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非回到根源,否則人生很難獲得真正的快樂。
——傅佩榮
現代人的生活中,放假,就代表一個應該慶祝的日子。
“放假”一詞在中文里沒有什么特殊的意義,但在英文里,所謂的“holiday”(holy day),原本是神圣之日的意思。
工作并不神圣,休息才是神圣的。
在猶太人的信仰中,星期六是安息日,乃侍奉上帝的日子。而在天主教、基督教中,以星期日為主日,這一天是不能工作的。
1
休息是神圣的日子
為什么有神圣的日子這種觀念呢?
因為人的生命一去不復返,我們需要一個機會,讓生命回到根源。
想想看,過了今天之后,就再也回不到今天了。
當我們走過三十年、四十年的歲月后,盡管此時終于知道如何把二十歲、三十歲的日子過得更好,卻都來不及了;
而對于未來的日子,又完全沒有把握,只能不斷地向前走。
除非能回到根源,否則,人生很難真正獲得快樂。
2
回到生命的根本
從這個角度講,所有的節日都是借助某種形式,讓人回到生命的根本。
什么意思呢?
我們中國人的節日,往往配合一年中的節氣。譬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等。
將人為的慶祝與自然的節氣配合起來,每年可以回顧一次。
春夏秋冬,循環往復。
人向大自然學習的時候,很容易發現大自然的生命有一種韻律,有一種循環,而居然經歷數十億、數百億年之后,它仍能存在。每天早上起來,都像是一個新世界。
而人的生命,是不是過一天就少一天呢?
身體雖不斷地衰老,而心靈卻能夠不衰老。
如何使心靈不衰老呢?
不妨利用節日里的休閑時間,使自己安靜下來,把注意力放在你的生命里面。
對許多人來說,那是一種心靈的安慰,滿足人們內心中最根本的渴望。
所謂回到根源,是說人的生命需要定期重生,要再度回到出發點,重新開始。
3
節日對中國人更重要
這一點,在一些宗教性格強的民族,體現得更為明顯。
他們在固定的宗教信仰的儀式中,形成定期祈禱、反省的習慣,這種習慣使他們的心靈結構特別完整,具有很高的密度。
而我們中國人的生命密度,相對要松散得多。
也因如此,節日對中國人來說特別重要。
除了家人團聚、歡笑宴飲之外,更應該是我們回到根本、重新出發的機會。
這就是節日歡慶,應該帶給我們的觀念。
也在這里祝大家:節日愉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