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封華
編輯 | 魏曉
魅族今年新發布的魅族22手機,恐怕又要啞火了。
9月16日,也就是魅族22正式發布的第二天,魅族科技發出戰報:魅族22斬獲京東 2999-3999元、3999-4999元價位段熱銷商品榜雙榜單TOP1。
然而這種細分定語的榜單,已透露出底氣不足。
之后,魅族在9月19日再次補貨開售,但未發布新的戰報,直至國慶結束,也再無聲息。
從京東自營旗艦店顯示的數據來看,魅族12+512白色版本僅2000+的評論數,遠低于友商動輒數萬的評論數。
究其原因,還是魅族22的產品力不行,經過兩次跳票,魅族卻掏出一款未能搭載最新旗艦芯片的中端機。
但之前是怎么宣傳的?AI時代的小屏旗艦,媲美ultra級別的影像系統……
這一切許諾,并沒能完全滿足魅友的期待。缺技術、少資金的中小廠商的生存困境,就是如此殘酷。
當初賣身給吉利,魅友們期待的是“背靠大樹好乘涼”,能有機會再和小米一較高下,如今卻連推出有競爭力的旗艦機型也成了奢望。
魅族想留在牌桌上乃至擠入市場中央,不服氣卻又無能為力,不然,放下做手機的執念吧。
吹牛之下,其實難副
“只要堅持留在牌桌上,就永遠有機會。”創始人黃章之弟、星紀魅族CEO黃質潘在9月下旬的受訪中,顯然還抱有一絲希望。
他的策略很簡單,就是一年迭代一部旗艦手機,魅族22就是今年打出的牌。
可惜從核心配置上看,魅族22盡顯寒酸,在國產友商紛紛拼配置沖高端的當下,魅族直接“低人一等”。
其搭載的高通驍龍8s Gen4定位為次旗艦芯片,與紅米Turbo4 Pro、OPPO K13 Pro等2000元以內起售的機型處于同一梯隊。而魅族22的起售價,來到了2999這一價位,貴出了1000元左右。
官方辯解稱,如果搭載當前的第五代驍龍8至尊版,不僅要增加1500元成本,產品還要再延期6個月。
![]()
雖然事出無奈,但與近期友商旗艦機型相比,差著不小的檔次,競爭力已然不可相提并論。
本次沒有發布新版系統,而是介紹了已發布的Flyme AIOS 2的優化和待上線項目。例如其拿手功能小窗模式5.0,在多應用協同上更進一步,用完即走相當方便;Aicy購物智能體2.0支持一鍵價保、一鍵取消自動扣費等功能。
而對于各家都在注重的AI,一向擅長功能巧思的魅族,也沒能帶來令人眼前一亮的花樣。 AI 濾鏡、景深拼圖和AI校正等功能,未能超脫行業水準。
盡管手機上不了高端桌,魅族吹牛的本事可從沒落下,有網友調侃——魅族手機的宣發人員真是太難了。
比如這次的影像,魅族在海報上大字標注“5000萬旗艦四主攝”,但仔細一看,竟將“5000萬像素前置自拍”也算了進去。
![]()
從魅族一向的表現來看,少與人會對魅族的影像實力有所期待,但如此小心思盡顯的宣發,更會產生勸退潛在消費者的結果。
類似的文字游戲,在以往的魅族宣發中早已屢見不鮮。
上一年魅族21的宣發,就已經“漸入魔怔”,連續發布不等式海報,號稱“1.74mm物理四等邊<1.71視覺四等邊”“4800mAh>5100mAh”,還宣告“不做手機,要做 AI 終端”。
一次次角度獨特的宣發中,透露出背后的寒酸與無奈——這家標榜“小而美”的珠海小廠,實力還是如此孱弱。
魅族手機以往確實有一些值得稱道的創新,如小窗模式、mBack按鍵、mEngine震動反饋、環閃通知等,都是深入用戶體驗細節的功能。但除了小窗模式成為各家主流功能,其他配置已經退場或逐漸邊緣化。
