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更深刻了解汽車產業變革
出品: 電動星球
作者:木俞
2025 年,可以看到傳統豪華品牌的節奏逐漸加快。
這段時間,傳統豪華品牌純電 SUV 密集曝光。@Real 曹安同學分享了一張偽裝車諜照,并提示「某嘉定安亭高端品牌」。
![]()
結合新車造型特征和博主的提示來看,這很可能是 AUDI 品牌的首款 SUV 車型。據他描述,「尺寸很大,估計超 5 米」。
除了 AUDI,其它傳統豪華品牌亦在積極布局新一代純電 SUV。
同樣是最近,沃爾沃首席技術官 Anders Bell,在美國南卡羅納州接受采訪時,透露了全新純電 SUV EX60,表示將于明年全球上市,號稱「家族續航最長」。
這還不止,寶馬新世代 iX3 和奔馳純電 GLC,也已經在 9 月的慕尼黑車展前完成全球首發,引發廣泛討論,意味著合資品牌純電來到新階段。
這些純電 SUV 的級別不完全相同,但對于傳統豪華品牌的新能源戰略而言,有著重要意義。
![]()
如果說燃油車時代,大眾對高端 SUV 的認知原點是「BBAV」,那么在中國消費者眼中,高端新能源SUV的代表則是小米 YU7、特斯拉 Model Y(參數丨圖片) 們。
這看似「反直覺」,實際上是市場選擇的結果。乘聯會數據顯示,長期「霸榜」的特斯拉 Model Y,今年 1-8 月累計銷量為 318760 輛。
上市不到半年的小米 YU7,交付時間不滿 3 個月,累計銷量已達到24824 輛,是高端純電市場的「潛力股」。
問界 M8 純電版上市 24 小時內大定破萬,9 月首周銷量達 4300 輛,躋身純電SUV榜單前三。
![]()
作為對比,傳統豪華品牌的純電序列,數據算不上好看。
參考寶馬 iX3,2025 年 1-8 月累計銷量 7690 輛,不及上述部分車型的單月銷量,甚至「榮登」易車榜銷量降幅最大合資車型 TOP20。
些許諷刺的是,奧迪 Q4 e-tron 更以 57.4% 的跌幅「領先」iX3。
或者說,在純電時代,「BBAV」恐怕才是「新勢力」。
那么,跨國品牌們要如何扭轉這種戰局?從最新一代的純電 SUV 產品里,或許能看到答案。
本周福利:對話框回復【喜樂】
可以參與現金紅包的抽獎活動。
![]()
豪華純電新回合
若將 2019 年、2022 年傳統豪華品牌的兩代純電 SUV,看作是前后兩個「回合」,那么從結果來看,它們都不算成功。
過去 5 年里,以特斯拉為代表的「電動新勢力」披荊斬棘,Model Y 連續 4 年蟬聯中國純電SUV銷量冠軍。
![]()
其背后,還有數之不盡的國產新勢力崛起,爆款一輛接一輛。
反觀純電賽道的傳統豪華品牌,并沒有打造出能夠媲美 GLC、X3、Q5 的純電金字招牌。
到了 2025 下半年,傳統豪華品牌敲響了「新回合」的鐘聲。
今年9月的慕尼黑車展,寶馬新世代 iX3 和奔馳純電 GLC 同時亮相。設計語言的變更堪稱大刀闊斧。
更重要的,奔馳和寶馬希望通過這種激進的變化,強調新車的內在已經不同往日而語。
站在新階段的出發點,「BBAV」的純電 SUV 自然是基于全新的三電平臺打造,續航里程、補能效率、系統集成度和動力,足以在 2025 年「挺直腰板」。
比如說,純電 GLC 基于 800V 高壓平臺打造,WLTP 續航里程超 700km,還配備了兩檔變速箱,兼顧高速巡航電耗。
![]()
寶馬新世代 iX3 同樣出色,借助 108kWh 電池包和 800V 高壓平臺,CLTC 續航可以達到 920km,官標百公里綜合電耗為 15.1kWh。
![]()
打著長續航旗號的并不只有 iX3,沃爾沃首席技術官 Anders Bell 表示,EX60 將同步搭載磷酸鐵鋰和三元鋰兩種電池組,號稱「續航將創下沃爾沃新高」。
這比搭載 106kWh 電池包(官標 WLTP 續航 700.1 公里)的 ES90 還要長。
![]()
AUDI 品牌的首款 SUV,硬件配置目前尚未有具體消息。
但考慮到它很可能基于 E5 Sportback 同款平臺打造,續航能力有望與最新的智己 LS6/LS7 相當,甚至還有機會共享智己的「恒星超級增程」系統。
可見,與 CLTC 續航里程普遍在 600-800km 的同級國產純電 SUV 相比,「BBAV」的新一代純電 SUV 更具優勢。
不過扎實的基本功,只是它們競逐全球的門檻——純電的終局,一定是智能。
![]()
寶馬和奔馳的做法是,讓座艙和駕駛變得更加「智能」。
比如說 iX3 首發的「全景 iDrive」,由貫穿式的「全景屏」和異形中控屏組成,與以往的「油改電」車型拉開差異。
純電 GLC 在一塊大連屏的基礎上,加入了更多 AI 功能,國內版本與豆包 AI 大模型深度融合,海外版的則是接入了 ChatGPT。
各家的智駕步伐更顯激進,其中寶馬新世代 iX3 國內版確認搭載與 Momenta 合作打造的方案。
奔馳官方表示純電 GLC 中國專屬版也將配備本土的城區和高快領航輔助駕駛,據說也是 Momenta 提供。
而沃爾沃 EX60 將會配備一顆 Thor 芯片作為智駕底座,雖然實際表現還不可知,但硬件至少跟上了中國市場的競爭步伐。
可見「BBAV」的新一代純電 SUV,綜合實力已經碰到了 2025 年的主流門檻。
然而,光是產品上的「覺醒」,就足夠讓傳統豪華品牌「半場開香檳」了嗎?
