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兩年的“803專利”案,終于靴子落地。
10月2日,百濟神州在港交所發布公告宣布,美國專利商標局判處Pharmacyclics針對澤布替尼提起的“803專利”無效后,Pharmacyclics決定不再提起上訴。
Pharmacyclics是艾伯維旗下子公司,“803專利”是艾伯維針對百濟神州BTK抑制劑澤布替尼特設的一道“防護網”。2023年,艾伯維提出了關于澤布替尼的40項侵權內容,包括了專利結構、標簽使用說明、用途侵權等多個方面。
通俗來講,艾伯維認為,用有特殊結構的BTK抑制劑治療淋巴癌,過程中出現相關淋巴細胞增多后繼續治療的方式,是它的專利,別家不能用。
艾伯維以此為由頭的專利網,一直是扎在百濟神州和投資者心頭的一根刺。這場中國創新藥企與跨國巨頭的專利訴訟戰,以我國創新藥企獲勝告終,行業也十分振奮。10月2日,百濟神州港股股價漲了2.53%。
![]()
艾伯維如此“賣力”,其實全為了自家血液瘤領域的核心BTK抑制劑伊布替尼:如果能告倒百濟神州,澤布替尼此后就不能在美國市場生產銷售。
在澤布替尼美國上市之前,全球第一款BTK抑制劑伊布替尼一直在美國血液瘤市場占據主導地位。憑借在套細胞淋巴瘤(MCL)、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細胞淋巴瘤(SLL)、邊緣區淋巴瘤(MZL)、華氏巨球蛋白血癥(WM)等多項血液瘤適應癥的先發優勢,2015年-2019年,伊布替尼銷售額從7.54億美元增長到了46.74億美元。
但自從百濟神州的澤布替尼在美國獲批上市,整個美國市場的BTK抑制劑格局都發生了改變。
2019年,澤布替尼作為國產創新藥代表首次在美國上市,首個獲批的MCL適應癥就直指伊布替尼重疊市場。此后,WM、全線CLL/SLL適應癥也接連獲批,招招奔著伊布替尼的核心市場發起沖擊。
有數據表明,艾伯維披露的伊布替尼銷售額增速就開始逐步放緩。2022年的前三季度,伊布替尼美國市場銷售額甚至開始下滑,同比減少超23%;而同期,澤布替尼的美國市場同比增長了221%。
一開始,即使銷量減少,伊布替尼仍是美國市場賣的最好的BTK抑制劑,兩款產品差距還是很大。真正令艾伯維破防的是2023年,澤布替尼和伊布替尼圍繞CLL/SLL適應癥“頭對頭”硬剛優效數據:伊布替尼在無進展生存期(PFS)、客觀緩解率(ORR)、安全性上均顯示出顯著優勢。
![]()
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最新數據顯示,CLL是西方人中最常見的白血病類型,是BTK抑制劑70%份額的核心戰場,澤布替尼一旦拔高該領域增速,反超伊布替尼只是時間問題。
艾伯維產生了巨大的危機,像“修美樂”一樣筑起專利防護墻,延長伊布替尼的商業化周期,是它的本能反應。
從目前的結果來看,艾伯維慣用的伎倆失效了。不僅是訴訟案落敗,澤布替尼還在今年一季度就實現了美國市場的銷售額反超伊布替尼,成為美國BTK的“第一交椅”。
但百濟神州也不能就此放松,伊布替尼的核心專利將在明年到期,2027年,在全球多地區將會陸續有仿制藥上市。屆時,低價藥沖擊市場,也勢必會對澤布替尼造成影響。另外,屬于BTK市場的搶奪戰,應該還沒完。
艾伯維的幾大核心品種都走向了末路,其中BTK品種的研發進度還略落后于百濟。這種情況下,跨國大藥企肯定還會奮力反擊。去年9月,艾伯維還以“百濟神州侵犯商業秘密”為由,對百濟的一款能解決BTK耐藥性問題,進展最快的管線BGB-16673提起專利訴訟。至今雙方仍在證據收集和庭審準備階段。
以戰代練,中國創新藥企已經開始熟悉跨國藥企的專利戰場。
撰稿丨苗苗
編輯丨江蕓 賈亭
運營丨晨曦
插圖丨視覺中國
聲明:健識局原創內容,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