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春天,蘇州城幾個調皮小子放學后沒直接回家,溜達到盤門附近的瑞光塔玩。那塔年久失修,雜草叢生,正是“探險”的好地方。
有個膽子大的孩子順著塔心柱往上爬,想找找有沒有鳥窩。
爬到第三層,他摸到一個黑乎乎的青磚洞口,伸手進去掏,沒摸著鳥蛋,卻碰到個沉甸甸的東西。
![]()
這是個黑色箱子,很重,上面寫著“瑞光院第三層塔內真珠舍利寶幢”的字樣。
幾個孩子根本拿不動,就和附近的大人說了,很快便驚動了蘇州市文物專家,當他們趕到的時候,立馬興奮異常。
專家打開黑箱子,里面是用黃綢包裹的木質函盒。打開一層又一層的包裝,最后露出來的東西讓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一座1.2米高的真珠舍利寶幢,晃眼睛!
![]()
這寶幢可了不得,用了四萬多顆珍珠,還有金絲、瑪瑙、水晶、琥珀,做工精細到讓人不敢相信是近千年前的手藝。
它分成底座、塔身、塔剎三部分,每一寸都綴滿珠寶,金銀絲編成的獅子只有指甲蓋那么大,卻連胡須都根根分明。
最珍貴的是,寶幢里藏著九顆舍利子,據說那是高僧火化后留下的結晶。
隨著清理工作繼續,更多寶貝陸續現身:一卷用金粉寫成的《妙法蓮華經》,一幅畫在絲綢上的《四大天王像》。
![]()
那天王畫像色彩依然鮮艷,人物神態威武生動,絲綢都發黃了,畫面卻還清晰如初。還有一本北宋年間的刻本《妙法蓮華經》,紙張脆得一碰就要碎似的,上面的字卻還清清楚楚。
再看那些只有指甲蓋大小的檀香木雕像,十七尊神像每一尊都有自己的表情。有的在微笑,有的在沉思,衣角被刻得薄如蟬翼,仿佛風一吹就會飄起來。
最妙的是藏在角落的八條銀龍,每條龍都在不同的地方探出頭來,身上串著珍珠,眼睛是用細小的寶石嵌成的,你一轉身可能就錯過了其中一條。
![]()
專家們后來估算,光是那座真珠舍利寶幢,市場價值就可能達到20億元。不過這些東西太珍貴了,根本沒法用錢來衡量,現在都收藏在蘇州博物館里。
說起來,這些東西怎么會藏在塔里呢?原來瑞光塔建于北宋年間,當時蘇州是江南繁華之地,佛教盛行。
那木盒蓋上寫著“都勾當方允升妻孫氏十娘”和“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的字跡,原來,是北宋一位叫方允升的官員和妻子孫十娘,一起封存了這個秘密。
這寶幢和經卷應該是他們,請某位高僧組織工匠制作的,用來供奉舍利。后來可能是戰亂,又請僧人把它們藏進塔心柱的暗格,想著太平了再取出來。
![]()
誰知這一藏就是近千年,直到被那幾個掏鳥蛋的孩子無意中發現。
那些精心藏寶的僧人,還有后來一代代從塔前走過的人,誰都不知道塔里藏著這樣的秘密。最后讓幾個孩子給發現了,這大概就是文物自己的命運吧。
想想看,千年前的工匠們,沒有放大鏡,電動工具,就靠著雙手和最簡單的工具,創造出了連現代機器都難以復制的精致。
他們一定是對這件作品懷著無比虔誠的心,才能讓每一處細節都完美無缺。
![]()
你可能會好奇那三個小孩獲得了什么獎勵?那個淳樸的年代,其實也不太講究金錢,最后每人發了50斤糧票,皆大歡喜!
有時候歷史就是這樣,最珍貴的寶藏不是在什么神秘的地方,而是就在我們身邊,靜靜等著那個對的時刻,被一雙好奇的手輕輕喚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