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微信改版,容易找不到尹哥的文章,大家記得把尹哥設為星標?? 哦~
北京時間10月6日下午5點半,全世界科學界的目光將再次聚焦,202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桂冠將花落誰家?這份沉甸甸的榮譽,不僅是頒給個體的至高勛章,更是人類智慧在探索生命奧秘征途上的一座燈塔,照亮著未來的方向。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在這場科學界的“奧斯卡”揭曉前,有哪些激動人心的可能,又有哪些值得關注的華彩篇章。
![]()
![]()
預測諾貝爾獎,有點像在浩瀚星空中尋找那顆最亮的星,充滿挑戰卻也引人入勝。它不是憑空臆測,而是基于科學貢獻的深遠影響、業界的廣泛認可,以及一些有趣的“風向標”和數據分析。讓我們試著撥開云霧,一探究竟。
或許有人有注意到,“生理學或醫學獎” 這個獎項近年來有個挺有意思的現象,每逢“五”或“十”的年份,似乎都更青睞那些直接改變了臨床實踐、造福了萬千患者的醫學突破。這或許反映了諾獎委員會的一種平衡:既尊重揭示生命底層規律的基礎研究,也珍視那些將知識轉化為現實療法的轉化醫學力量。
回望過去幾年,免疫治療、丙肝病毒、觸覺受體、基因調控的獲獎,無不印證著這種基礎與應用交融的趨勢。
![]()
那么,今年呼聲最高的領域有哪些呢?我們不妨聽聽科學圈內的“風聲”:
01
囊性纖維化(CF)療法
其一,是囊性纖維化(CF)的革命性療法。
這曾是一種令人心碎的遺傳病,小小的孩子就被濃痰堵塞了氣道,多數難以活到成年。背后的“元兇”,是一種叫CFTR的蛋白出了問題。美國愛荷華大學邁克爾·威爾士(Michael Welsh)像一位細心的偵探,率先揭示了CFTR功能的奧秘,為后續藥物研發精準地指明了靶點。
而現福泰制藥研究員保羅?內古列斯庫(Paul Negulescu)和曾就職于福泰制藥的西班牙科學家赫蘇斯·岡薩雷斯(Jesús González),則如同技藝高超的工匠,將這一基礎發現,通過創新的藥物篩選系統和堅持不懈的研發,最終鍛造出了改變命運的三聯療法。
![]()
這就像找到了一把精準的鑰匙,打開了鎖住生命的枷鎖,讓CF從絕癥變成了可控的慢性病。這份從“知其然”(機制)到“救其人”(療法)的完整答卷,分量十足。
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和蓋爾德納國際獎這兩大重量級“風向標”,不約而同地將榮譽授予了囊性纖維化研究團隊。歷史告訴我們,當拉斯克獎和蓋爾德納獎指向同一個方向時,諾獎的聚光燈常常隨后而至。
![]()
![]()
02
cGAS-STING信號通路
其二,是美籍華裔科學家陳志堅教授發現的cGAS-STING信號通路。
![]()
想象一下,當一個病毒或者細菌偷偷溜進我們的細胞內部,細胞是如何第一時間拉響警報,啟動防御系統的?
陳志堅教授的偉大貢獻,就是發現了細胞里一個極其重要的“哨兵”——cGAS酶。它就像一位高度警惕的衛兵,一旦在細胞質這個“禁區”發現了病毒或細菌的DNA(甚至是我們自身出錯的DNA),會立刻識別、結合,并迅速產生一個叫cGAMP的信號。這個信號會傳遞給另一個關鍵蛋白STING,最終點燃整個免疫系統的抗病毒反應,釋放干擾素等“武器”。
![]()
這個通路的發現,完美地填補了2011年因Toll樣受體獲獎的先天免疫感知機制的空白,共同描繪出我們身體防御外來入侵者的完整“預警地圖”。
陳志堅教授幾乎囊括了所有被視為諾獎“前兆”的重要獎項:2019年的生命科學突破獎、2024年的拉斯克基礎醫學研究獎,以及剛剛出爐的2025年“引文桂冠獎”。
![]()
![]()
![]()
這份履歷,本身就構成了強大的說服力。我們華人科學界,無疑熱切期盼著他的名字能響徹斯德哥爾摩音樂廳。
03
無創產前檢測(NIPT)技術
其三,是中國香港科學家盧煜明教授開創的無創產前檢測(NIPT)技術。
這項技術的偉大之處,在于它用一種幾乎無痛、無風險的方式,改變了千萬家庭的命運。盧教授從母親的血流中,敏銳地捕捉到了胎兒游離DNA的蹤跡,并發展出精準的檢測方法。這如同破譯了母親血液中傳遞的“胎兒電報”,使得醫生無需再進行羊水穿刺等有流產風險的侵入性操作,就能篩查胎兒的染色體異常。這項源于東方智慧的技術,如今已惠及全球數百萬孕婦,其社會意義和人文關懷價值巨大。
![]()
盧教授同樣榮譽等身,包括2022年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尤其值得關注的是,2025年恰逢“逢五”之年,而諾獎在“逢五逢十”時確有表彰臨床重大突破的傳統。因此,盧煜明教授獲獎的可能性,也絕對不容小覷。
04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其四,影像學是醫學重要組成部分,然而,自2003年MRI(磁共振成像)發明以來該領域還未曾獲獎。領域內的人都知,fMRI和PET的研發和應用,極大地提升了臨床診斷和科學研究水平。因而此領域,的確是值得再次引起諾獎評委會的注意的。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術的基本原理,即血氧濃度相依對比,是時任貝爾實驗室生物物理學研究室的研究員,現日本大阪大學小川誠二(Seiji Ogawa)博士在1990年發現的。而發現了 18F-FDG (氟代脫氧葡萄糖)放射性標記物質的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費爾普斯(Michael Edward Phelps) ,及帶領團隊利用正子斷層掃描和功能性磁共振造影來研究大腦功能的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賴希勒(Marcus Raichle)也是領域先驅。
![]()
05
其他可能領域及科學家
當然,生命科學的星空璀璨,其他領域同樣星光熠熠:
