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寫道:
“有一面鏡子,在其中你可以看到完整的自己,看到自己心里所有的事情,所有的感覺、動機、嗜好、沖動及恐懼。這面鏡子就是關系的鏡子。”
人這輩子,凡所遇見,皆有所得。
問題在于,你能拿出什么樣的心境去對待所遇到的一切。
實際上,那些能允許一切發生的人,便能照見自己,找到自己,活出自己。
![]()
照見自己
心理學家武志紅講過一句話:每個人的真實需求,都是渴望被看見。
人最可貴的,就是能照見自己。
能照見自己的人,他才能真正被看見。
所謂的照見自己,其實就是認識自己,了解自己。
我們在困頓時,幾乎都會本能地找人指點迷津,希望得到幫助。
但是,必要知道,其實真正能把自己從低谷里、從深淵里拉出來的,只有自己。
如果你總是把外力當作主力,那么本該屬于你的主力,就會變成負作用力。
最終,自己的力量非但沒有被挖掘出來,反而越來越陷在泥潭里更深。
與其寄希望于別人,不如憑借著自己的力量走出困境。
這樣,照見自己的所見所思所想,認識自己,了解自己。
最終,你才能慢慢找到更適合自己的生活。
找到自己
人,在照見自己的過程里,其實就是在找自己。
在環境變化如此之快,又如此紛繁的時代里,人走著走著,可能就懵了,可能就迷路了。
把自己找到的價值,就在于能找到最初的自己,然后喚醒心靈,找到生活的方向,人生的出口。
邁克爾·戴爾說過一個觀點:別做房間里最聰明的人。
說到底,現在太多的人,空有雄心壯志,卻絲毫沒有行動之力。
他們明明有著很多很棒的觀點和靈感,卻只會把這些事物埋藏在心。
到頭來,空有想法,而沒有做法。
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孤獨的。
哪怕生活里有很多朋友,有很多同事,有很多合作伙伴。
但是你會發現,自己在忙碌了一段、幾段時間之后,就再也不想折騰了。
因為你會發現,是人都會累的,外物太多,則會淪為心靈的負累。
找到自己,簡單一點,過上物欲極簡的人生,方為一種減負的,也是能讓自己過得更松弛的人生。
活出自己
一個人在照見自己,找到了自己之后,他就越來越愿意去活出自己。
畢竟,人這一生吧,只有一次,與其浪費,不如珍惜,與其亂來,不如算計一下。
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樣的生活,明白自己想要過上一種什么樣的人生,總比一輩子只會渾渾噩噩度過好吧?
羅伯茲在《項塔蘭》中寫道:
“命運早晚會使我們和某些人相遇,一個接一個,從而讓我們知道我們可以讓自己,以及不該讓自己成為什么樣的人。”
余生,懷揣一顆平靜心,平常心,拿出更為淡淡的、靜靜的心態去處理自己和自己的關系,自己和他人的關系,自己和宇宙的關系。
那么,早晚你也能過得更通透、釋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