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這個煩惱了人類幾千年的麻煩,時至今日都沒得到很好的解決,癌癥這個詞仿佛也成了死亡與恐懼的代名詞。在人類與癌癥搏斗的無聲戰役中,歷經無數探索走到現在雖初有成績,但遠未達終點。
然而,值得慶幸的是,仍然有些患者已經被臨床治愈、保持無癌甚至帶瘤生存多年!
無癌家園小編曾經看過一句鼓舞人心的話,所謂幸存者,不是存活了多久,而是不被癌癥打垮、吞噬。近日,美國癌癥研究協會(AACR)發布了2025年最新癌癥進展報告,報告中總結了在過去1年里癌癥治療最值得關注的新藥新技術,其中不乏官網上公布的癌癥幸存者的治療故事。無癌家園小編為了給各位癌友們加油打氣,熟悉目前前沿重磅的新藥新技術,特意整理出來,以供各位參考。
![]()
圖源攝圖網(已授權)
63%腫瘤消退!31歲設計師絕境逢生,新型TCR-T細胞療法創下生命奇跡
三年前,31歲的奎因·約翰森還覺得人生盡在掌握。作為多倫多一名事業有成的工業設計師,他和相愛近十年的伴侶凱特,享受著都市生活的一切美好——探索新餐廳,規劃著充滿希望的未來。然而,2021年初一陣揮之不去的疲憊感,像一記悶棍,敲碎了他平靜的生活。
他走進多倫多西部醫院,本以為只是勞累過度,卻接到了猶如晴天霹靂的診斷:他因嚴重失血而生命垂危,血紅蛋白水平低至危險值。更可怕的是,掃描結果顯示他的胃部有一個正在出血的腫瘤。最終,活檢確診為滑膜肉瘤——一種專盯年輕人的、罕見且兇險的癌癥。
幾周之內,奎因的世界天翻地覆。輸血、放療、緊急化療……“有人把癌癥硬塞進你的生活,這感覺真是毀滅性的,”奎因回憶道。更雪上加霜的是,那時正值新冠疫情末期,嚴格的探視制度讓他只能在孤獨中面對恐懼:“我在醫院里,很難見到家人,那感覺更加孤獨。”
從2021年3月開始,他踏上了煉獄般的標準治療之路:6個周期的化療,每個周期是4天住院輸液和2周痛苦恢復的循環。副作用吞噬了他的一切。“我當時才31歲,凱特也31歲——我們本該好好生活的。”命運再次作弄,第四輪化療刺穿了他的胃壁,導致他不得不禁食兩個月,全靠靜脈注射維持生命,在隔離病房里與感染和絕望作斗爭。
盡管化療重創了他的身心,但它確實起效了——腫瘤顯著縮小,使得醫生得以成功切除了他部分胃部。此后兩年,奎因享受著來之不易的“無癌”生活,以為噩夢已經結束。
然而,2024年6月的一次常規掃描,帶來了復發轉移的壞消息。這意味著,常規手段已無法治愈他。就在希望似乎再次熄滅時,一扇新的門打開了——他的醫生提到了一個名為afamitresgene autoleucel(簡稱afami-cel)的臨床試驗。這是一種尖端的TCR-T細胞免疫療法,能像“活體藥物”一樣,改造患者自身的免疫細胞,讓其精準追殺癌細胞。
幸運的是,奎因體內存在的兩種罕見蛋白質生物標志物(HLA-A02和MAGE-A4),讓他成為了這場“頂級定制療法”的天選之人。在與時間賽跑中,他成功搭上了試驗的末班車。
2024年9月,奎因接受了為期一周的“預備化療”后,住院5天,輸注了那份為他量身定制的“細胞大軍”。與化療的痛苦截然不同,這次治療他幾乎沒有任何嚴重副作用。“住院的4天很悠閑,這很棒。能感到‘無聊’,真是太棒了,”他幽默地說。
奇跡,在隨后的CT掃描中一次次被證實:腫瘤持續縮小,最新掃描顯示縮小了驚人的63%!
如今,奎因的醫生用“穩定”來形容他的病情。“我們的談話內容變了,”奎因的語氣中充滿了希望,“我們不再討論如何應對下一個危機,而是如何繼續我的生活。”他已經重返全職工作,和凱特重新開始規劃未來。
他的主治醫生指出,afami-cel是一次真正的范式轉變,是首次將基因工程T細胞成功用于實體瘤治療。“當我們觀察到療效時,這種療效可能是深遠的、有意義的,而且持續時間很長。”奎因,就是這一切最生動的證明。
官宣!全球首款TCR-T細胞療法獲FDA批準上市!
