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消費 范建
繼2024年短暫涉足算力領域之后,金字火腿日前再啟跨界,官宣通過子公司斥資3億元增資芯片企業中晟微,擬獲得不超過20%股權。
這場新的冒險并非偶然,一方面,已入主公司3個月的實控人鄭慶昇自帶跨界基因,他早年從榨蔗糖行業起步,后涉足房地產、教育領域,還在上海代理豪車銷售,其經銷英國豪車品牌阿斯頓·馬丁已15年。
更重要的是,公司在火腿主業增長乏力的背景下,亟待培育新增長點。如今,鄭慶昇主導的這場“造芯”賭局,勝算幾何?
![]()
跨界“造”芯
一周前,金字火腿(002515.SZ)官宣增資芯片企業,再次引發業內外關注。
據公告,公司通過全資子公司福建金字半導體有限公司,擬以自有或自籌不超過3億元資金,通過增資擴股的方式,獲得中晟微電子(杭州)有限公司不超過20%股權。
這筆交易,公司計劃分為兩個階段進行,首次增資1億元,按照中晟微投前估值10-13億元進行;第二次增資則需在中晟微單通道200G TIA/Driver 芯片流片通過驗證的前提下實施,增資規模不超過2億元。
按照首次增資投前估值10億元測算,以去年12月31日為基準日,對應增值率為97倍,可見公司對標的企業的看好。
中晟微核心研發團隊成員出身于美國光通信芯片設計公司,該團隊于2019年回國創立中晟微后,便將精力聚焦在高速光模塊核心電芯片等領域。其研發產品應用場景主要集中在AI算力、云計算等領域,同時推動100G以上高速光模塊電芯片的國產化進程。
正是因為這樣的稀缺產品和技術優勢,該公司已獲得元禾控股等多家機構的投資。
不過,受芯片研發長周期屬性影響,中晟微尚未能將技術優勢轉化為經營業績。2024年,其營業收入實現20.49萬元,凈虧損3882.61萬元;今年前7個月,營業收入為51.11萬元,凈虧損2037.42萬元,其凈資產為3981.96萬元。
金字火腿跨界造芯,早有謀劃。今年6月,新任控股股東、實控人鄭慶昇正式入主,次月就開始著手準備。
7月初,公司在上海浦東新區注冊設立金字芯(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當月底在福建仙游縣設立福建金字半導體有限公司,兩家企業經營范圍均與集成電路和芯片制造、銷售有關,且均由鄭慶昇之子鄭虎擔任法定代表人。鄭虎在今年7月——鄭慶昇入主一個月后,獲任金字火腿副總裁。
公司除了對芯片領域前景的看好,更有自身較為充沛的現金流作為支撐。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貨幣資金15.93億元,資產負債率2.30%。
或許正是得益于這一點,鄭慶昇入主金字火腿之后,迅速將目光投向芯片這一高潛力領域。
跨界基因
金字火腿的跨界并非首次,在施延軍掌舵10多年里,就曾頻頻嘗試跨界,試圖在火腿主業之外開辟新的增長空間。
公司最早一次跨界是在2013年,斥資0.88億元獲得浙江創逸67.5%股權,一腳踏進稀土行業。
在這之后一發不可收拾,對互聯網金融、電商、新能源汽車租賃與運營、醫藥醫療健康領域等均有涉足。
不過,轟轟烈烈地跨界,鮮有對公司業績起到助力作用,反而重重跌了一跤。
2016年,金字火腿以4.3億元對價獲得中鈺資本43%股權,后者承諾2017年-2019年,每年貢獻凈利潤分別不低于2.5億元、3.2億元和4.2億元。
中鈺資本在2017年未能完成業績承諾,次年經營急轉直下。2017年、2018年金字火腿連續兩年虧損。
后來,中鈺資本決定履行現金回購義務,僅支付5000萬元后便告知難以繼續支付,雙方矛盾隨即引發。
2021年3月,公司公開拍賣中鈺資本股權回購款剩余債權,施延軍控制的巴瑪投資以3億元“兜底”,此事終于了結,也為其后續出讓公司控制權清除了障礙。
2021年10月,任貴龍成功入主公司,成為控股股東及實控人。在任貴龍掌舵時期,同樣尋求跨界推動公司的發展。
2022年,他帶領公司布局預制菜;2023年底,通過參股浙江銀盾科技進入算力領域,不過次年便匆匆退出。
2025年4月,福建富商鄭慶昇以8.7億元對價獲得金字火腿11.98%股權和18.83%表決權,成為第一大股東和實控人,6月初變更完成后,即開始新一輪跨界。
鄭慶昇同樣具備鮮明的跨界特質。早年他從事榨蔗糖業務,后來在莆田市仙游縣涉足房地產和教育領域,后到上海經銷英國豪華車品牌阿斯頓·馬丁,迄今已15年。
主業承壓
2025年上半年,金字火腿實現營業收入約1.70億元,歸母凈利潤約0.23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4.73%和25.11%,整體毛利率為24.97%,同比下降0.27個百分點。其中,火腿主業收入1.55億元,同比下降10.15%。
多年以來,公司一次又一次跨界,火腿主業增長乏力的陰霾,始終未能消散。
在國內,火腿屬于特色腌制肉制品,受眾面較小,即便頭頂金字火腿這塊金字招牌,產品不健康的標簽也很不容易撕掉。
公司廣撒網式的跨界,輸多勝少,經營狀況備受煎熬。2018年,創始人施延軍曾計劃將公司控制權轉讓給廣州國資,可惜未能如愿。
2020年以后,公司營業收入開始步入下行通道,由2020年的7.10億元降至2024年的3.44億元。同期,火腿主業收入由6.82億元降至3.01億元。
公司的火腿業務主要有火腿和特色肉制品,盈利水平逐年下降。其火腿毛利率由2020年的41.09%降至2024年的26.14%;特色肉制品毛利率由48.37%降至7.67%。
今年上半年,火腿、特色肉制品毛利率分別為30.10%和14.94%,雖較去年有所回升,仍處于近年較低水平。
傳統火腿制作工序多、生產周期長以及消費場景有限,導致存貨規模不斷增長。截至今年6月,公司存貨規模達2.78億元,存貨周轉天數360.7天,同比增加12.7天。
奇怪的是,一邊是存貨增加,一邊對產能擴張抱有較高預期。
2023年,公司通過定增募資10.5億元用于擴張產能。其中,金字冷凍食品城數字智能化立體冷庫項目已于去年終止,而預算6.5億元的年產5萬噸肉制品數字智能產業基地項目仍在推進。截至2025年上半年,該項目建設進度已達7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