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那個曾經在電視上云淡風輕地說出“先定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比方說我先掙它一個億”的王健林,竟然有一天會被區區1.86億的債務逼到墻角,背上了“限制高消費”的枷鎖。
這事兒聽著就魔幻。9月28號,“王健林被限高”的消息像一顆炸雷,瞬間引爆了全網熱搜。大家的第一反應都是震驚:開什么玩笑?曾經三次登頂中國首富,一度超越李嘉誠成為全球華人首富的男人,如今連飛機頭等艙、高鐵一等座都坐不了了?他那兩架私人飛機,是不是也得趴窩了?
說真的,這消息剛出來的時候,嘲諷和看笑話的聲音鋪天蓋地。有人說:“你看,當年那個說‘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的人,這下膽子再大也扛不住債了吧?”還有人調侃:“他現在是實現了虧損幾十個小目標。”
但是,我想都沒想就想懟過去:你是真沒資格笑話他。
![]()
為什么這么說?因為在中國這片商業江湖里,大佬們落難的姿態千奇百怪,但王健林絕對是其中最硬氣的那一類。他至少沒騙、沒賴、也沒跑,面對壓頂而來的債務,他沒學某些人搞“技術性離婚”轉移資產,也沒學許家印留下個2.4萬億的巨坑和遍地的爛尾樓然后把自己送進去,更沒有把爛攤子甩給社會。
他選擇的是一條最笨、最苦,也最體面的路——賣!賣!賣!斷臂求生,斷尾自救。
汶川地震他捐1個億,貴州丹寨扶貧砸了14個億,2024年大連人足球隊解散,他堅持把所有球員工資付清了才宣布退出。他甚至給自己立下三條軍規:“2.69萬套房產不許爛尾、15萬員工工資按時發、優先兌付小額債主”。這份擔當,來源于他16年的軍旅生涯,刻在他骨子里的信念是:陣地可以丟,但軍人不能當逃兵。
![]()
所以,當我們談論王健林的困局時,我們談論的不僅僅是一個富豪的落魄,更是一個時代的落幕,以及一個企業家在時代浪潮下的最后堅守。
壓垮駱駝的,從來不是最后一根稻草
這次把王健林送上“限高”風口浪尖的,是甘肅蘭州中院的一起執行案,標的1.86億元。這筆錢,源于萬達旗下武漢一個文旅項目的經濟糾紛。萬達內部人士很快出來回應,說這事兒主要是“下屬項目公司”的問題,雙方一直在協商,這次被限高“或因執行層面信息不對稱導致”。
這話聽著像是在撇清關系,但很快,9月29日,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上的“限高”信息就消失了。這說明什么?說明這1.86億,萬達想還,隨時都能還得起。
那問題就來了,既然還得起,為什么還會鬧出這么大的動靜?
答案就兩個字:缺錢。不是缺這1.86億,而是缺百億、千億級別的現金流。這就好比一個巨人,他不是被一顆小石子絆倒的,而是因為失血過多,連抬腳邁過這顆石子的力氣都快沒了。
![]()
我們來看一組讓人窒息的數據。根據各方信息整合,萬達系的總負債規模接近3000億,其中有息負債高達1375億。這是什么概念?這意味著每年光是利息,王健林就要支付超過130億!而萬達每年的核心利潤是多少呢?僅僅20億。
你沒看錯,一年辛辛苦苦賺的錢,連還利息的零頭都不夠。這事兒擱誰身上,誰能睡得著覺?難怪我們看到近幾年公開露面的王健林,一次比一次瘦,71歲的人,瘦得像根竹竿,眼窩深陷,臉上寫滿了疲憊。去年11月,甚至有網友在云南大理的寺廟里拍到他虔誠燒香的照片,那單薄的背影,與當年意氣風發的首富判若兩人。
![]()
現金流更是緊張到極致。截至2024年9月末,大連萬達商管賬上的貨幣資金只有151億,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就有400億。這個巨大的資金缺口,就是懸在王健林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為了補上這個窟窿,萬達被各路法院輪番“點名”。天眼查、愛企查等平臺的信息顯示,大連萬達集團現存的被執行人信息,總金額已經超過70億元。今年以來,僅8月份之后,就有兩筆大的強制執行,一筆24億,一筆4億。股權凍結更是家常便飯,累計被凍結的股權數額動輒超百億。