代謝與肥胖領域的突破者:糖尿病和肥胖已成為全球性的健康挑戰。現任職于美國紐約洛克菲勒大學的南斯拉夫裔生物化學家斯韋特蘭娜·莫伊索夫(Svetlana Mojsov)等人在GLP-1激素機制上的研究;美國洛克菲勒大學教授的杰弗里·弗里德曼(Jeffrey Friedman)以及美國杰克遜實驗室的科爾曼(Douglas L. Coleman,已故)在瘦素及體重調控方面的開創性發現。他們的研究不僅深化了我們對能量代謝的理解,更直接催生了像司美格魯肽這樣革命性的減肥藥物,深刻改變了無數人的生活。他們的工作,是從分子層面理解代謝疾病并轉化為有效療法的典范。
![]()
蛋白質相分離的揭示者: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分子細胞生物學與遺傳學研究所所長安東尼?海曼(Anthony Hyman)提出的蛋白質相分離理論,顛覆了我們對細胞內部如何組織、如何動態變化的理解。這就像發現了細胞內部形成“功能小島”的規則,對理解神經退行性疾病、癌癥等意義重大,是基礎研究深度探索的代表。當然也不要忘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布朗溫(Clifford Brangwynne)和美國德州西蘭醫學研究中心的羅森(Michael K. Rosen)。
![]()
免疫治療的新星CAR-T:2018年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獲獎后,CAR-T細胞療法作為腫瘤免疫領域的又一巔峰之作,將“活的藥物”變為現實,在血液腫瘤治療中創造了奇跡。它代表著個體化醫療和細胞療法的巨大進步。其中的代表人物有為CD19 CAR-T細胞療法在癌癥治療中的概念構思、研發及應用方面做出了開創性貢獻的: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澤力格·艾希哈(Zelig Eshhar)和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的米歇爾·薩德蘭(Michel Sadelain)。
![]()
光遺傳學及在此領域作出奠基性貢獻的三位科學家: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代塞爾羅思(Karl Alexander Deisseroth)、德國柏林洪堡大學的黑格曼(Peter Hegemann),以及德國馬普生物化學研究所的歐斯特海特(Dieter Oesterhelt)。十分值得一提的是,前面我們提到盧煜明是今年拉斯克基礎醫學獎的獲得者,而該獎項去年的獲得者就是此三人。而華裔科學家、基因編輯領域的大牛張鋒教授早年在此領域也曾作出過突出貢獻。
![]()
組蛋白修飾和基因表達調控及在此領域作出重要貢獻的兩人:美國洛克菲勒大學的阿利斯(David Allis)以及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格倫斯坦(Michael Grunstein)。
![]()
未折疊蛋白反應及其兩位奠基者:日本京都大學的森和俊(Kazutoshi Mori)以及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瓦爾特(Peter Walter)。
![]()
在闡明聽覺分子和神經機制方面作出開創性貢獻的三人: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菲蒂普萊斯(Robert Fettiplace)、美國洛克菲勒大學哈德斯佩斯(James Hudspeth)以及法國巴斯德研究所的珀蒂(Christine Petit)。
![]()
轉錄因子及該領域的先驅:法國史特拉斯堡大學的尚邦(Pierre Chambon)、美國索爾克研究所的埃文斯(Ronald Evans)以及美國洛克菲勒大學的羅德(Robert Roeder)。
![]()
當然,尹哥預測諾貝爾獎,并非為了押寶,而是借此機會,去重溫那些照亮人類認知邊界的偉大發現,去感受科學家們數十年如一日的執著探索,去理解基礎科學與轉化醫學交織共舞的魅力。
今天下午,當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的委員會宣布最終結果時,無論桂冠戴在誰的頭上,我們都應為之鼓掌。因為這不僅是個人或團隊的榮耀,更是全人類共享的知識財富。它提醒我們,在探索生命密碼的無垠征途上,好奇心是永恒的引擎,合作是前行的風帆,而那份致力于理解自身、守護健康的初心,正是驅動科學不斷超越自我的不竭動力。
![]()
讓我們共同期待,北京時間10月6日17:30,科學殿堂奏響的華彩樂章。無論結果如何,科學探索的傳奇,永遠在繼續。
其他獎項揭曉時間:
★ 物理學獎 ★
最早于10月7日星期二,當地時間11:45(北京時間17:45)公布。
★ 化學獎 ★
最早于10月8日星期三,當地時間11:45(北京時間17:45)公布。
★ 其他獎項 ★
另外還有文學獎、和平獎、瑞典國家銀行紀念諾貝爾經濟科學獎分別在10月9日、10日、13日陸續公布,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持續關注。
參考資料:
[1]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DQ1OTY5Nw==&mid=2649838665&idx=1&sn=c223ee8ec4706dcdbcef3c8c0b6de61d&chksm=869d12e58f1b24e5a54ab2555f048a918afb384dd1a958386d3eea4d747b9d9b4c15bd5ed90f&scene=27
[2]https://h5.ifeng.com/c/vivo/v002VYpQ0f4S1gsaKvbUopcZSuoSnuJBDWd5KZMnqDAOKjc__
[3]https://www.dutenews.com/n/article/10150010
[4]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172036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