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地球知識局
文字 | 澄澈
校對 | 朝乾 編輯 | 卡皮貓
剛剛過去的十一,大家都去哪兒了?
今年的黃金周著實給力,整整八天長假,不少人都奔向了詩和遠方,比如每年涌入7億人次境外游客的歐洲。
風光絕美的瑞士,總要去一趟
(少女峰組圖:壹圖網)▼
![]()
![]()
![]()
可誰能想到人在瑞士,剛下飛機,旅行的第一道坎,居然是上廁所。
上廁所:歐洲旅游第一難
因特拉肯,少女峰打卡第一站。這座阿爾卑斯山下的小城雖在瑞士,可十一期間卻仿佛成了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耳邊滿滿的普通話、川普、粵語......
拎著大箱小包來了瑞士
沒想到被上廁所給難住了
(日內瓦機場 圖:壹圖網)▼
![]()
徜徉湖光山色的同時,無數中國游客卻發現,在號稱“頂配版發達國家”的瑞士,上個廁所居然這么難!
好多人吐槽屎到臨頭,終于找到了街頭的公廁,卻發現這廁所要錢,上一次要一瑞郎,相當于9塊人民幣,運氣不好還能碰到兩瑞郎的高端貨。
就算是花了錢也不行
車站、景點還常常要排隊如廁
(瑞士蘇黎世公廁 圖:壹圖網)▼
![]()
有網友來到瑞士公廁門前不禁感慨,這瑞士的廁所長得和銀行一樣,不花錢竟然連門都進不去。
在歐洲,即便是來到熟悉的金拱門和開封菜,在國內店里免費上的廁所,也別有洞天。廁所門上居然有密碼鎖,店員說要消費才能上,廁所密碼會寫在小票上。
支線任務:在小票上找到廁所密碼
提示:密碼為五位,包含數字和字母
(歐洲快餐小票 圖:kweakzs)▼
![]()
上廁所還要花錢,這種看起來匪夷所思的操作,卻是倫敦、巴黎、日內瓦、法蘭克福等歐洲各大城市的日常。
花2歐買瓶水,再花2歐上一次廁所已成為常態。網上甚至有“廁所俠”,熱心提供歐洲餐館廁所的密碼,救大家于水火之中。
如廁前建議先閱讀英法西三語提示
再按提示投幣或刷信用卡入內 :)
(西班牙街頭公廁 圖:壹圖網)▼
![]()
很多人還問在瑞士憋不住了,野外如廁是否犯法,實在是太難了。
更難的是,就算我們想花錢上廁所,歐洲的公廁一般也只能投鋼镚或者刷信用卡,對于習慣了出門一部手機走天下的我們來說,操作難度屬實是拉滿了。
上一次1.5歐,相當于人民幣12塊5
還只在早9到晚7點半開放,過時不候
(意大利威尼斯公廁 圖:壹圖網)▼
![]()
好在移動支付的春風,終究還是吹到了歐陸。如果我們來一趟歐洲,會發現瑞士和德國的不少公廁,都貼上了我們熟悉的藍色標志。
假期有網友在瑞士少女峰腳下現場體驗了一把“內急”的絕望,找半天廁所終于找到了卻沒帶硬幣,絕望的時候發現,這么偏的地方竟然看到了熟悉的中國二維碼,直接感慨“馬云”真是救了大命。

而這份輕松便捷的背后,其實是咱們的“中國方案”——以支付寶為代表的移動支付,正在乘風破浪,“逆襲”歐美。
早期,中國的支付系統很依賴昂貴的IOE技術架構,導致服務收費且效率受限。困境下的中國支付機構,毅然啟動了去IOE戰略,以國產架構替代歐美技術。
![]()
戰略實施兩年后,支付寶的交易峰值處理能力幾乎躍升了十倍,從1.53萬筆/秒提升到8.59萬筆/秒,支付體驗流暢高效,自身運營成本大幅降低,還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
而相較于昂貴的POS機系統,近乎零成本的二維碼,能從大型商超一路鋪到街邊攤販,將中國移動支付的普及率推至全球第一的86%,還把經驗成功輸出到東南亞、歐美等地,開啟了“Copy from China”模式,也就是從中國學習先進技術的新階段。