墻倒眾人推,破鼓萬人捶。放在以前,1.86億的糾紛可能一個電話就解決了,但現在,萬達就像一頭被群狼環伺的受傷駱駝,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任何一個小債主都可能成為壓垮它的最后一根稻草。
“首富”變“首負”,只因四場豪賭
王健林是怎么從“一個億小目標”的神壇,一步步走到今天這個地步的?復盤萬達的危機,根源在于他親手設下的四場世紀豪賭,而每一次,他都精準地押錯了方向。
第一賭:豪賭A股,折戟沉沙。
2014年,萬達商業在香港上市,王健林風光無限。但他很快發現,香港資本市場給的估值太低了,根本體現不出萬達的“價值”。看著內地同行在A股市場動輒幾十倍的市盈率,老王心里不平衡了。2016年,他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斥資340多億港元,從港股退市,私有化!他要回A股,拿更高的估值。
為了籌集這筆巨款,王健林引入了一批投資者,并簽下了第一份致命的“對賭協議”:承諾如果兩年內(2018年8月前)不能在A股上市,就要連本帶息回購股份。這無異于一場豪賭,賭的是A股的大門會為他敞開。
結果呢?人算不如天算。2017年,風向突變,監管層對房地產企業IPO的口子越收越緊。萬達在A股門口苦苦排隊5年,最終也沒能進去。第一次對賭,完敗。
第二賭:海外擴張,與國運擦肩。
在賭A股的同時,王健林還在進行另一場更大的賭博——全球化。那些年,他喊著“萬達進入的行業,央企國企都沒機會做老大”,在全球瘋狂“買買買”。26億美元收購美國AMC影院,10.5億歐元并購瑞士盈方體育,35億美元鯨吞美國傳奇影業……萬達的海外投資一度高達2500億人民幣。
他的名言是:“我們自己辛苦賺的錢,愛往哪兒投就往哪兒投。”
然而,他偏偏又撞上了槍口。2017年,國家開始嚴查“內保外貸”,限制非理性海外投資。王健林在馬來西亞“大馬城”項目上與央企中鐵的爭奪,更是成了壓垮他的關鍵一根稻草。監管的鐵拳落下,銀行開始抽貸,萬達的資金鏈瞬間被釜底抽薪。第二次對賭,慘敗。
第三賭:再簽對賭,飲鴆止渴。
A股上市夢碎,為了解決第一次對賭失敗留下的爛攤子,王健林又找來了一幫“白衣騎士”,包括騰訊、蘇寧、京東、融創。他們以340億元接盤,解了老王的燃眉之急。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王健林又簽下了新的對賭協議,這次賭的是珠海萬達商管能在2023年底前在香港上市。
這就像一個賭徒,輸光了本錢,又借了高利貸想翻本。從2021年到2023年,珠海萬達商管四次沖擊港交所,四次都以失敗告終。380億的股權回購義務如期而至,萬達再次被逼到懸崖邊上。第三次對賭,輸得更徹底。
第四賭:錯判周期,逆勢加杠桿。
2022年,就在所有人都覺得房地產要涼透了的時候,老王可能覺得“天晴了,雨停了,我又行了”。他好不容易從孫宏斌那里套現了500億,沒有選擇老老實實還債,反而又加了六倍杠桿,一把梭哈沖了進去。結果,他賭錯了房地產的下行大周期。
這四場豪賭,幾乎每一步都踩在了時代的逆風口上。曾經那句“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讓他登上了首富的寶座,也最終讓他背上了沉重的枷鎖。成也膽大,敗也膽大,這或許就是宿命。
“賣賣賣”的悲壯:從商業帝國到“資產貨架”
為了還債,王健林開啟了一場悲壯的“賣賣賣”史詩。他辦公室里攤開的,不再是全球擴張的宏偉藍圖,而是一張張待售的資產清單。
第一波大甩賣,是2017年那場震驚業界的“世紀交易”。王健林將13個文旅項目和77家酒店,以637.5億元的“骨折價”打包賣給了融創的孫宏斌和富力的李思廉。據說,在談判現場,因為富力臨時壓價,一向儒雅的王健林氣得當場摔了杯子。那一刻的無奈與屈辱,只有他自己知道。
