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30年前的一臺小手術,會在人生關鍵節點給人致命一棒。杭州一位32歲的精英男士,備孕許久沒動靜,去醫院檢查竟被退費——因為連一個精子都沒查到,后續檢查根本沒必要做,而罪魁禍首竟是2歲時做的一臺小手術。
![]()
這位男士堪稱“人生贏家模板”,國內985畢業后留洋約翰霍普金斯,舊金山碼農經歷加持后入職國內大廠,學業事業一路順風順水。和妻子結婚后開啟備孕計劃,倆人體檢都沒毛病,可妻子肚子就是沒動靜。國慶去醫院查生育能力,妻子一切正常,而男子則被醫生先報喜“退第二項檢查費”,再委婉說“沒發現精子”,這反轉差點把人砸懵。
![]()
更蹊蹺的是,所有該有的檢查顯示他身體各項指標都正常,醫生推測“精子被堵住了,跟結扎似的”。男子思來想去自己從沒做過結扎,直到醫生提醒,他才想起2歲時因腹股溝疝做過三次手術。原來疝氣手術部位挨著輸精管,如果稍有不慎就會把輸精管弄斷或扎上,這概率是千分之五。可這精英男竟成了那倒霉的其中一個,而這“結扎”一扎就是30年卻渾然不知。
![]()
這事一出來,評論區直接炸了鍋,尤其是帶男寶做過疝氣手術的家長,集體陷入焦慮。有網友說:“我家娃9個月就做了疝氣手術,當時只擔心麻醉風險,壓根沒想過輸精管!這得趕緊去做個檢查,可別出啥意外,不然可要后悔死了。”還有人補刀:“男孩越小輸精管越細,醫生操作難度大,誤傷概率確實更高,難道當年醫生都沒提這茬?”
![]()
不過也有過來人事后諸葛亮:“還好現在醫學進步了,30年前的手術技術沒法比。我哥十年前做的疝氣手術,用的腹腔鏡,醫生說能把輸精管看得清清楚楚,根本不會碰傷。”更有人科普:“疝氣本身不手術更危險,搞不好腸壞死會要命,比起生育風險,保命才是第一位。”
![]()
評論區很快延伸出“育兒避坑指南”,有人總結“男孩防疝氣,女孩防闌尾炎”,立馬引來一堆現身說法。有女網友吐槽:“我就是闌尾炎手術被庸醫切了點卵巢,現在備孕要靠促排。”還有人說:“闌尾炎術后腹腔粘連,輸卵管堵了,跟不孕打了三年交道,風險真不比疝氣手術小。”
![]()
聊到生育隱患,腮腺炎成了另一個重災區。有網友痛心分享:“我弟小時候得腮腺炎,我媽用墨汁涂臉治,沒去醫院。后來結婚五年沒孩子,查出來是死精,醫生說腮腺炎病毒把睪丸傷了,根本沒法補救。”另一個案例更扎心:“朋友青春期腮腺炎并發睪丸炎,當時羞于說睪丸疼,成年后直接無精,活檢都沒找到可用精子。”
![]()
也有理性聲音在降溫:“千分之五的概率其實很低,別因噎廢食。現在正規醫院做疝氣手術,醫生都會重點保護精索和輸精管,并發癥很少見。”還有人拿數據說話:“丹麥研究過三萬多例疝氣手術患者,不管開放還是腔鏡,都不影響生育能力,問題大多出在不正規手術上。”
![]()
最讓人感慨的是當事人的心態,他說“被結扎的30年也過來了,還有啥過不去的”,好在現在能通過技術取精備孕。有網友跟著打氣:“還好32歲就查了,要是為了面子拖到四十多,就算有精子質量也不行了,生育問題真不能諱疾忌醫。”
![]()
這事兒與其說是醫療意外的警示,不如說是給家長們上了堂育兒課。疝氣、腮腺炎這些看似普通的病癥,藏著影響終身的隱患,但過度焦慮沒必要——疝氣不手術的風險遠大于手術并發癥,腮腺炎及時正規治療就能防睪丸炎。關鍵是選正規醫院、聽專業意見,術后有疑慮早檢查,別等問題找上門才追悔莫及。生育問題從不是“面子問題”,像這位男士一樣早發現早干預,大多能有補救辦法,比起小概率風險,拖延和僥幸才更可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