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0日,我們迎來了第34個世界精神衛生日。
今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將宣傳主題定為 “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務”,這份“享有”不再是遙遠的口號,好心情健康產業集團用一場 “云聚微光,心晴同行” 線上公益活動,借助 “AI+心理醫療” 的創新模式,打破地域與資源的限制,為全國超百萬用戶提供了可觸達、有溫度的心理健康服務。
AI情緒互動:
一分鐘,開啟心理自我關懷
想知道自己當下的情緒狀態,卻沒時間預約線下咨詢?活動中的 “AI情緒互動” 模塊,完美解決了這個痛點。
只需打開《人臉情緒心理疾病風險篩查》產品,1分鐘自拍,系統就能基于海量臨床案例和測評數據,精準識別你的情緒狀態與壓力水平,生成一份包含 “個性化調節建議” 的情緒報告 —— 像是給心理做了一次 “快速體檢”,簡單又高效。
![]()
如果心里藏著小煩惱想傾訴,“AI樹洞·匿名傾訴” 專區更是貼心。基于DeepSeek語言大模型優化的AI陪伴數字人 “心心”,能實時接收文字或語音消息,用符合心理治療規范的 “治愈回復” 陪你聊天。
![]()
云端公益服務:
百名專家全天候守護
心理問題需要專業解答?“云端公益服務” 模塊直接拉滿安全感。
10月10日當天,平臺開放全天免費咨詢通道,由數十位精神心理科醫生和資深心理咨詢師組成專業團隊輪班值守,不管是職場焦慮、親子矛盾,還是老年心理困惑等,都能得到專業指導。
![]()
好心情平臺多位專家,為您帶來覆蓋職場、親子、老年等領域的精彩直播。專家陣容包括:重慶市第十一人民醫院的鄭漢峰醫生、北京回龍觀醫院的潘偉剛醫生和陳林醫生、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的孫祥虹醫生、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的劉克菊醫生、大連市第七人民醫院的郭琳醫生,以及江陰市第三人民醫院的江文娟醫生(排名不分先后)。
科普與社交裂變:
構建心理健康傳播矩陣
想系統學習心理自助技巧?“科普內容矩陣” 模塊早已備好“干貨”:“1分鐘心理小課堂”短視頻系列和“心理自助手冊”電子刊同步上線,內容涵蓋情緒管理、睡眠改善等幾十個常見心理問題解決方案。
![]()
更有意思的是“社交裂變傳播” 模塊:生成專屬 “心晴海報” 分享到朋友圈,就能獲得好心情平臺全場通用代金券。
![]()
科技向善:
推動心理服務普惠化進程
“我國精神心理服務資源分布不均,基層地區尤其短缺。” 這句話點出了當下心理服務的痛點,也道出了這次公益行動的初心 ——“通過‘AI+互聯網’的模式,把優質的心理服務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據了解,此次活動落幕不是終點,好心情集團后續還將把AI篩查、智能陪伴等技術,應用到孤獨癥兒童康復、基層心理服務站建設等公益項目中,持續推動心理健康服務普惠化。
行業人士評價,此次活動是社會力量參與精神衛生工作的 “創新范例”——“輕量化、專業化、裂變式” 的服務模式,讓心理服務不再 “高冷”,而是真正走進了普通人的生活。
未來,隨著這些公益經驗轉化為常態化機制,或許 “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務”,會成為我們生活中最平常的溫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