款”,再到數字物流的“履約”,義烏商戶的數貿生存新法則,并非孤立的“單點技能”,而是“三數融合”催生的“生態紅利”——數字市場產生的交易數據,為數字金融提供信用依據;數字金融的便捷支付,推動數字市場交易規模擴大;數字物流的高效履約,又為數字市場和數字金融提供落地保障。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態,讓商戶的生存空間不斷拓展。
從“守著攤位等訂單”到“敲著鍵盤做全球生意”,義烏商戶的轉型,不僅是自身生存方式的改變,更印證了數字經濟為中小微企業帶來的無限可能——在數貿時代,無論企業規模大小,只要能讀懂并掌握“新法則”,就能在全球市場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義烏的造夢故事還在繼續;而屬于商戶們的數貿新征程,才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