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俄羅斯的三位一體核力量已經完成更新,實際上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三位一體核力量。眾所周知,三位一體核力量并不是在短時間內就能實現新技術突破的。為了達到這一目標,俄羅斯早已制定長期計劃,并持續開展大量相關工作。因此佩斯科夫強調,這與當前局勢無關,俄羅斯沒有參與任何軍備競賽。同時,他指出當前的國際形勢證明,更新三位一體核力量是俄羅斯做出的正確決定。
從實際情況看,這一說法大體準確,俄羅斯三位一體核力量的確處于世界最先進水平。
在陸基核力量方面,俄羅斯以“亞爾斯”洲際彈道導彈為核心,同時部署有“白楊-M”洲際彈道導彈、“先鋒”高超聲速戰略導彈,以及“薩爾馬特”液體燃料巨型洲際彈道導彈。其中,“亞爾斯”用于取代“白楊-M”,“薩爾馬特”用于取代SS-18“撒旦”,“先鋒”則是俄羅斯新研制的戰略級高超聲速導彈。這些導彈均可攜帶分導式核彈頭。
此外,俄羅斯已經研制成功“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具備近乎無限續航力,可繞開美國的防空與反導體系,其突防能力大幅提升。隨著“海燕”未來列裝,俄羅斯陸基戰略核力量將進一步增強。
![]()
俄羅斯“北風之神”核潛艇
在海基核力量方面,俄羅斯海軍已服役8艘“北風之神”與“北風之神-A”級戰略核潛艇,每艘攜帶16枚“布拉瓦”潛射洲際彈道導彈。同時還保留5艘“德爾塔-IV”級戰略核潛艇,每艘攜帶16枚升級版“深藍”潛射洲際彈道導彈。無論是“布拉瓦”還是“深藍”,均可攜帶分導式核彈頭。
需要強調的是,俄羅斯潛射洲際彈道導彈的最大射程基本未超過一萬公里——“深藍”的最大射程為8300至1萬公里,“布拉瓦”為8000公里。原因在于俄羅斯戰略核潛艇大多部署在堪察加半島的維柳琴斯克或巴倫支海附近的加季耶沃。從這些基地出發,無須遠航,只需在本國海域或巴倫支海發射潛射洲際彈道導彈,就能打擊美國本土。8000公里射程足以覆蓋美國全境,因此俄羅斯對潛射導彈遠程性能的需求并不高。
俄羅斯還發展“波塞冬”核動力無人潛航器及配套的0985-2、0985-1型特種核潛艇,“波塞冬”在水下同樣具備無限續航能力,最高航速可達60節,下潛深度可達1000米,使其極難被攔截。其搭載百萬噸級核戰斗部,可在敵國沿海核爆,引發海嘯,破壞力極大。
![]()
俄羅斯圖-160戰略轟炸機
俄羅斯空基核力量的更新主要體現在圖-160與圖-95MS戰略轟炸機,以及它們配備的新型KH-102空射巡航導彈,KH-102采用隱身外形,最大射程可達5500公里,搭載25萬噸當量核彈頭。
俄羅斯高度重視核力量,是因為其常規軍事實力與北約存在巨大差距。雖然在當前俄烏沖突中,俄軍在整體戰場態勢上逐漸占據上風,但沖突以地面戰為主,空戰與海戰規模有限。北約向烏克蘭提供的武器也以地面裝備為主,戰斗機數量有限,水面艦艇更是為零。而北約在陸海空綜合力量上的優勢,尤其是空海力量,對俄羅斯形成明顯壓力。
因此,為化解北約軍事威脅,俄羅斯只能依靠發展核力量,雖然核武器昂貴,但相比全面發展強大的常規軍力,其成本反而更低。這也是俄羅斯能夠承擔核武庫持續升級,卻難以全面更新常規裝備的主要原因。
事實上,核力量所起到的威懾作用顯著超過常規力量,正因俄羅斯擁有強大的核武庫,使北約有所忌憚,不敢直接出兵烏克蘭。俄羅斯嘗到核威懾的戰略紅利后,也愈發加大核力量投入。即便在極端情況下,俄羅斯放緩常規軍力更新,也仍會確保其核力量持續升級換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