2024年8月2日,國際醫學領域傳來一則振奮人心的消息!專門采用針對MAGE-A4癌癥抗原的TCR-T技術Afami-cel(以前稱為ADP-A2M4)正式獲得美國FDA批準上市,同時也有了自己響當當的大名——TECELRA?,這是全球首款針對于實體腫瘤的TCR-T療法,用于治療晚期滑膜肉瘤。然而,目前美國這款一次性細胞治療的標價為727,000 美元(約520萬人民幣)堪稱“天價”,成為120萬一針的CAR-T,370萬一針的TIL之后,目前最昂貴的癌癥免疫療法!
![]()
截圖源自businesswire官網
Afami-cel獲批用于治療已接受過化療且患有某些HLA類型的晚期 MAGE-A4+ 滑膜肉瘤成人患者,也是首款TCR-T療法,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十多年來治療滑膜肉瘤的首個有效療法。
TCR-T的成功應用要追溯到2006年,Rosenberg小組在《Science》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顯示,經基因修飾的TCR-T細胞在黑色素瘤的治療中顯示了較好的應用前景——參與試驗的17名患者中,有2人出現了抗腫瘤響應,這次研究首次證明TCR-T對實體瘤顯示出巨大的潛力。
TCR-T技術主要機制是向普通T細胞中引入新的基因,使得改造過的T細胞能夠表達有效識別腫瘤細胞的TCR(T cell receptor,T細胞抗原受體),從而引導T細胞殺死腫瘤細胞。
作為近年來的研究熱點,TCR-T療法目前在國內外正處于如火如荼的臨床驗證階段,尤其是在實體瘤方面取得的成績可謂是大放異彩。國內大部分企業已經進入研究者發起的臨床研究(IIT)或早期臨床階段,目前最快已經推進到2期臨床階段。在適應癥方面,針對肝癌、宮頸癌、軟組織肉瘤的產品較多。對于實體瘤領域,TCR-T療法挑戰與機遇并存。
![]()
相關文章:520萬一針的TCR-T細胞療法能攻克癌癥嗎?國研多款臨床試驗瞄準肝癌、宮頸癌等!
目前無癌家園有多項TCR-T療法的臨床試驗正在進行招募,想要參加的患者可以撥打無癌家園醫學部(400-626-9916)了解詳細入排標準。
急招以下癌種:
1.至少一線治療失敗的食管鱗癌(含胃-食管交界部鱗癌)、滑膜肉瘤、卵巢癌、鱗狀非小細胞肺癌
2.靶向KRAS G12V突變的結直腸癌、胰腺癌、肺腺癌等實體瘤;
完成40個療程,腫瘤全部消失!36歲媽媽揭秘抗癌新武器ADC藥物
米歇爾·安德森-本杰明,一位紐約的醫療保健管理員和兩個孩子的母親,一直是家人和朋友的堅實依靠。她是那種習慣掌控局面、為他人奔走呼號的強者。然而,2020年9月,一紙診斷書將她從“支柱”變成了“患者”:36歲的她,患上了I期三陰性乳腺癌(TNBC)——一種極具侵襲性、尤其“青睞”年輕黑人女性的癌癥。
一切的序幕,始于新冠疫情封鎖期間。在家遠程工作和教育孩子的米歇爾,發現自己右側乳房莫名滲血。盡管初時醫生懷疑是良性問題,但執著的她選擇了深入檢查。接下來的一周,節奏快得令人窒息:五次活檢、一次核磁共振、一次外科咨詢。面對可能到來的風暴,這位堅強的母親說:“我希望我不會聽到‘你得了癌癥’,但我也做好了準備。”
當壞消息最終降臨時,她只是短暫的心情悲傷。隨后便調整狀態,對醫生說:“我們開始行動吧。”并開始研究罹患癌癥的亞型、治療方案和臨床試驗。“我需要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去戰斗。我不想讓任何人來編造我的故事。”
