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場俄烏戰爭從2022年2月打到現在,已經三年多了,大家一開始以為就是常規的地面沖突,誰知道越拖越長,越打越狠,現在都涉及到核電站、能源管道和大壩這些東西了,簡直是超出常理的破壞。
俄羅斯軍隊在2025年還在慢慢推進,主要集中在烏克蘭東部,像頓涅茨克和哈爾科夫那邊,占領的土地一點點增加,但代價巨大。聯合國的數據顯示,俄羅斯的無人機襲擊導致烏克蘭平民傷亡在2025年上半年就漲了40%。
俄羅斯軍隊的傷亡也嚇人,據一些分析,到2025年夏天,俄羅斯可能已經損失了100萬士兵,包括25萬人陣亡和70萬人受傷,這數字聽起來就讓人脊背發涼。烏克蘭那邊,士兵傷亡估計有40萬,平民死亡到2025年7月已經超過1.38萬。
![]()
想想看,戰爭一開始是坦克和大炮,現在呢,雙方都開始瞄準那些能造成大面積破壞的目標了。扎波羅熱核電站就是典型例子,這地方是烏克蘭最大的核電廠,容量6000兆瓦,本來供著全國20%的電。俄羅斯從2022年3月就控制了它,但襲擊從來沒停過。
2025年9月23日,又發生了第十次 blackout,因為俄羅斯的攻擊把唯一的輸電線斷了,電站只能靠柴油發電機撐著。要知道,這種 blackout 每次都讓核燃料冷卻系統面臨風險,要是真出事兒,輻射泄漏能波及整個歐洲。國際原子能機構一直在那派人監視,但他們也只能發警告,說情況越來越糟。
早些時候,2025年8月24日,俄羅斯指責烏克蘭用無人機炸了電站的一個變壓器,引起火災,雖然沒死人,但損壞了輔助設備。另一個時間,2025年9月16日,附近又有炮擊,爆炸聲離電站不遠, IAEA 的人都聽見了,他們報告說這讓核安全面臨實質變化。
俄羅斯和烏克蘭互相指責,誰也不承認是自己干的,但事實是,這電站成了戰場的一部分,本來是發電的,現在成了定時炸彈。
![]()
不光扎波羅熱,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也卷進去了。大家都知道1986年那次爆炸,影響了上百萬人,現在雖然停運了,但里面還有核廢料,需要不斷冷卻。
俄羅斯從戰爭一開始就占了它,2025年2月14日,俄羅斯無人機帶著高爆彈頭直接擊中了電站,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公開說這是故意的。輻射水平當時沒異常,但這事兒讓國際社會又捏把汗。
之后,2025年3月,一個烏克蘭防空單位報告說,有無人機炸穿了切爾諾貝利的鋼殼防護層,那層殼本來是防輻射的,現在被打了個洞,起火了。俄羅斯否認,但事實擺在那,戰爭把這個老傷疤又撕開了。
IAEA 從2023年起就在烏克蘭所有核電站派駐人員,到2025年,他們報告說俄羅斯計劃讓羅斯原子公司長期運營扎波羅熱,但工作人員被虐待的報告不少,至少19人到2025年8月被折磨過。這不是常規戰爭了,是在玩火,隨時可能釀成比切爾諾貝利還大的災難。
![]()
2022年9月26日,北溪一號和二號管道在波羅的海海底被炸,天然氣泄漏了好幾天,海面都冒泡了。管道是俄羅斯向德國輸氣的關鍵通道,一炸,歐洲能源市場就亂套了,價格飛漲,工廠減產。調查拖了很久,到2025年,終于有進展了。