![]()
新回合,新擂臺
正如前面提到,中國市場有一代消費群體,是在「BBA 純電不一定最好,但本土純電競爭力驚人」的市場認知中成長的。
蓋世汽車數據顯示,新能源豪華車市場的整體滲透率從 2020 年的 10.8% 迅速提升至 2024 年的 60.8%,其中自主品牌貢獻了超 8 成的份額。
2016-2022 年,BBA 在中國市場還可以說「無憂無慮」,年銷量維持在 60 萬輛左右,占據豪華車市場「半壁江山」。
![]()
但從 2023 年起,BBA 的主導地位開始動搖,銷量出現下滑,2024 年的市場份額收窄至 35%,2025 年上半年,仍未看到好轉。
有業內人士指出,傳統豪華品牌長期仰賴的內燃機技術和機械制造,阻礙了電動化轉型,三電體系、能量管理、智能座艙和輔助駕駛等核心領域滯后于自主品牌。
盡管傳統豪華品牌在轉型的過程中錯失許多機會,但它們并未失去創新動力,反而「越戰越勇」。
目前我們看到的這四款純電 SUV,基本看不到「油改電」的影子,均基于新的純電平臺打造,硬實力趕上了中國新造車的主流水平。
![]()
針對中國市場,寶馬新世代 iX3 和奔馳純電 GLC 推出特供的長軸距版本,積極融入本土服務生態,因地制宜。
而奧迪則通過雙品牌戰略「兩條腿走路」,融合「德系精工」與中國智能科技。
可以說,新一代純電 SUV,更有誠意了,更代表著傳統豪華品牌的「覺醒」。
對于中國市場,傳統豪華品牌們的高管曾多次表達出重視的態度,不約而同提出「在中國,為中國」的精神。
產品因地制宜只是一方面,具體到策略,則集中體現在給中國團隊「放權」。
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曾表示,將中國升級為「全球創新中心」,賦予本地團隊更多決策權。
![]()
例如,位于沈陽的寶馬研發中心,已經主導新世代車型的本土化調校。
沃爾沃汽車集團全球高級副總裁、亞太地區總裁兼 CEO 袁小林認為,中國不僅是沃爾沃最大單一市場,更是「第二本土市場」。
具體為,從產品定義到技術方案,均在中國完成,并反向出口至歐洲。
奧迪的看法也是類似,上汽奧迪營銷事業總經理謝施奇在一次演講中表示,要主動學習融入中國市場,并成為中國新能源市場最重要的一員。
奔馳集團董事會佟歐福并未做出關鍵表態,不過行動上證明了奔馳對中國市場的重視。
他在 2025 年海口大會上宣布,以「中國速度」推出7款中國專屬車型,并由中國團隊主導研發。
![]()
不難看出,傳統豪華品牌,仍然希望在智能電動時代,重塑市場認知。
「BBAV」的新一代純電 SUV 稱得上有「誠意」,至少在產品力上做到不懼國產自主品牌。
這份誠意可能有些「遲到」(以上產品要等到 2026 年上市),短期內也不一定讓品牌的新能源銷量快速回溫。
如果能讓消費者對傳統豪華品牌的新能源有所改觀,站在新回合、新擂臺的新一代純電 SUV 也算是「不虛此行」。
(完)
![]()
![]()
![]()
![]()
![]()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