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不靜,做啥都亂。
尤其是在人生低谷,我們越靜不下來,則越難從坑里爬出來。
因為心不靜的時候,想什么都是亂的。
一邊像熱鍋上的螞蟻,一邊還盲目地攪動一池渾水,越攪越渾。
只有靜下來,才能看清真相,也只有不去亂想。
接下來,我們才能逐步找到突破口。
![]()
靜,遠離麻煩
心靜的人,通常都不喜歡多說話。
因為他們自己也清楚,一個人話說得越少,麻煩就越少。
就像生活在五代十國的馮道,歷經四朝十帝而自己始終不倒。
因為在亂世中,別人都在那里高談闊論,他卻安靜做事。
他說:“但教方寸無諸惡,虎狼叢中也立身。”
少說話,別人就不會覺得你聒噪,不會煩你、膩你。
然后,覺得你對他們不會造成礙眼,而是不值得對你費心思。
《周易》說:“吉人之辭寡。”
說白了,一個有福氣的人,都是能管住自己的嘴,且話很少的。
為什么有福氣的人話都不多?
因為大多數的禍患,都是禍從口出。
靜下來,管住嘴,就能避開許多無妄之災。
靜,滋養智慧
心里安靜的人,才能想明白一些事情。
毫無疑問,一個能把很多事都想通想透的人,智慧一定是有的。
起碼,他對自己的生活和人生有著比較強的把控能力。
唐宣宗李忱在早年就選擇裝傻,而這一裝整整就是三十六年。
在宦官權臣爭斗時,他始終在一旁安靜觀察,最終把握時機,成為一代明君。
莊子說:“水靜則明。”
智慧和實力這東西,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步登天。
而是需要實打實的觀察、鍛煉、扛過去之后,才得到的。
就好像水安靜了,才能照見杯子底下的東西。
也只有人心靜了,才能看清事情的本質,看透事與事、人與人之間的因果。
靜,養心得福
心里能安靜的人,身體自然好。
身體好的人,自然更有福氣。
白居易晚年隱居洛陽的時候,每天雷打不動靜坐養心。
他寫道:“無事日月長,不羈天地寬。”
人在閑心的時候,對于自己而言,不被世俗之物所累,反而感知到這個世界的浩瀚和博大。
心靜了,不亂想了,那么眼前不論什么事都是小事,什么煩惱,都是不必有的煩惱。
中醫說:“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萬病息。”
心里一亂,什么病都來了。
心里一靜,什么病都好了。
靜下來,是最簡單的修行,也是消散煩惱最快的方式。
在這個喧鬧的世界里,能靜下來的人是真正的智者,也是真正屬于有福氣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