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熱衷于造神,也熱衷于推神,向來如此,無可厚非。
所以,這個國慶節,最忙碌的“神”就是被潑天流量砸中的一個江西人。
一塊6塊錢的雞排,竟做成了一樁全國人的生意,線上線下,浩浩蕩蕩,太魔幻了。
我昨天去新鄉胖東來,走了好幾分鐘找不到隊尾的時候,就發出感慨,太魔幻了。
沒想到,雞排哥比胖東來更魔幻。胖東來好歹東西放心,健康安全,是中國商超的典范,目前為止,還是唯一性的。
![]()
雞排哥呢?難道幾句笑話和幾個夸張的動作,就值得那些人驅車千里,只為吃上一口熱乎的雞排?
雞排哥火了以后,這場景和當年南京路手沖咖啡的阿姨一樣,很多人蜂擁而至,拍照打卡,圍觀直播。
菏澤南站的郭有才,憑借一首翻唱的《諾言》走紅后,全國各地的網紅,一夜之間涌向菏澤,直播跳舞,各種cosplay,蔚為壯觀。
只不過這種短暫的流量盛宴,能堅持多久呢?累到癱軟的雞排哥,真的想要這樣的生活嗎?
甚至還有人喊出來“雞排主理人”!
![]()
我實在是搞不懂,“主理人”是個什么東西?大家都這么熱衷于造詞嘛?
這些年,互聯網出現了很多看起來耳目一新的詞,但仔細研究一下,令人作嘔。
比如“搭子”,新鮮詞叫作“全職兒女”,同步信息,新鮮詞叫“對齊顆粒度”、“拉齊水位”……
以前流動攤販,叫做攤主,現在統一改成主理人了。
炒飯的,叫美食主理人。臭豆腐的,叫做臭豆腐主理人,搖個咖啡,也能成為主理人。
有個段子,說在上海,扔塊磚頭砸下去,就能砸中10個主理人!
實在是想不通,擺個攤賣燒烤做炒飯很丟人嗎?自己創業搖個咖啡,抬不起頭嗎?非得整個“主理人”的稱呼。
爛大街的“主理人”不僅讓人摸不著頭腦,更有種窒息感,請問你主理了啥?又副理了啥?
當一種虛頭巴腦的東西破圈而出,蜂擁而至的時候,這本身就是不正常的,一種投機取巧的鉆營而已。
就像雞排哥事件,其本身無論是炸雞水平還是衛生和健康狀況,都有瑕疵的,上熱搜也是偶然。但卻在一些網紅的帶動下,再加上官方的加持,竟成了現象級“明星”。
很多人開車幾千里過去,并不是為了吃一口雞排,只是像把鏡頭懟到別人臉上,直播漲粉,蹭流量。
這些人四處觀察,奔波走訪,在流量的盛宴里,吃著饕餮盛宴,可是最終留給當地居民的,不過是一地雞毛。
畢竟熱搜會散去,追捧也會消失,熱鬧的情緒奔赴變成細水長流的生意,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