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不可抗力的限流導致無法接收推送文章的問題,我們迫切需要以下操作:
點擊標題下方藍字 “一半杯 ” → 點擊右上角“...” → 點選“設為星標★”,這樣就更容易找到我們和收到推送文章!
保持愛讀文章,保持領先!
![]()
強硬右翼人物有望出任首相。
日本長期執政黨迎來首位女性黨魁。保守強硬派高市早苗在自民黨總裁選舉中擊敗四位競爭對手。按計劃,國會將于10月15日投票選出新首相,屆時她有望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她的上位預示日本政治將進入更為對抗的新時代。此時自民黨深陷危機,對盟友美國的關系搖擺不定,周邊安全環境亦愈發混亂。
自民黨自70年前成立以來幾乎主宰日本政治,但近年頻頻失足。政治籌資與競選手法的丑聞疏遠了選民,黨內也難以有效回應生活成本攀升的民意關切。2024年9月,自民黨轉而推舉具獨立色彩的資深議員石破茂止跌。然而他執政未滿一年便在眾參兩院選舉中接連慘敗,下臺收場,導致自民黨及其聯合伙伴史上首次在兩院均以少數派執政。
本次黨魁選舉的官方口號直截了當:“。作為已故首相安倍晉三的門生,高市在決選中擊敗另一位前首相之子小泉進次郎,在國會議員票與普通黨員投票中均獲多數。小泉在投票日前一度被看好,但高市所勾勒的“更為強硬保守”的自民黨愿景,最終壓過了小泉倡導的“大帳篷”路線。
對自民黨保守派而言,高市的當選是一場勝利。對黨內外更自由派的批評者來說,這預示著令人不安的右轉。至少,這又一次顯示日本正步入全球民主國家普遍出現的政治極化、民族主義與“文化戰爭”式政治之潮流。哥倫比亞大學日本政治學者杰拉爾德·柯蒂斯說:“它正在各地發生,也在日本發生。”
高市在多重意義上都將打破既有范式。與許多自民黨要人不同,她并非出身政治世家,成長于西日本古都奈良,父母分別是公司職員與警官。年輕時她曾是重金屬樂隊鼓手、癡迷摩托車;短暫從事電視新聞工作后,于1993年首次當選國會議員,先后出任總務大臣(主管通信)等職,最近則擔任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
在一個性別鴻溝位居全球前列的國家,高市具有重要的象征意義。然而她并非女性賦權的積極倡導者。作為堅定的社會保守派,她反對賦予已婚夫婦“各自保留姓氏”的法律權利,也反對允許女性繼承皇位——這兩者被視為日本性別平等的風向標議題。她稱英國“鐵娘子”瑪格麗特·撒切爾為其政治榜樣,但真正的導師是安倍。2020年安倍辭任首相后,曾明確支持她接棒自民黨右派大旗手。
她的政策議程與安倍高度相似。她延續恩師的話語,宣稱“日本回來了”。她主張強化自衛隊力量,推動完成安倍未竟的戰后憲法修訂。其競選支持者、安倍前顧問谷口智彥稱,她追求“以實力求和平”。在經濟層面,她承諾延續“安倍經濟學”,尤以財政與貨幣的擴張性取向為要。谷口表示:“對高市與安倍而言,財政審慎不如增長重要。”
她在戰時歷史觀上也與安倍的修正主義立場相近。這將使近來日韓關系的修復以及對華關系的穩定化更加復雜。她呼吁把自民黨建設為“弘揚傳統與歷史自豪感”的政黨。她長期參拜供奉包括甲級戰犯在內的靖國神社。若以首相身份參拜,將成為十余年來首位這樣做的日本領導人,勢必激怒周邊國家。一個早期的“試金石”將是10月17日開啟的靖國秋季例行大祭。
另一項早期考驗也將隨之而來。唐納德·特朗普預計將于10月27日途經東京,轉赴月底在韓國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會議。競選期間,高市曾表示,如果石破與特朗普達成的大型但含義模糊的關稅與投資協議對日本不利,日本可能需要重新談判。不過她也強調,與美國的同盟仍是日本安全的“基石”。日本政情顧問機構 Japan Foresight 的托拜厄斯·哈里斯指出,她很可能借與安倍的共同淵源,強化與特朗普的紐帶。
然而,高市面臨的最大挑戰在國內。其擴張性的經濟議程將遭遇“通脹新常態”的現實,自安倍時代以來日本借貸成本已上行。安倍曾憑借國會大幅多數與強勢黨內掌控力主導立法議程,高市在黨內基礎較弱,且作為少數派政府的領袖,需要要么擴大現有執政聯盟,要么與在野黨按議題組建臨時聯盟以推動法案。谷口稱,她的“終極考驗將是如何處理這場微妙的聯盟構建進程”。理論上,在野黨可能聯手推舉另一名首相人選,但這需要跨越巨大的政策立場差異。
自民黨還必須應對在近期選舉中取得進展的新興民粹勢力。選擇高市,釋放出要奪回流向參政黨等強硬右翼政黨的選民的信號。參政黨借外籍勞工與入境游客增加引發的不滿動員支持者。高市也顯示出迎合此類情緒的意愿,啟動競選時曾重復傳播“外來游客在其家鄉奈良踢神鹿”的逸聞,但該說法缺乏證據。
這一做法并無成功保證。將政黨急速右轉,意味著高市早苗可能加深自民黨內部保守派與溫和派之間的裂隙,也會為更自由取向的在野力量提供爭奪中間選民的空間;她還可能危及與公明黨這一鴿派盟友長達四分之一個世紀的合作。哥倫比亞大學學者杰拉爾德·柯蒂斯判斷,選擇高市“只會加速政黨走向崩塌”。
在勝選致辭中,高市表明她理解賭注之重。她表示“將放棄工作與生活平衡的觀念”,并誓言“工作、工作、再工作”,以重建政黨、復興國家。擺在她面前的工作確實不少。■
加拿大在全球“幸福國家”榜單上的排名持續下滑,年輕人的生活滿意度尤為下降。他們正面臨高房價、經濟壓力等現實挑戰,也在努力尋找新的幸福定義與人生價值。《環球郵報》通過深度剖析年輕一代的困境和自我突破,探討了如何在變動的時代重塑有意義的生活。點擊閱讀本文,了解加拿大青年正如何用創新和行動修復自己的幸福觀。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