她的抗癌之路布滿了荊棘。初始的單側乳房切除術后,她的身體兩次排斥植入物,迫使她在化療前就經歷了九次手術。隨后是艱苦的多輪AC-T化療[包括阿霉素(阿霉素)、環磷酰胺和紫杉醇(紫杉醇)],直到2021年5月,她終于“敲響鐘聲”,宣告階段性勝利。
然而,命運的殘酷在2022年10月再次顯現。初次確診兩年后,癌癥毫無征兆地卷土重來,且直接從I期跳至IV期轉移性三陰性乳腺癌。“感覺就像爬了一級臺階,突然發現自己懸在了頂梁上。”
更絕望的是,常規的大門一扇扇對她關閉:她因缺乏特定的PD-L1生物標志物而無法接受免疫治療,也因HER2陰性而無法使用靶向藥。就在此時,一扇新的窗戶打開了——一項名為德達博妥單抗(Datroway)的抗體-藥物偶聯物(ADC)III期臨床試驗正在招募患者。米歇爾毫不猶豫地抓住了這根救命稻草。
這次選擇,成為了她人生的轉折點。如今,她已經完成了40個療程的臨床試驗治療,據信是該試驗中療程最多、療效最好的患者之一。最新的掃描結果顯示,她的體內已沒有癌癥跡象。
勝利的果實伴隨著代價。治療帶來了嚴重的眼干、關節痛和口干等副作用。但米歇爾用鋼鐵般的自律予以回擊:清淡飲食、服用維生素、練習瑜伽、舉重訓練、定期按摩。“除非我的杯子已經滿了,否則我不會傾注于他人,”她堅定地說,“我計劃成為這個圈子里最健康、最性感的40多歲女性。”
ADC藥物:精準抗癌的“生物導彈”
抗體偶聯藥物(ADC)是近年來腫瘤治療領域的重大突破,被譽為“生物導彈”。這類藥物由單克隆抗體、連接子和細胞毒性藥物三部分組成,結合了靶向治療和化療的雙重優勢。
ADC藥物通過抗體精準識別腫瘤細胞表面的特定抗原,將細胞毒性藥物直接遞送至腫瘤細胞內部。這種設計既提高了抗腫瘤效果,又顯著降低了對正常細胞的毒副作用,實現了更精準的靶向治療。
在HER2陽性乳腺癌領域,ADC藥物已展現出革命性的治療效果。Enhertu(T-DXd)作為第一代HER2-ADC,改變了晚期乳腺癌的治療格局。而今,新一代HER2-ADC藥物JSKN003的研發,將這一領域推向新的高度。
客觀緩解率近55%!18.4個月持續緩解!JSKN003成乳腺癌新選擇
JSKN003為靶向HER3與TROP2的雙特異性抗體偶聯藥物(ADC)。此藥通過二苯并環辛炔四肽連接子,與人源化雙特異性抗體聚糖上的拓撲異構酶I抑制劑(TOP1i)相偶聯。其能夠精準地識別并結合HER2高表達的癌細胞,高效地將細胞毒性藥物精準遞送至腫瘤細胞內部,從而發揮強大的抗腫瘤作用。值得一提的是,JSKN003較同類ADC藥物具有更好的血清穩定性、更強的旁觀者殺傷效應,有效地擴大了治療窗。
JSKN003在澳大利亞Ⅰ期臨床研究和中國Ⅰ/Ⅱ期臨床研究中治療HER2陽性晚期乳腺癌的療效與安全性。
數據顯示:共納入88例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在75例療效可評估患者中,確認的客觀緩解率(ORR)為54.7%,疾病控制率(DCR)和臨床獲益率(CBR)分別為94.7%和66.7%。
按治療線數分析,既往接受一線治療組15例患者ORR為66.7%,既往接受二線治療組19例患者ORR為63.2%。
此外,還納入了8例既往接受過T-DXd治療的患者,其中7例具有可評估的療效,1例達到部分緩解,4例疾病穩定,4例出現腫瘤縮小。
88例患者總人群的中位緩解持續時間(DoR)為18.4個月。截至數據截止日期,PFS尚未成熟,3個月和6個月PFS率分別為88.4%和75.4%。
詳情請戳:抗癌新藥井噴!EGFR、KRAS、NTRK等靶點迎來突破進展,這些腫瘤患者有藥用了!
