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國出錢,奧委會出規則,老西方把控,這種游戲把主辦國玩的團團轉。
玩虧玩盈都不管,最后都是奧委會坐收漁利,官員到處吃香喝辣,堪比太上皇。
2020東京奧運會預算74億美元,實際花了200多億,虧了210-300億。2024巴黎奧運更離譜,支出556億元,收入才25億。而國際奧委會(IOC)呢?
巴黎奧運拿了15.9億歐元現金和服務捐贈,轉播權、營銷收入都是它的核心蛋糕。主辦國的錢是納稅人的,建場館、搞安保花大錢,最后只能拿IOC扣稅后的二手分紅,連零頭都不夠。
IOC的收入到底從哪來?其實就三樣:一是全球轉播權,這是最大頭,比如巴黎奧運轉播權賣了上百億歐元,IOC拿大部分;二是奧林匹克營銷,它有全面管理和優先使用權,比如贊助費IOC先分;三是門票分成,但主辦國只能拿小部分。更狠的是,IOC的錢直接給組委會,扣稅后再結算,地方政府只能等二手分紅,和場館建設的大錢比,杯水車薪。
為什么主辦國總虧,IOC卻穩賺?
①IOC把控核心收入,轉播、營銷說算就算,主辦國碰都碰不到;
②主辦國要承擔場館、安保、交通等大額支出,超預算的風險自己扛;
③IOC規則里,主辦國需滿足所有要求,哪怕花錢也得干,比如巴黎奧運強制用環保材料,成本漲了三倍。
對普通老百姓來說,這事更窩火。東京奧運建的場館,現在很多閑置,草都長到半人高。巴黎奧運后,法國老百姓吐槽稅負漲了5%,可IOC官員住的是五星級酒店,交通用專機,頓頓吃鵝肝牛排。咱們納稅的錢,變成長官的大餐,變成長草的場館,換誰不心疼。
有網友說“按照奧委會的操弄模式,主辦奧運會無非就是:為虎作倀或人傻錢多 —— 除非改革奧委會,但愿我國不蹚這種渾水!”這話雖然扎心,卻說出了不少人的擔心。畢竟誰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憑什么讓主辦國當冤大頭。
我覺得奧運會的本質是體育,不是利益游戲。要是IOC一直把持核心收入,主辦國一直虧,早晚沒人愿意辦。改革分成模式才是關鍵,比如讓主辦國拿更多轉播、營銷的分成,或者IOC承擔部分場館建設成本。不然體育的純粹性,早晚會被錢磨沒了。
這事你怎么看?你覺得奧運會該怎么改革?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