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假期間,告別了日常工作的壓力,但心臟的“考驗”可能并未減少。突如其來的放松、密集的聚會歡慶、長途旅行的奔波、甚至熬夜追劇打亂作息,這些生活節奏的驟然改變,都會使身體處于一種應激狀態。此刻,支配心臟跳動的“神經系統”可能因此失衡,導致心跳的節律發生異常。
這正是為什么很多人在假期里反而更容易感到突然的心跳加速或變慢、心頭“咯噔”一下、或是不規則的“漏跳”感。這些癥狀,在醫學上稱之為心慌、心悸,是心律失常的典型表現,絕不能簡單地歸咎于“太累了”。
![]()
認識心律失常:不只是“心跳亂了下”那么簡單
臨床上,心律失常可分為快速性(如早搏、房顫)和緩慢性(如竇性心動過緩)兩大類。要了解心律失常的重要性,首先需要建立一個關鍵概念——“心血管事件鏈”。
1991年,美國心臟病學專家Braunwald將心血管疾病的發展歸為“代謝綜合征-動脈粥樣硬化-心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死亡”這一循序漸進、環環相扣的過程,這個過程被總結為“心血管事件鏈”,而心律失常,正是貫穿于這條事件鏈中的一個關鍵環節。
要知道,國慶假期中常見的不規律作息、情緒波動、過度勞累等因素,都可能打破心臟正常的電生理平衡,誘發或加重心律失常。
防治結合,構建心律失常的全面防線
面對心律失常,日常防范是守護心臟的第一道關口,其核心在于規避誘因,培養“護心”生活習慣:
1、保持作息規律,盡量避免熬夜和突然的跨時區旅行;
2、管理情緒,通過冥想、聽音樂等方式保持心態平和;
3、注意飲食有節,限制咖啡、濃茶、酒精等刺激性飲品的攝入;
4、避免過度勞累,合理安排假期行程,保證充足休息。
![]()
當防范未能阻止心律失常發生時,科學治療則至關重要。
被納入《通絡藥物系統干預心血管事件鏈專家共識》的參松養心被證實可通過調節鈉、鉀、鈣等離子通道開合,糾正心肌電信號,讓亂跳的心平靜,讓過慢的心加速,突破性實現心律失常“快慢兼治”;同時能夠改善心臟因疾病或長期負荷過重導致的異常結構和功能變化、調節交感與副交感神經平衡以及改善心肌微循環灌注,從根源干預心律失常發生。
近年來,一系列高質量臨床研究也驗證了參松養心在“快慢兼治、整合調律”這一領域的價值。“參松養心心律失常抑制試驗研究”證實,對于治療陣發性房顫,參松養心總有效率達62.3%,具有更好的安全性。《歐洲心臟雜志》發布的“參松養心對經射頻消融房顫患者預后的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臨床研究(SS-AFRF研究)”顯示,參松養心可降低持續性房顫患者術后1年復發風險40%,顯著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且安全性良好。
![]()
從關注每一次不尋常的心跳警報開始,將健康意識融入生活的每一個當下,用積極的行動和科學的認知,真正守護好心臟的健康節律,享受每一段充滿活力的美好時光。#通絡藥干預心血管事件鏈共識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