如今就算是在國外的便利店
都能用上我們熟悉的移動支付了▼
![]()
有數據顯示,每2個中國人出境,就有1個人在用支付寶。不僅國外的商圈、地鐵站等能看到隨處看到熟悉的二維碼,甚至歐洲超過百間公廁都能用支付寶掃碼開閘。
中國移動支付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走向全球,而移動支付的創新卻從未止步。
以“支付寶碰一下”為代表的新型交互技術,更是將便捷性與用戶體驗提升到新高度,而且呈現出“支付先行、服務多元”的良性發展態勢,成為支付、點餐、取快遞、拿外賣到電梯紅包互動等多元服務的新入口。
老外來中國旅游“China Travel”
也能感受一番“碰一下”的便捷▼
![]()
出國:不為人知的“崩潰”瞬間
當然除了上廁所難,相比國內旅游吃喝玩樂的便捷,出國可就費勁多了。
票圈里國外的美食美景雖然攝人心魂,但真相可能是,出門在外,衣食住行樣樣都挺費勁,漂亮的濾鏡背后,是各種數不勝數的注意事項。
風光雖好,也要留心安全
(挪威極光 圖:壹圖網)▼
![]()
比如,飲食習慣也是個大問題。咱們這習慣了水餃面條米飯炒菜的中國胃,到了歐美就有點水土不服了,肉類乳制品含量拉滿,拉肚子脹氣太正常了。
這還算好的,要是舟車勞頓加上倒時差換氣候,身體抱恙突發急病,不得不去醫院看病,就算是有保險,歐美的急診動輒等六七個小時起步,等排到了怕是黃花菜都涼了。
在歐美看病,漫長的等待幾乎是必修課
(圖:壹圖網)▼
![]()
很多人覺得出境游第一站去歐美又遠又難,咱們應該先去旁邊的東南亞刷個經驗值,比如經典的新馬泰路線。
東南亞菜雖然酸辣鮮香,還喜歡放香草香料,可畢竟是用米飯米粉打底,適應起來還是輕松很多。
來東南亞,當然要嘗嘗當地美食
(印尼街頭小吃 圖:壹圖網)▼
![]()
可終年的高溫潮濕,導致食物非常容易變質腐敗,再加上當地設施和服務不完善,一不留神就會跌入深淵。
比如上個月在印尼巴厘島,在酒店吃了晚飯后,有將近20個人集體食物中毒,出現劇烈嘔吐、腹瀉。
有情況危重的游客被送到了當地醫院搶救,可ICU卻簡陋到只有氧氣、吊瓶和一臺血氧監測儀,最終一名國內游客不幸去世。
印尼人均GDP不到中國一半
醫療設施也很不完善,突發急病往往兇多吉少
(印尼醫院急救室 圖:壹圖網)▼
![]()
除了看病難,到了國外怎么安全的花錢也是個問題。即使是去歐美國家,也會發現不管是下館子還是買買買,都是用現金和刷信用卡為主,移動支付遠不如國內普及。
要知道,歐美這幾年可不比曾經富裕的過往,地主家也沒余糧,物價漲得飛起,又引入了不少難民,治安著實著急。
為應對愈演愈烈的打砸搶劫
繁華的紐約街頭,一度被迫釘上木板自衛
(紐約曼哈頓街景 圖:壹圖網)▼
![]()
美國“零元購”盛行,在加州盜竊不超950美元,抓住了也只會被判輕罪,跟酒后駕車一個級別。
米蘭、巴黎的旅游景點更是小偷橫行,有人在大教堂前面的廣場上,高高興興的喂著鴿子,一回頭發現裝著大把歐元現金的錢包沒了。沒被小偷光顧過,仿佛來了趟假歐洲。
這可不是啥街頭藝術
鎖住的自行車都能偷得只剩輪子
(德國柏林街頭 圖:壹圖網)▼
![]()
而用信用卡其實也不保險,歐美到處都能刷信用卡,連上公交車都能刷。
過度依賴信用卡的支付環境,讓信用卡盜刷早就成了條成熟的產業鏈了。去年全美信用卡被盜刷45萬次,損失超過127億美金。
歐美的信用卡大多不需要密碼
一旦失竊,被盜刷的風險極高
(英國街頭防盜提醒 圖:壹圖網)▼
![]()
很多人只有出了國才發現,原來國外的月亮也不圓,我們早就習慣的便利,可能并非世界通用.
