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 年的春天,非洲小國盧旺達首都基加利的雨水似乎比往年任何時候都要多,泥土被雨水浸泡的已經無法行走。但誰也沒想到,這塊土地很快就會被鮮紅的血液染紅。因為從1994年4月7日開始,此后的100多天時間里,平均每天至少有上萬人倒在血泊中。近百萬人死于這場屠殺中,最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共有50多萬名女性遭到侵。
![]()
很多女性不得不把孩子生下來,而這些孩子后來成為了不少女性一輩子甩不掉的陰影。這場悲劇從何而來呢?還得從該國的圖西人和胡圖人說起。這兩大族人原本沒什么大的仇恨,早年間在盧旺達,家家戶戶都有幾頭牛,日子過得也還算寬裕。這種大家都說他們是圖西人,然而依靠種地過活的,基本上都被稱之為是胡圖人。可當比利時人打過來時,兩族人之間的關系就開始變味了。
![]()
1916 年他們從德國手中接管盧旺達后,總覺得人多不是很好管理,于是就想了個法子把人分成兩撥。這個法子就是用尺子量鼻梁,把鼻梁高的定為 “圖西” 貴族,鼻梁低的就被定為是“胡圖” 平民。用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把原本流動的身份標簽固定了下來。1933 年,比利時殖民者要求家家戶戶領取身份證,上面明明白白寫著 “胡圖” 或 “圖西”,這張卡片成了他們永遠無法擺脫的烙印。
![]()
比利時殖民者讓人口少的圖西人來管事兒,在擁有權力后,無論是資源分配還是日常管理逐漸產生了摩擦,兩族間的矛盾漸漸從隱性變得顯性,心中的怨憤也越來越大。后爆發了不可調停的沖突,死傷高達百萬余人,50多萬女性在這場暴亂中被侵犯。那么這次事件背后的始作俑者是誰呢?答案是法國,那么法國到底在里頭干了啥。原來大屠殺前夕法國確實向盧旺達政府提供了大量武器,甚至還參與了行動計劃的制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