德國調查人員確認了所有嫌疑人,主要是一個烏克蘭小組,包括船長、爆破專家和潛水員,他們用定時炸彈干的。2025年8月21日,意大利警方逮捕了一個叫謝爾蓋·K的烏克蘭人,他是協調人,在里米尼落網。德國發出了逮捕令,對另外六名烏克蘭人,包括一個叫瓦列里的潛水員。瑞典和丹麥的調查早結束了,只說管道是被破壞的,但沒指名道姓。
俄羅斯損失了出口通道,本來可以用管道要挾歐洲,現在沒了。烏克蘭有動機,因為管道開通會讓俄羅斯賺大錢,但他們面對戰爭壓力,本來以為沒能力干這事兒,現在看來是有的。聯合國安理會2025年8月26日開會討論,德國說謝爾蓋·K是附炸彈的那伙人之一,但俄羅斯說這是西方陰謀。
總之,這爆炸不是常規武器,是破壞能源基礎設施,斷了歐洲和俄羅斯的聯系,戰爭擴展到經濟領域了。
![]()
卡霍夫卡大壩的破壞也是戰爭升級的標志。2023年6月6日,大壩被炸塌,水庫水涌出來,淹了下游620平方公里,影響了10多萬人。俄羅斯和烏克蘭互相推責任,但后果到2025年還很嚴重。研究顯示,大壩崩塌導致河流和黑海污染,重金屬和污染物像毒藥一樣擴散,環境影響堪比切爾諾貝利。
2025年3月13日,一份科學報告說,洪水沖走了大量沉積物,里面有重金屬,污染了淡水和海洋生態。水質下降,魚類和鳥類減少,農田沒法種了,因為土壤里有毒物質。生物多樣性也遭殃,2025年2月的一篇論文說,下游洪水毀了棲息地,很多物種滅絕風險增加。
水庫干了后,雖然有些地方開始恢復自然生態,但整體是災難,洪水還擴散了地雷,清理隊伍到現在還在忙。扎波羅熱核電站的供水也斷了,工程師得臨時找辦法,確保冷卻水夠用。這大壩本來是供水和發電的,現在成了戰爭武器,破壞了長期環境和民生。
平民傷亡是戰爭最慘的部分,2025年情況更糟。聯合國人權監測團報告,2025年7月有286平民死亡,1388受傷,這是2022年5月以來最高月記錄,比6月還高。8月也好不到哪兒去,72%的傷亡在前線附近,主要在頓涅茨克和哈爾科夫。
俄羅斯的遠程武器和無人機是主因,襲擊了城市和基礎設施。總的來說,到2025年7月,烏克蘭平民死亡超過1.38萬,傷者更多。俄羅斯那邊,邊境城市如別爾哥羅德也遭炮擊,2025年有報告說烏克蘭部隊襲擊導致平民死傷。聯合國譴責這些非人道行為,但沒法停。
集束彈藥用了不少,到2025年造成烏克蘭1200多平民死傷。俄羅斯軍隊用這種彈藥襲擊火車站和市場,烏克蘭也反擊。戰爭讓普通人付出代價,經濟衰退,難民到處跑。
![]()
這些事兒加起來,戰爭的方向真是不敢想。俄羅斯2024年11月改了核威懾政策,允許在盟友受常規攻擊時用核武器,普京簽了法令,到2025年還在警告西方。國際社會擔心核設施安全, IAEA 反復呼吁停手,但沖突還在繼續。
俄羅斯推進哈爾科夫和頓涅茨克,但需要幾年時間,烏克蘭的堡壘帶難攻。俄羅斯的混合戰也在升級,2025年的扎帕德演習測試北約反應,散布恐懼。歐洲能源短缺從北溪爆炸就開始了,到現在還沒恢復,甲烷排放增加,氣候變化加劇。卡霍夫卡的污染是長期問題,河流生態要好幾年修復。
![]()
俄羅斯軍隊的窮兵黷武,烏克蘭的頑強抵抗,加上西方的援助,讓事兒越鬧越大。
俄羅斯經濟受制裁影響,軍隊招兵難,到2025年還在抓人當兵。烏克蘭基礎設施毀了,重建要花大錢。聯合國開會譴責,但無力制止,就像兩個打紅眼的家伙,誰也不聽勸。
如果不談和,核風險會更高,環境破壞會更深。俄羅斯可能繼續推進,但傷亡會堆積;烏克蘭得靠援助撐著,但平民苦日子長。希望國際壓力能起作用,讓雙方坐下來談,不然這方向真是不敢想,會禍及全世界。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