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當在新聞現場追逐真相變得困難,一些寫作者向文學轉身,這是一種被動調整還是主動出擊?寫作和表達是策略還是目的?我們邀請三位曾以記者身份在中國工作多年的寫作者王梆、Poppy Sebag-Montefiore和Isolda Morillo,分享她們的書寫經驗和人生選擇,共同探討“轉身”的必要與難度,以及轉身之后的得與失。對談將由單讀主編吳琦主持。
【時間】
2025 年 10 月 11 日 19:00-21:00
【地點】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
【主題】
從記者到作家的“轉身”
【發言人】
王梆
(作家,前記者、導演)
Poppy Sebag-Montefiore
(作家、記者)
Isolda Morillo
(作家、譯者、前記者)
【發言人介紹】
王梆
王梆是一位旅居英國的中國作家。她在中國和法國共出版過十部作品。其電影劇本《夢籠》獲 2011 年紐約國際電影節最佳劇情片獎,短篇小說集《假裝在西貢》入選《亞洲周刊》2022 年度十大中文小說,隨筆集《貧窮的質感:王梆的英國觀察》入圍 2019 年華語青年作家獎,2022 年獲得由全國百家書店共同提名評選的獨立文學獎項“單向街書店年度作品”。
自 2021 年開始用英語寫作以來,她入選英國國家寫作中心人才培養項目“才華扶梯 2022”十位作家之一,2024 年,她是獲頒柯蒂斯·布朗與 C&W 突破作家獎學金的四位非白人作家之一,2025 年獲得費伯學院獎學金,2026 年入圍王國旌獎學金短名單。
更多關于王梆的信息請訪問:https://bangwang.wixsite.com/wangbang
Poppy Sebag-Montefiore
Poppy Sebag-Montefiore(波比·塞拜格-蒙提費歐里)是一位作家和記者。她為《格蘭塔》雜志撰寫的隨筆《觸碰》,在美國獲得手推車獎,被譯成中文后發表于《單讀》,并被譯成阿拉伯文刊登于阿拉伯語在線文學期刊。
波比的新聞作品曾入圍奧威爾新聞獎。她撰寫的關于英國吉米·薩維爾丑聞如何最終曝光并催生 運動的深度報道,成為《衛報》長篇特稿中閱讀量最高的文章之一。她還是《經濟學人》周刊中國播客《鼓樓》的創始人,并擔任該節目編輯兩年(《鼓樓》迅速在全球積累了忠實聽眾,被《紐約客》評為 2024 年度最佳播客之一,并于 2025 年榮獲亞洲出版人協會最佳音頻報道獎)。
波比曾任 BBC《新聞之夜》記者,21 世紀初于 BBC 北京分社開啟新聞生涯。她在北京生活五年,精通普通話,現為《歷史工作坊雜志》編輯及撰稿人,即將出任《觀察家報》中國事務記者。
Isolda Morillo
Isolda Morillo(莫沫),秘魯裔資深記者、翻譯家與作家,現居法國與?班牙,?期致?于中??學與?化的交流與傳播。她系?班牙國家作家與?學翻譯家協會成員,精通?班牙語、英語、法語、漢語及葡萄牙語。
莫沫曾在中國北京?作近??年,先后任美聯社駐華記者及?班牙國家電視臺駐華記者。2018 年起,她移居法國,擔任《世界報集團》旗下的《國際郵報》駐巴黎中國新聞記者。
作為作家,莫沫創作有多部中??說,其中中篇?說《理想情?》曾刊載于中國?學平臺“單讀”及權威期刊《?說選刊》,此外,其短篇?說與詩歌亦發表于《詩歌?刊》《??》《作品》等刊物。作為翻譯家,莫沫譯介的作品涵蓋萬瑪才旦、艾青、鄭?瓊、沈浩波、殘雪、韓東、翟永明等中國重要作家,其譯著已在?班牙及拉丁美洲多國出版,并多次榮獲重要獎項。同時,她亦將智利詩?尼卡諾·帕拉的代表作《反詩歌》譯為中?。該譯本?受贊譽,并入選單向街書店與?瓣讀書聯合評選的“2023 年度最佳好書”。
莫沫本科畢業于秘魯利?天主教?學藝術史專業,后赴美國紐約?學電影學院攻讀電影研究,并曾在古巴國際電影電視學院深造新聞與影視制作。其后,她在法國波城?學進修企業管理,并于波爾多 ALCA 出版與傳媒學院繼續研修出版與編輯專業。
吳琦
《單讀》主編,播客《螺絲在擰緊》主播。與項飆合著談話錄《把自己作為方法》,譯有《下一次將是烈火》《去山巔呼喊》《 在門外談話 : 詹姆斯·鮑德溫的一生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