但這僅僅是開始。這些年來,他賣掉的資產,幾乎涵蓋了萬達帝國的所有版圖:
萬達電影:曾經的“亞洲第一院線”,如今控股權已旁落,賣給了騰訊系的中國儒意。
萬達酒店管理:今年4月,以24.9億元賣給了同程旅行,徹底退出了酒店業務的核心管理。
金融牌照:旗下的快錢金融30%股權,也作價2.4億賣給了中國儒意。
海外資產:美國的傳奇影業、英國的圣汐游艇公司……曾經的全球化戰果,被一一清倉。
而最讓他心痛的,莫過于變賣被他視為“命根子”的萬達廣場。他曾說:“我什么企業都可以放,這個(萬達廣場)不能放。”因為這是萬達最穩定的現金奶牛。但如今,這頭奶牛也不得不被牽出去賣掉。
據不完全統計,近兩年,王健林已經賣掉了超過85座萬達廣場。今年5月,他更是破天荒地一口氣打包出售了48座,其中不乏位于北京、廣州、成都、杭州等核心城市的優質資產。接盤的,是由太盟投資集團(PAG)領銜,騰訊、京東等“老熟人”組成的財團。
![]()
這筆交易,讓王健林回血了數百億,但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為了解決對賭危機,他引入太盟等資本,最終出讓了珠海萬達商管(后重組為大連新達盟)60%的股權,自己只剩下40%。這意味著,他對萬達最核心、最賺錢的商業運營管理平臺,失去了絕對控制權。
從昔日說一不二的“國王”,到如今與資本共治,甚至話語權漸弱,王健林的內心,想必五味雜陳。
犬子與老父:一個在人間,一個在煉獄
在王健林為了巨額債務焦頭爛額、四處奔走的時候,他的兒子王思聰,卻似乎過著截然不同的生活。
曾經的“國民老公”、“娛樂圈紀委書記”,懟天懟地,揮金如土。他爹給5個億“零花錢”讓他練手,他搞電競,辦直播(熊貓TV),一度風生水起,但也因經營不善留下20億的債務,自己也曾被“限高”。
這些年,隨著萬達陷入困境,王思聰也低調了許多,微博清空,很少在公共領域發聲。但他的生活依舊瀟灑,隔三差五就被拍到在日本、在國外與女友逛街、旅游。就在王健林賬戶被凍結的當晚,還有人看到他在直播間給前女友刷禮物。
這種強烈的反差,讓很多人感慨萬千。老父親在商業的煉獄里苦苦掙扎,兒子卻在人間逍遙快活。
![]()
但也有人翻出了一段據說是王思聰的回應,雖然真假難辨,但那句話卻流傳甚廣:“即便我們賣股份、賣地皮、賣酒店,但是我們沒有賣國,沒有把負擔丟給社會。”
這句話,或許正是王健林父子最后的底線和驕傲。王思聰花天酒地敗掉的錢,跟他爹一場豪賭輸掉的相比,不過是九牛一毛。萬達的今天,不能怪小王,坑都是他爹自己挖的。但面對大是大非,這對父子,至少守住了一個中國企業家的本分。
結語:沒有萬達的時代,只有時代的萬達
王健林被限高,其象征意義遠大于實際影響。從曾經的“首富”到如今“被限高”,這一身份的轉變,令人唏噓,也照見了一個時代的落幕。
許家印、王健林、馬云……這些曾經在中國首富榜上金光閃閃的人物,他們的成功,固然離不開自身的努力和才華,但更重要的是,他們都吃到了時代的紅利。
王健林的崛起,是踩在了中國城鎮化和房地產野蠻生長的巨大風口上。那時候,膽子大就是最大的生產力,高杠桿就是最快的印鈔機。但當風停了,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
![]()
他輸給了時運,輸給了趨勢。從來都是時勢造英雄,英雄何曾造時勢?
如今,這位71歲的老兵,還在用一種近乎悲壯的方式,打著他商業生涯里最艱難的一場仗。他或許不再是那個能隨口定下“一個億小目標”的首富,但他用行動證明了,即使英雄末路,也依然要站著,把債還完。
“限高令”或許很快就會解除,但套在這一代地產大佬身上的時代枷鎖,又該如何解開呢?這,或許才是真正無解的難題。
歡迎“點贊”、“轉發”、“評論”、“關注”我,記得“標星”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