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近段時間大家在網上都看到過高志凱教授的發言。
在他之前,我總以為“戰忽局”有利于我們的發展。
但自從高志凱教授出現后,很顯然“戰恐局”更適合如今的我們!
毫不夸張的說,高志凱是真正的“舌辯之士”,如果用歷史人物來比喻的話,那高志凱教授就是我心目當中的蘇秦張儀!
高志凱的出現,讓所有人意識到,有文化的人有多可怕。
與印度人同臺辯論,高志凱一改常態語調,出口就是“倫敦腔”,因為他深知英國殖民者對印度的“血脈壓制”有多強。
跟菲律賓人同臺辯論,高志凱更是站在制高點,把自己與美國前菲律賓總督的關系放在了臺前,然后拿著自己在耶魯大學與歷屆美國總統扯進來。
![]()
這,就是他對付這些“殖民地”國家,創造的宗主國制高點優勢。
既然他們不害怕我們,那我們就直接通過這種方式,讓他們從根本上感到恐懼。
既然我們的93閱兵,那幫老外看不懂,那高志凱直接給他們科普:“東風61就是60顆原子彈+1顆氫彈。”
用他們聽得懂的方式科普,這無疑就是“有文化”的具象化。
當然了,高志凱可不是“一夜之間”爆火的,翻開他的履歷才知道,這位人才只是在過去隱藏的太深。
![]()
高志凱最初出現在大眾視野,是當鄧公的翻譯。
但誰也沒想到,這位不起眼的年輕翻譯官,日后會如此“大殺四方”。
深挖高志凱過往履歷,用“跨界天才”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從翻譯官之后,轉戰到華爾街律師,然后就是能源戰略專家,再到國際輿論的“戰士”,從改革開放后的40年時間里,高志凱可以說是在各行各業都展現出了自己的能力與才華。
1962年出生于江蘇太倉的他,在16歲那年就以高二學生的身份,跳級拿下了恢復高考后的首年蘇州外語單科狀元。
自此之后,他便開始了“開掛般”的人生,從蘇州大學英國文學學士,到北外語聯合國譯訓班碩士。
1981年,高志凱進入外交部翻譯室,次年就成為了鄧公的翻譯,并且在往后的三年連續被評為外交先進工作者。
![]()
1988年,高志凱前往聯合國擔任譯員,后面就報考了耶魯大學,拿下了政治學碩士和法學博士雙學位后的他,隨即開啟了華爾街的“戰斗”。
高志凱先后擔任了摩根士丹利亞洲區域的副總裁,中金公司投行部的總經理,甚至還全程參與了我國第一家中外合資投行的組建。
進入2000年后,他更是在能源與戰略投資領域一路狂飆,先后擔任了中海油高級副總裁,中新高技術產業投資基金創始人。
就算是今天,他仍然是沙特阿美的顧問,國際燃氣聯盟組委會的主席。
![]()
由此可見,高志凱擁有跨界之廣,才得以讓他具備了如此強的“戰力”,在面對中印邊界問題,南海糾紛的時候,他總能搬出讓對方無法反駁的“證據”。
或許很多人在今年6月份,高志凱提出的“中印應該以恒河為界”才認識的他。
殊不知早在2008年,高志凱就為我們舉辦的奧運會提出了頂級的公關戰略:“魚鉤與長矛”。
![]()
這一戰略,也成為了日后公安系統全員必修的“戰術手冊”,為我們日后應對國際復雜環境奠定了基礎。
![]()
事實上,高志凱的恐怖之處,并不是他的“硬核發言”,而是他提出的每一條建議,都是思路清晰,而且是具備了高度的執行性和可查性,讓對方完全沒有“還擊”的可能。
很簡單的例子,在南海黃巖島問題上,面對菲律賓的隔三岔五挑釁,這塊“狗皮膏藥”似乎很難纏,但高志凱教授卻直言:“1898年的條約里,壓根就沒提到黃巖島。既然菲律賓承認《美西條約》,那黃巖島就是屬于中國,這點毫無爭議。如果你不承認,意味著1898條約是廢紙一張,那相當于你菲律賓放棄了西部邊界,那菲律賓的呂宋島等核心領土的合法性也不存在,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隨意出入了!”
![]()
這,不就是當年教員所說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戰略思維嗎!
這也難怪西方學者會直言:別看今天的中國一副溫良恭謙讓的君子模樣,但高志凱的出現,讓所有西方國家意識到,中國再也不是過去那個中國。
![]()
如今的高志凱就像是一把利劍一樣,懸在了西方國家的頭上,讓他們根本無法對中國進行威脅、恐嚇或者抹黑。
如果說,以往的局座還沒退休,是屬于我們的“戰忽局”時代。
那如今的高志凱在國際論壇上“大殺四方”,就相當于告訴了全世界,屬于中國的時代回來了,西方列強顫抖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