正所謂人有三急,出國幾乎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內急、病急、錢急,而不管是哪一急,在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都還挺讓人絕望的。
中國人走遍全球:新三大件
曾經,出國游還是非常小眾的選擇。甚至在上世紀70年代,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游,旅游,對大部分人來說都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80年代起,出現了以探親游、邊境游為主要形式的出境游;而出境游真正走入普羅大眾的生活,要等到入世后中國經濟的爆發式增長了,腰包鼓起來的中國人,開始大規模走向世界。
出國后,發現到處都是熟悉的鄉音
(中國游客在蘇格蘭 圖:壹圖網)▼
![]()
今年的黃金周更加火爆,每天超200萬人次進出國門,全世界的每個角落,似乎都擠滿了中國游客。
瑞士這種熱門目的地不用說,雪山上問路全程中文交流,玩滑翔傘和卡丁車都要排隊;僻靜的挪威羅弗敦群島上,一群中國人堵在看峽灣的路上;連去南極看企鵝的船上,都能湊出幾十桌麻將。
哪哪兒都是同胞,仿佛出了個假國
(中國游客在威尼斯 圖:壹圖網)▼
![]()
買買買上就更不用說了,中國游客的消費足跡覆蓋全球。
很多游客出國后驚喜的發現,今年不少地方,都能用我們最熟悉的支付寶付款了,出國再也不用去銀行換外幣,也不用提前備好能在境外刷的信用卡了。
國外免不了買買買
繁瑣的離境退稅也能輕松搞定▼
![]()
在熱門的日韓東南亞等地,藍色的Alipay標志覆蓋了大街小巷,坐地鐵、逛商場、機場退稅、甚至街頭便利店買瓶水都能輕松一刷,用戶還能享受透明優惠的匯率,每筆消費均可獲得立減優惠。
Alipay+跨境支付服務已經覆蓋全球過百個國家和地區,接入商戶超1億家。現在每2個境外游的旅客中,就有1個在用支付寶,服裝、雜貨、珠寶、美食、化妝品是大家的最愛。
![]()
除了移動支付,習慣了便捷數字化生活的國人,也發現靠著手中熟悉的app,就能走遍世界各地。
根據三大平臺最新發布的《出國三寶小趨勢榜》顯示,在東京、曼谷、新加坡吃喝玩樂再也不用問路,高德地圖輕松搞定。
國慶期間,用高德在境外自駕導航的比例增長了45%,想去看《蒙娜麗莎》的高德用戶大增70%。
有意思的是,在歐洲用高德規劃導航廁所的次數猛增220%,很多廁所還能貼心的刷支付寶,找廁所上廁所,一鍵解決。
![]()
而在國外我們經常碰到的看病難,也有了AQ這個AI健康助手的加持。
在美國、澳洲、日韓、東南亞水土不服生病了,只要點擊“AI診室”,就能獲得300多位三甲名醫的AI分身隨到隨叫的服務,還有測疾病、讀病例、管慢病等上百種功能支持。
國慶期間,就連南美的蘇里南、非洲的剛果(金)等冷門目的地,都有中國游客用AQ咨詢健康問題,在境外用AQ健康咨詢的比例,整整增長了32%。
病急不用亂投醫,先拿AQ看一看,成為不少游客的新選擇。
![]()
曾幾何時,中國人出海的行囊里,塞滿了沉甸甸的現金、應急的藥物和找路的地圖冊,每一步都需提前籌謀。
而如今,輕裝簡行已成現實,一部手機,就能從容應對海外旅程中的諸多挑戰。
暢行無憂,輕松出游
(夏威夷的中國游客 圖:壹圖網)▼
![]()
無論是“內急”時的精準找廁、“病急”時的快速問診購藥,還是“錢急”時的便捷支付與優惠,“出國三寶”——AQ、高德、支付寶,正以其無縫銜接的服務生態,將曾經的難題化為無憂體驗。
當我們再次啟程,除了必備的護照,不妨也將這“出國三寶”納入 “數字行囊”。 讓科技的力量,成為我們探索世界的堅實后盾,暢行無憂,盡享全球精彩。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AI生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