目前無癌家園有多款ADC新藥正在招募中!適用于疾病進展的晚期和/或乳腺癌、轉移性卵巢癌、宮頸癌、胰腺癌、前列腺癌。
腫瘤完全消失!晚期卵巢癌教師親歷醫學奇跡,兩款靶向藥締造生命傳奇
2019年,46歲的瑪麗·凱瑟琳·萊利的生活畫卷,充滿了陽光與活力。作為伊利諾伊州的一名五年級特殊教育老師,是兩個可愛孩子的母親,她熱愛徒步旅行、騎自行車、瑜伽和藝術創作,身體狀況也一直很好。但當她開始出現持續性腹脹和尿頻時,這一切發生了改變。
起初,她以為只是小問題。但2019年6月的婦科檢查,超聲波和OVA1檢測結果異常,隨后的CT掃描證實了她的卵巢上有一個腫塊,很有可能是卵巢癌。“聽到診斷結果,簡直是毀滅性的,”瑪麗回憶道,不祥的預感成真了。
幸運的是,在親友的推薦下,她迅速聯系上了其主治醫生薩克,并且明確診斷為 卵巢癌III期,癌細胞已侵犯淋巴結。
手術前,恐懼籠罩著她。但薩克醫生的冷靜給了她力量。術后,她得知自己是低級別漿液性卵巢癌——它雖不如高級別類型兇猛,卻極易復發,且當時缺乏成熟有效的療法。
原本希望逃過化療,但病理結果讓她從2019年8月到11月,接受了6輪化療。這位堅強的教師,把講臺變成了她的另一個戰場。她將自己的治療時間與學校日程完美對接,僅在化療日才請假。
化療后,她依靠雌激素阻斷藥阿那曲唑維持了三年穩定。然而,2023年,淋巴結的異常增大宣告了癌癥的復發。
這一次,薩克醫生為她指明了新的方向:一項針對avutometinib和defactinib兩種靶向藥的臨床試驗。盡管深知需要投入大量時間進行頻繁檢查,瑪麗毫不猶豫:“如果有機會幫助我,我會去嘗試。”
奇跡,在一年內發生了。她體內的癌細胞被完全清除,達到了“完全康復”。雖然皮疹、視力變化等副作用持續存在,但瑪麗豁達地說:“是的,副作用確實很煩人。但我現在沒有癌癥,這很值得。”
她在這項為期兩年的試驗中,與醫療團隊并肩作戰,共同推進了這種曾無藥可醫的癌癥的治療進程。2025年5月,這對“黃金搭檔”成功獲得了FDA批準,而瑪麗,也從試驗參與者轉為正式用藥者。
如今,瑪麗定期復查,依然無癌。她的孩子們在這場漫長的抗爭中長大,女兒更是受她影響投身醫學。他們為母親參與改寫醫學史的試驗而自豪。
好消息是,目前無癌家園有多款化療藥、靶向藥、細胞療法治療卵巢癌的臨床試驗項目正在臨床招募中,有意者可咨詢無癌家園醫學部,詳細評估病情。
從肺部“雇傭”免疫殺手:TIL細胞療法如何為晚期癌患撕開一道光
2024年2月,律師理查德·施呂特收到了一個改變他人生的診斷結果:頭頸部鱗狀細胞癌。這位注重健康、堅持鍛煉的三個孩子的父親,生活瞬間崩塌。當理查德注意到嘴里有金屬味,扁桃體上出現白色膿皰時,他意識到情況不對勁。
起初,醫生對他的預后非常樂觀,治愈率高達90%~95%。他接受了7周的化療和質子治療,滿懷希望。然而,七月的一次掃描帶來了致命打擊:癌細胞已擴散至肺部和胸腔。目標從“治愈”變成了“姑息”,這結果真令人崩潰!
為了求生,他們輾轉全美頂尖醫院,最終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找到了希望——一項名為TIL(腫瘤浸潤淋巴細胞) 的尖端免疫療法。這種療法如同為他量身定制的“細胞大軍”,能從他的腫瘤中提取免疫細胞,擴增后回輸體內精準殺癌。
然而,希望近在咫尺時,一場意想不到的風暴襲來。NIH因預算削減裁員,導致本已準備好的治療被延誤。好在經過抗爭,最終,在2025年7月24日,理查德開始了預備性化療,并于8月1日成功接受了TIL輸注,如今他正在積極地接受治療,病情穩定。
免疫治療新紀元,TILs療法橫空出世
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治療是一種過繼細胞療法(ACT),涉及從手術切除的癌癥組織中分離出自體T細胞,在體外擴增和活化后重新輸注到患者體內。
2011年,免疫治療先驅Rosenberg團隊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發表了一項里程碑式研究:TILs治療黑色素瘤患者的客觀緩解率(ORR)達到56%,完全緩解率高達24%。這為TILs療法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2024年2月16日,全球首款TIL療法Lifileucel獲得FDA加速批準,用于治療PD-1抗體或BRAF抑制劑治療失敗的不可切除/晚期黑色素瘤。這吹響了細胞療法攻克實體瘤的號角,也為肺癌等其他實體瘤的治療帶來新希望。
目前無癌家園有TILs免疫細胞臨床試驗正在招募中,招募黑色素瘤、宮頸癌
非小細胞肺癌、子宮內膜癌、乳腺癌,卵巢癌等實體瘤。
參加臨床試驗,選擇更多治療方案
由于我國臨床試驗起步晚,很多人對臨床試驗中的試藥抱有偏見和不理解。其實在歐美國家很多患者會主動咨詢醫生是否有適合自己的臨床試驗。
在抗腫瘤新藥不斷更新的今天,很多患者通過參加臨床試驗獲得了免費試用最新藥物的機會,通過療效更好的新藥,獲得了更長的生存獲益和更多的治療機會,對明確了獲益機會的患者而言,臨床實驗可能是最佳的治療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