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11月7日,“E患共健,持續超·躍”媒體溝通會在葛蘭素史克(以下簡稱“GSK”)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展臺舉辦。活動匯聚了呼吸與耳鼻喉領域專家、四川西部醫藥技術轉移中心代表及企業代表,通過專家對話和患者經歷分享,系統展示了嗜酸性粒細胞(EOS)相關呼吸疾病的未盡需求、生物制劑的治療進展,以及EOS規范化診療路徑的實踐成果。
![]()
GSK副總裁、中國總經理余慧明在開場致辭中表示:“進博會是GSK展示創新與承諾的重要平臺。‘E患共健,持續超·躍’不僅呼應了我們的企業使命,也體現了在呼吸領域持續深耕的決心。GSK擁有覆蓋疫苗、吸入制劑和生物制劑的完整產品管線,并不斷引入新產品和拓寬新適應癥,攜手各方共同提升疾病認知與診療規范,助力患者實現更健康的呼吸。”
慢性呼吸疾病患者基數大、負擔重,已成為重要的公共衛生挑戰。研究表明,EOS水平升高是哮喘、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CRSwNP)等多種慢性呼吸疾病的重要風險因素,可能導致急性發作風險增加、肺功能下降及醫療負擔加重。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周劍平教授指出:“重度嗜酸粒細胞性哮喘占重度哮喘比例高達83.8%,這類患者即使規范使用中高劑量吸入治療,仍面臨急性加重風險,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鼻科副主任顧瑜蓉教授補充道:“據估計,中國約有1.07億人患有慢性鼻竇炎,其中約1/3為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而EOS型患者癥狀更重、復發率高。上氣道問題若控制不佳,會加重下氣道疾病如哮喘,患者常需跨科室就診,對整合診療方案需求迫切。”
隨著對EOS相關疾病機制的深入理解,醫學界正從炎癥分型入手,推動精準治療。生物制劑可針對特定炎癥通路,為傳統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提供新選擇。
GSK副總裁、中國呼吸業務負責人余錦毅介紹:“GSK引入的靶向人源抗白介素-5(IL-5)單克隆抗體生物制劑新可來?(美泊利珠單抗),年年刷新‘進博身份’,2022年和2024年分別在中國獲批上市嗜酸性肉芽腫性多血管炎和重度嗜酸粒細胞性哮喘適應癥。今年新可來?又上市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適應癥后,讓創新價值惠及了更廣泛的患者群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