如今的魅族,已然沒什么拿得出手的新東西,唯一極具辨識度的白面板,也被暗示將成為最后一代。
據黃質潘透露,在經過渠道費用、營銷成本等分攤之后,魅族目前仍是虧錢賣硬件。研發投入這一長期且龐大的開支,令魅族的手機業務苦不堪言。
如此“賠本賺吆喝”,目的其實就是——留在牌桌上。
但目前的定價,相較使用同一處理器的友商中端產品來說,性價比有所不足,如此一來,再如何強調不看參數看體驗,也難以打動消費者了。
魅族發展這幾年,“三年內重回Top 5”的誓言恍如隔世,目前,黃質潘對手機業務的規劃,是在三年內達到自負盈虧。
這個不算高的目標,對如今的魅族而言,也是一道難關。
放下手機的執念吧
現在的魅族,不是以前那個小而美的魅族了,而是背靠吉利大樹的魅族。
2022年7月,星紀時代收購魅族科技79.09%的股份,并在次年3月合并為星紀魅族集團。之后,星紀魅族的重要任務便是開發智能座艙系統,并逐步理清自己的戰略方向。
手機業務艱難維持的同時,魅族的戰略重心正在向Flyme Auto和Flyme AIOS延伸。
當前,魅族是國內繼華為、小米之后的第三家,打通手機、系統、汽車三大板塊,并且能實現深度整合的廠商。
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Flyme Auto已覆蓋吉利銀河、領克等品牌車型 28 款,用戶數量突破 150 萬,連續 11 個月生態用戶數量增速行業第一。
Flyme Auto業務有著清晰的規劃:在吉利體系內,三年實現500萬搭載量,外部合作車型爭取50萬,樹立行業標桿后再進一步擴展規模;同時開發國際版Flyme Auto。
如此看來,智能座艙是個星辰大海,但需要手機賦能。
魅族也需要保持與用戶之間的距離,盡力避免脫離主流市場,而手機,就是最核心的終端設備。
“我個人仍然看好手機產品的基本盤,未來十到二十年,它仍然會是每個人必不可少的終端。”在最近的采訪里,黃質潘仍不甘心放下手機。
然而,動蕩的管理層影響到既定戰略的推進,魅族的手機業務始終喘不過氣來。
星紀魅族但現在更換了三次CEO,分別為沈子瑜、蘇靜和黃質潘。沈子瑜掌管時期,將業務重心放在魅族車機與吉利系汽車的整合上,手機業務則成了陪襯。并且,沈子瑜在魅族手機發布會上以一句“這什么東西,我也看不懂”一戰成名,更令外界對星紀魅族的前景充滿擔憂。
如今過去兩年多,動蕩仍未平息。今年9月,正值魅族22發布前,原魅族科技高級副總裁、前Flyme負責人楊顏在微博上開撕魅族,聲稱“接下來我將致力于讓魅族22賣不掉這個使命。”目前還未有更進一步的糾紛。
確定的是,魅族釋放的重回核心品牌價值的“歸航”目標,恐怕難以順利。
市場是殘酷的,魅族已經多年穩坐“Others”席位。據IDC數據,2025年第二季度,“其他”的市場份額為20%,其中還包括動蕩中的榮耀,魅族的競爭壓力不小。
![]()
魅族手機較低的市場占有率,恐怕對吉利汽車的銷量沒有太大貢獻,更難談生態協同帶來質的變化。而且,在內置車機系統成為主流的當下,即便是蘋果的CarPlay也不是必選項,市占率從50%下降至30%。
對于吉利集團來說,魅族的價值更多在于開發車機系統,而非發布毫無競爭力的手機。
魅族,或許到了放棄手機的時候了。
Lanmeih/今日話題
你覺得魅族還能翻身嗎?
咱們評論區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