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表無貴賤,人心有高低;腕間存道義,談笑品茶香。鐘表茶館,講述表友自己的故事,我是老面。
腕表世界最真實的聲音不是品牌的廣告,媒體的宣傳稿,或者帶有主觀色彩的測評;而是來自表友們發(fā)自內心的評論。
圖片來自網(wǎng)絡
![]()
北極的凝望(點擊標題即可跳轉閱讀)一文留言中,大山表友講道:國內科技太快,商業(yè)追求也是盡快回收成本!因此電子產品更新?lián)Q代快,性價比還好。但是鐘表的設計需要更長的時間去琢磨,不是說沒有工匠精神,是沒有超過預計的時間讓你去琢磨一款個性的或者大眾都能接受的手表產品。
各類電子表的載體又多,比如手機、電子表、各種智能設備,計時功能在快速商業(yè)化下實際對腕表的市場已經(jīng)是很大的沖擊。并沒有普遍化地認為誰都需要一款腕表。同時,各種歐美對腕表的過度奢侈化也是弊端之一。計時其實從人類出現(xiàn)就開始了。
接下來如果想國產腕表成氣候,除非有第二套全球的國內標準。畢竟已經(jīng)開始向外的擴張,這個趨勢和國運和時機都有關。把握不住,可能又是長達百年的沉寂。不過這塊并不屬于民生經(jīng)濟多有關的方面。
老面:個人或小品牌如果用心,花時間去做一款各方面都不錯的腕表,商業(yè)上成功的機會很小。國內能做到良性循環(huán),又贏得口碑且受到瑞士制表業(yè)認可的,屈指可數(shù)。
![]()
老朋友闖關硬漢表友:其實我國資本以往也有過并購瑞士品牌的動作,某品牌(具體請看原留言)就是一個案例。問題是,并購后的運作并沒能有太大起色,不得不說是個遺憾。
老面:不知道原因是什么。總覺得國內的腕表設計水準不夠穩(wěn)定,很少有均衡的作品。缺乏高級腕表應該有的高級感和奢侈感,在細節(jié)處理上還不到位,比較粗糙。有藏家對我講:對國內高端(價)制表,很難保持長時間的興趣,短期把完后就閑置了。
像瑞士高級制表,戴很多年甚至傳代,都是非常經(jīng)典耀眼的。在貴金屬的運用上,還是縮手縮腳,不敢嘗試。奢侈品的用料最重要,炫技不代表長久,貴金屬的價值不會消退。
闖關硬漢表友:這一局面應該會逐步得到改觀了,今年中國獨立制表人在國際舞臺上的表現(xiàn)出乎意料地精彩,一掃往年的頹勢,但愿這能成為一個新趨勢、新常態(tài)。
![]()
在雲(yún)一方表友普及了品牌知識:2012 年,西鐵城集團宣布收購 La Joux Perret 的控股公司 Prothor,此次交易金額約為 6500 萬瑞士法郎。Prothor 旗下除了 La Joux Perret,還包括零部件制造商 Protoc 和高端手表品牌 Arnold & Son。
![]()
腕表世界最真實的聲音(十二)承表友的留言很客觀:3千元的表應該多花點心思在外觀上,機芯就通用機芯好了。國表先把外觀和審美搞起來。
老面:是,這價位,不能既要又要。
愛好哈雷獵鷹機車掛包表友:同道理,提升到二手5萬或者新表30萬內。也是這句話。想畢業(yè),想要真正六邊形戰(zhàn)士,估計只有二手200多萬或者新表500萬的獨立制表高鉑富斯才能看見“既要又要”。
![]()
鐘表茶館期待更多腕表世界的真實聲音,如果您的意見想被更多表友看到,請留言。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